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國内大學排名靠譜嗎

國内大學排名靠譜嗎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18 07:57:12

國内大學排名靠譜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國内大學排名靠譜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國内大學排名靠譜嗎(大學排行榜到底靠不靠譜)1

國内大學排名靠譜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同樣的高校在不同的“大學排名”中排位差異巨大,這是什麼原因?大學榜單到底靠不靠譜?幾位專家給出了詳細解釋。

記者:戴春晨、鄧雪芬、邢佳慧

QS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競争力排名還在熱議,THES 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大學排行榜又出來“搶頭條”。

這段時間,不同版本的大學排行榜走馬燈般登台亮相,讓人眼花缭亂。而在一些地方對接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戰略的方案中,甚至提及進入世界30強、國内100強等排名目标。輪番“大戰”的大學排行榜,擾動着中國高等教育圈本就不平靜的“一池春水”。

從1987年發表在《科技日報》上的國内第一份大學排行榜算起,中國的大學排行榜已接近“三十而立”;即使從上海交通大學後來聞名世界的AR-WU排名面世的2003年算起,中國大學排行榜也走過13個年頭。如今,版本衆多的大學排行榜依然吸引着大學管理者和學生們的關注。

與之相伴的是,針對排行榜的争議乃至質疑多年仍未消退:大學排行榜究竟是客觀評估還隻是“排名遊戲”背後的生意?大學排行榜對大學建設,是福還是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多份知名大學排行榜發現,評估指标有偏差、評估數據不透明、多類型高校混合排名等被質疑的缺陷依然存在,而這些有可能會給大學管理者提供不盡合理的“指導”信息。

不過,多名教育研究者表示,目前國内高校對排行榜的态度已從狂熱的追捧過渡到反思階段,僅将大學排名作為辦學成效的參考之一;而随着指标數據的公開和大學排名機構的調整完善,大學排行榜将越來越接近大學真實的情況。

在“雙一流”戰略的制度框架下,考察建設績效的“第三方評估”被多次提及。盛行多年的大學排行榜,能扛起“評估”一流大學的大旗嗎?

“熱鬧”的大學排名

怎一個“熱”字了得。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在國内的高等教育圈,被認為比較權威的大學排行榜就有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世界大學排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THE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世界新聞與報道》(USNWR)世界大學排名,以及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

這是知名的四大世界大學排行榜,同時還包含多個子排行榜,被世界衆多高校公認為“一流大學”的參考标準。在前述四大世界性排行榜之外,各有特色的國内高校排名也層出不窮。早些年,國内大學排行榜已呈現網大版、中國校友會版和武書連版“三足鼎立”;咨詢機構麥可思的大學排行榜随後強勢介入,形成“四小虎”的競争格局。

近年來,更多的科研機構、商業咨詢機構意圖在“大學排行榜”上分得一杯羹。比如,騰訊教育就在2015年聯合最好大學網,發布“中國最好大學排名”。除了綜合榜單外,畢業生就業薪酬排行榜、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中國最美校園、中國最受外國政要青睐大學等五花八門的榜單,占據着報刊的顯要位置,同時在社交媒體中轉發發酵,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熱衷大學排行榜的,還有各大院校。南京審計大學教授徐振宇注意到一個細節,近年來熱度不減的大學排行榜,無形之中給不少大學管理者以巨大的壓力。一些大學的校長常年盯着一些知名的大學排行榜看,不斷留意學校排名的變化。

“如果前進幾名,自然值得高興;如果下滑得很厲害,那麼校長們可能就要被質疑,學校的治理是不是出現問題了。”他這樣分析某些治校者的心态,“所以校長們在招生手冊印的宣傳,印上的往往都是對學校最有利的排行榜。”

武漢大學從事高校評估研究的博士董克表示,院校之間需要通過與國内乃至世界院校的對比,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以确定努力的方向;而政府部門需要從多種渠道評估院校的辦學績效:大學排行榜又回應了這兩方面的需求。

推動院校之間的“對比”,事實上也是不少大學排行榜設計者的初衷。2003年面世的AR-WU排名,就是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研究者為服務985、211工程而設計。AR-WU設計者的目的是,通過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對比,以了解國内高校發展的不足,為國内高校的發展做參考。而董克所在研究團隊推出的武大版中國大學排名,始于《中國青年報》借鑒USNWR排名的第三方委托項目,其目的也是通過“排名”的方式為高校發展做參考。

政府同樣需要這樣的“對比”數據。同濟大學發展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張端鴻分析,随着一批又一批重點建設的投入,政府存在如何評價和肯定大學的問題。排名的結果提供了一定的标杆和依據,政府在很多情況下不僅接受,有時也會向院校傳達重視大學排行榜的信息。對于很多地方性院校而言,在排行榜上進不去,主管部門就把壓力傳遞下來,有某種公共問責的味道。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地方院校越來越重視和參與大學排行榜。“如果把大學排行榜取消掉,暫時也沒有更好的替代品,這是一個困境。”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熱鬧之中,“看排名、選學校”正在為不少報考大學的高考考生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随機采訪幾名在讀大學生獲悉,盡管他們填報志願時更多參考報考手冊的錄取分數線,但在同等情況下,許多考生和家長更多會參考學校的排名。尤其對分數夠不上重點院校的考生更是如此。這也就是說,大學排行榜已經在大學招生中起了作用。

同濟大學辦學質量評估院副研究員樊秀娣表示,大學排行榜是較為“親民”的大學評估方式,社會與許多院校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而直觀的排名方式較好迎合了人們的需求。

