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流失海外160年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至此,圓明園流失的十二尊獸首銅像已有七尊得以回歸中國。在圓明園東北部的長春園北側,有一座仿歐式園林,俗稱“西洋樓”,由諧奇趣、黃花陣、養雀籠、方外觀、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等十餘座建築組成,時稱“水法”,其特點是數量多、氣勢大、構思奇特。這是乾隆皇帝專為自己頤養天年而建造的園林,由歐洲傳教士、意大利人郎世甯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清廷匠師建造。
伊蘭泰(清)繪 《西洋樓透視圖銅版畫》之海晏堂,噴水池兩側為十二生肖獸首
據《圓明園變遷史探微》載:清乾隆三年(1738年),弘曆初次駐跸圓明園,命在宮廷畫院任職的意大利傳教士、畫師郎世甯等繪制《圓明園全圖》。從乾隆七年(1742年)開始,便“大動土木,幾無甯歲”。
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一天,乾隆皇帝在圓明園勤政殿裡觀看法國傳教士進獻的貢品,其中有路易十四贈送的《法國最漂亮的建築景觀》畫冊。乾隆帝“見一噴水機之畫圖,即征教士郎世甯為之解說,且詢朝廷中,是否有三數歐人,能作一與此相類似之機……于是大衆全注目于神父蔣友仁。彼遂緻力于此工作,旋即谒見清帝。”
蔣友仁于乾隆九年(1744年)來到中國。“當其在歐洲,研究物理時,彼曾解釋、模仿并模拟各種引水機械,當時從事于此,蓋為學術之精研,或冀生活之改進。”很快,郎世甯就把蔣友仁引薦給了乾隆皇帝。“清帝大為喜悅,藹然與彼交談,極示恩寵之意。”
不久,“水法”模型做成,“彼(蔣友仁)所呈獻之第一件,極合清帝之心意,清帝命人将其送至私室,以便暇時熟觀谛審。因此決意建築一歐式之宮殿,親自于花園中,擇定地址,且命教士郎世甯而神父蔣友仁協力合作,繪一結構大略之總圖。”也就是說,乾隆把歐洲建築風格與中國情趣結合起來,由郎世甯、蔣友仁設計指導,宮廷匠師建造。
為了早日建成西洋樓,乾隆帝還傳下旨意:“凡彼(蔣友仁)調遣工人所為之事,均須遵照實行。”“一切舊制舊規,悉予解除,聽予蔣氏自由”。乾隆不但在物質上給予大力支持,在技術上也提出了很多建議。施工期間,他多次到現場察看工程進展情況,提出意見。
因“工作之種種,皆屬新試,故進行頗為遲緩,直至(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秋末,引水機器,及噴水機之第一架,方始完成。”“蔣友仁設計監造之第一座水法,在長春園北端第一座歐式建築諧奇趣前建成。乾隆見而大悅。長春園中之其他歐式建築及水法之興建約始于此時。”
“諧奇趣”水法建成後,乾隆又親自在長春園中擇地,令郎世甯和蔣友仁再添建幾處水法,“海晏堂”為其中之一。
“海晏堂”是西洋樓内體積最大的一棟建築,由正樓和工字蓄水樓組成。正樓朝西,上下各十一間,樓門左右有疊落式噴水槽,階下為一大型扇形噴水池,池正中是一個高約兩米的蛤蜊石雕,南北兩側呈“八”字形排列着十二生肖人身獸頭銅像,南邊分别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邊分别為醜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每晝夜十二個時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輪流噴水,正午時,十二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這些獸首銅像融東西方文化于一身,俗稱“水力鐘”。《教士書劄》記為:“以十二獸類分别代表一日十二個時辰,每二小時之内,有一獸,口中湧射噴泉,他獸繼之,輪流如此,周而複始。”
乾隆皇帝仔細觀賞了這座水法後,龍顔大悅,将它賜名為“海晏堂”。“海晏” 取意“河清海晏,國泰民安”,典出唐鄭錫《日中有王字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河,即黃河;晏,平靜。“河清海晏”也作“海晏河清”,意指黃河水流澄清,大海風平浪靜。此語用以比喻天下太平,寓意平和、吉祥。
其實,最初設計這一組噴泉時,郎世甯設計的方案是設置十二座具有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模型制作好了之後,呈請乾隆皇帝禦覽。乾隆一見,甚是不悅,這裸體女性雕塑有悖于中國人的倫理道德,便勒令重新設計。郎世甯在宮廷供職多年,對中國文化頗有研究,于是将裸體女性雕塑改為中國人最為熟悉的十二生肖造型,即以青銅鑄成十二個生肖的頭像,然後安放在坐着的人身上,中西合璧。其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首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内蘊精光,古樸而厚重。
水法用磚石砌成高台,高台上修有貯水池,供應周圍噴泉用水。貯水池周圍用錫闆包嚴,防止滲漏,故稱“錫海”。貯水是用“龍尾車”(靠機械原理将水位提高的一種水車)向上輸送至“錫海”,然後再利用地心引力使水經過銅管流向噴泉。遺憾的是,設計“水法”的蔣友仁于乾隆三十九(1774年)十月病逝,宮内未留下此技傳人,沒有人能夠修整、使用“龍尾車”。每逢皇帝遊園,隻好勞累小太監汗流浃背提水上樓,當皇帝駕臨,再開水閘放水,以造噴泉之景。待皇帝離去,噴泉就沒水了。
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西洋樓也未能幸免。據《西方人眼中的圓明園》所載《亞樂園先生回憶錄》一文稱:“十二星獸(十二尊生肖獸首銅像)的奇怪外形使鹹豐的母親很感興趣,她便指使人把這些東西拆下來存入國庫,于庚申之亂年間(1860年)失蹤。”
百年之後,流失海外的圓明園“海晏堂”牛、猴、虎、豬、鼠、兔、馬七尊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中國,而龍、蛇、羊、雞和狗五尊獸首至今下落不明。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u019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