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州新聞網
瓯海實驗小學的周三是無作業日,孩子們下午在學校上藝術課程
溫州網訊 姜小雅是溫州市區一公立學校六年級的小學生,這學期以來,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家幾乎已沒有作業,她或者閱讀或者畫畫,有時候也會向媽媽請教一下廚藝,此般悠閑和上個學期每晚學習到九點來鐘,是截然不同的兩番情景。
而姜小雅不知道的是,接下去她的作業可能還會更少——10月29日,溫州市義務教育學校落實“雙減”作業管理研讨暨第三輪課堂變革推進活動召開。會上就此前印發的《溫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提質”作業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作出解讀,其中,對控制作業總量、作業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
周三有望成為無作業日
據了解,這一份“減負提質”作業管理指南是在“雙減”之下,市教育局根據我市義務教育階段部分學校還存在作業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等突出問題,特意制定的,期望能通過這一《指南》引導各校在作業導向、作業來源、作業總量、作業設計、作業實施、作業管理上做好規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指南》上還提到,鼓勵小學每周三為無書面家庭作業日,每月有一個周末不布置書面作業。
“目前我們已經在嘗試推出周三無作業日了,我們也稱這一天為‘藝學周三’。” 瓯海實驗小學集團學校校長趙成木介紹說,探索無作業日的做法,一是期許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二是希望能為學生個性成長提供更多空間。
在瓯海實驗小學,每周三下午都是學生們最歡樂的課後個性走班課程。其中,前彙校區推出80門走班拓展課程,慈湖校區推出54門走班拓展課程,拓展課程涵蓋了各大素養領域,包括手工類、體育類、音樂類、文學類等,供所有參與課後托管學生自主選擇、走班學習。同時,校園的教室、功能室、運動場等全部開放,為課程實施提供充裕的場地。
“走班拓展課程結束後,我們還有心理遊戲課程,有時候是影視鑒賞課程。但總而言之,周三下午就是輕松愉快的。”五年級的女生小漣說,因為沒有作業,她放學回家就是讀英語繪本,或者和爸爸媽媽一起做運動。
學生逐漸成為作業的主人
針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分層布置作業,設計可供不同類型學生選擇的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背景知識、興趣愛好等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這是《指南》上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市幾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正在探索的方向。
一周之前,市教育局的相關領導調研溫州道爾頓小學,并對該校的“合同作業”留下了深刻印象。市教育局副局長王劍波為其點贊,稱道爾頓的“合同作業”是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讓孩子得到了全方位的發展,尤其是自主規劃的學習能力。“合同作業”這樣的探索方式能夠讓孩子更好地發揮主人翁精神、契約精神。
“我們在2017年創校一開始,就實施和研究合同作業。我們希望改變我們小時候被老師追着讨要作業的局面,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讓他們主動地完成作業,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該校學術中心副主任潘老師向記者展示了一份來自中年級的作業合同。這其實更是一份一周的全科作業清單,羅列的是這一周學生們需要完成的作業量。不同的是,這份作業内容是師生達成的一緻的“約定”,是商讨出來的,而學生在此簽上署名即意味着對作業内容的認可和對作業責任的承擔。那麼,接下來這一周内,每天完成哪些作業就由學生自行規劃,作業質量如何也由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反思。而老師呢,會利用學科課堂、整理時光,并借助“作業合同”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予以差異化的支持。
無獨有偶,溫州市建設小學自2013年開始,就推出了自主作業這個載體,把做作業的主動權還到了孩子的手上。“讓孩子們成為作業自我設計的一代,實現生命自育。”為了實現這個教學理念,學校将自主作業分為學科自主作業和綜合素養自主作業。學科自主作業主要針對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在語文、數學、科學、英語學科中,可以選擇一個或者多個學科,以自主設計的學習方案代替老師布置的全部或者部分作業。自主作業以一個月或一個學期為單位,到期後可再次申請。學科自主作業的形式還有半自主、全自主、作業簽免、加自主等多種形式,供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
作業在減量,學校更重創新
“‘雙減’政策落地之後,學生的作業總量都在做減法,但實際上,我們更希望作業的質量是在做加法,所以我們也一直在創新。”溫州市江濱外國語小學副校長洪豔說。作為鹿城區教育局“雙減”十大項目中“作業管控”的試點單位,該校一方面嚴把作業的量,一方面在作業設計上,更加注重各個知識點的貫徹、跨學科的聯系,以此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以及對知識點的理解、對拓展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該校的作業單設計上,特色作業單設計和跨學科作業長單設計都提到了整合學科知識,結構化同類知識。其目的就是,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精力,做最有效的鞏固學習,同時避開重複地、機械化的作業。
作業在減量,作業走向自主化,但同時,這也是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們需要在扶與放之間尋找适合學生的度。據溫州市建設小學教導主任洪蕾老師介紹,該校就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學生給自己設計的綜合素養自主作業是看《上下五千年》。看到這樣的作業後,任教老師不着痕迹地進行引導:“易中天會講三國,你說說‘上下五千年’或許也很不錯!”沒想到這個孩子回去之後就開始寫曆史人物評說。這事在班級裡傳開後,很多孩子寫起了屬于自己的小說。
從2019年就開始探索作業微變革的梧田一中也有這樣的感悟。該校一方面讓教師選擇自己要做的項目,另一方面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擯棄那種隻有傳統書面作業的做法。在多次探索之後,該校确定了作業總體的變革方向,如“突破作業類型”“豐富作業設計”“着手作業分析”“創意作業管理”等。
在這樣的變革中,老師把作業本上的問題改成了家庭實驗,如帶項目化學習“給校園中的樹木做标牌”,融合了語文、科學、美術等内容成為跨學科作業。學生則把自主作業“作業跟蹤單”“作業分層單”等反饋給教師,又成為教師的教學素材、促成教師的教學改進。“在這樣的變革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作業,供學生選擇。”該校副校長林旭亮說,雖然是“微”變革,但作為學校,更希望微創意能帶來星火燎原的效果。
“之前一直都很擔心雙減之後,孩子學習會不會不紮實,最後把成績也給‘減’下去了。但是現在看到學校和教育部門一直都在努力着,而且各種措施都是從孩子的切身角度出發,我們也就放心多了。”廣場路小學的一位六年級的家長說,他們的學校裡也在推行着作業減量不減質活動,而這個學期以來,孩子确實笑容更多了,每天睡覺的時間多出了半個小時,運動和閱讀的時間也大大增加了。
本文來自【溫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