衆所周知,俗語的魅力在于言辭,而在于它内涵的哲理,數百年來,俗語一直在農村傳承,不僅因為其朗朗上口,貼近生活,更因為它是先輩對社會生活的經驗總結,往往具有勸導訓誡的作用。在農村,俗語常被用來處理鄰裡糾紛,也常用于農田種植管理,可以說有農民的地方,就有俗語的存在!今天,小編分享三則俗語,大多經曆了時間的考驗,富有一定的哲理!
一、褲帶長,壽命短
在農村,常聽老人說“褲帶長,壽命短”,小編聽完以後,一頭霧水,為何“褲帶”能和“壽命”聯系到一起呢?還有因果關系?在聽了老人的講解後,才恍然大悟!其實“褲帶長”也就比如人身體肥胖,肚子大,腰帶自然也就長了!那和壽命有何關聯呢?肯定的,過度的肥胖影響身體健康,尤其是對髒腑器官有壓迫,還容易患有脂肪肝、高血脂能問題,自然影響到壽命了,因此對于我們胖子來說,早減肥,早健康!
二、過了七月半,人似鐵羅漢
在農村,七月半不僅是“鬼節”,随着處暑節氣的到來,天氣開始轉涼,相對于三伏天來說,人們在進入秋季後往往要“貼秋膘”,也就是多食用肉制品等食物,因此,過去“七月半”後,人的體力逐漸的恢複,自然身強力壯!其實,這句俗語告訴我們,季節開始轉變,炎熱逐漸退去,人在生活中要注意積蓄能量了!
三、孝子逢人低三輩
在農村,“孝子”也就是在喪葬儀式上經常遇見,那為何有“孝子逢人低三輩”的說法呢?其實在喪葬儀式上有“報喪”的環節,也就是通知親朋好友,舉行喪葬儀式的時間,通常情況下,“報喪”多為過世老人的本家人,也就是“孝子”,在“報喪”過程中,是不能進入别人家的堂屋的,一般都會在院子内,将“信”交給家主人,不論誰接“信”,孝子都會跪拜行禮,不分輩分的高低!這也是為何“孝子逢人低三輩”的緣由!
總之,在農村流傳着很多的俗語,其中大部分都是先人智慧的總結,對于以上的三則俗語,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