張端鴻補充說,大學排行榜對社會聲譽的提高和吸引考生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斷改進過程中又能吸引更多的生源和辦學資源,變成滾動的良性循環,而一些學校示範效應也使很多大學覺得在排行榜排得好一些是有甜頭的,因而越來越重視排名。

“熱鬧”的同時,也是一門不錯的生意。操作大學排行榜的主體中,除了新聞媒體和高校、研究機構外,商業色彩濃厚的企業也是重要的主辦者。國際知名的 QS 世界大學排行榜,國内的武書連版大學排名、麥可思大學排名和中國校友會大學排名,背後都有咨詢機構等商業企業的身影。

圍繞着大學排行榜,已經催生出《挑大學選專業》等填報志願輔導用書、高等院校咨詢服務業務等“變現”形式,俨然形成不小的産業鍊條。

“排名”反映“一流”成效?

人們對“大學排名”有更高的期許:當前國内最重要的高等教育戰略——“雙一流”戰略,“大學排名”能成為推動過程中重要的第三方評估标準嗎?

事實上,“大學排名”已被吸納進一些地方對接“雙一流”戰略的方案當中。例如《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就提出,到2020年,15所以上高校進入全國百強,其中10所左右高校進入前50名;支持若幹所大學進入國家層面開展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行列。盡管方案未提及“全國百強”具體所指,而國内也沒有明确的“世界一流大學”概念,但業内共識是,類似 QS 世界大學排名将會成為重要的參考。

現在的問題是,QS 世界大學排名,以及國内繁多的大學排行榜,能撐起“評價參考”的功能嗎?

人們質疑的焦點在于,既然“大學排名”是一門生意,會不會出現為盈利而扭曲結果的情況。這種質疑不無道理,早在2009年就曝出某西部院校向國内某知名大學排行榜機構出“贊助費”買排名的醜聞。

另外更深入的質疑,來自于業界對排行榜評估指标專業性的疑問。其中比較典型的體現是,同樣的高校在不同的排行榜中的排名有強烈反差。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在網大版和中國校友會版排行榜位居前十和前二十,在武書連版的排名中卻排在三十幾位;而在網大版排行榜位列第19位的武漢大學,在中國校友會版排行榜中高居第3位;讓人覺得更不可思議的是,武書連版排行榜上,其母校浙江大學多年來排名在清華和北大之前,居全國第一。

這與人們印象中的大學座次有很強落差。徐振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之所以出現各種高校排名不同的情況,在于其指标體系的差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不同的大學排行榜指标設計各有特點。例如,QS排名更重主觀性的同行評價,占據40%的權重,全職教師的人均論文應用率、師生比均占據20%,反映就業的雇主評價和反映學校國際化水平的國際師生比重均僅占據10%;USNWR 排名側重綜合科研實力,論文數等文獻計量學指标占去65%;THES排名則更加注重學術公信力,反映學術論文影響的論文引用率、研究的國際聲望等研究指标分别占據32.5%、29.25%,其次為教學與學生指标,占據26%;AR-WU 排名則更加側重理工科的學術研究成果,其指标均為研究、論文指标。相比較而言,國内的武書連版排名在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并重,但其學術研究指标屬于總量指标。綜合來看,大部分的大學排名指标體系側重總量和科研成果。

徐振宇強調,這種隻考慮規模、不考慮人均績效的評價體系,有可能對高校傳達錯誤信息。而評估數據不透明、文理科多類型高校混合排名的問題,也讓人懷疑其科學性。這可能造成學校建設的“瞎指揮”。

張端鴻明确表示,現有國内的排行榜完全不可能成為第三方評估的一部分,商業組織目前所開展的排名還是從商業性的角度來做的,是商業性排名,轉化成非政府組織非常困難的。每個商業組織沒有來自财政撥款的力量,對自己的員工和經濟效益都有很強烈的要求,意味着他們必須按照商業的邏輯運作而不是公共邏輯運作。

“還是在困局當中,大學排名其實需要很高的投入。在排名過程中,這些商業機構确實把并不完善科學的結果發布來影響高等教育,并且導緻功利化傾向,讓大學在此過程中飽受折磨。”他說。

不過,徐振宇認為,盡管當前許多高校還是看重排名,但已經沒有前些年的狂熱追捧,而逐漸進入反思階段,僅是将大學排名作為學校建設的參考。

而作為大學排行榜的參與操作者,董克分析,排名指标體系的差别,除了商業目的之外,更多還代表着一種學術觀點。随着評估數據的逐步公開,大學排行榜在監測大學同時也接受社會監督。商業機構為了更好的市場反應,研究機構推動研究,都會就指标體系進行改進修正,例如他所在的團隊就在考慮,排名指标兼顧規模和人均績效。大學排行榜的未來應該會越來越接近真實情況,成為大學建設第三方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業内研究者并沒有這麼樂觀。張端鴻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現在并沒有很嚴格意義上的第三方評估,第三方既不代表政府也不代表學校,代表的是社會上的專業組織。首先要獨立于舉辦者,具備很強的專業性,與大學或排名機構或教育商業服務業務之間沒有利益相關的關系。另外一個重要問題是,政府對第三方的孵化和培育方面相當滞後。

“原來有些評估機構也有一定的專業性,但還需要有很多非營利組織産生出來——多個評估結果來互相推敲,對于真正産生優質評估結果更有利。”他說。

(編輯:李二民)

21君

你在為子女選擇大學的時候,會參考大學排名榜嗎?多份知名大學排行榜中,你覺得哪份最靠譜?

本期編輯 :黎雨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