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湖北鄉村振興智慧鄉村試點

湖北鄉村振興智慧鄉村試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9-05 09:18:41

來源:【三峽晚報】

(記者匡柏學通訊員 楊愛平 陳曉芳)近年來,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司法局為充分發揮司法行政部門的職能作用,緊密結合五峰山大人稀、人口居住分散、人員集中難等實際情況,“五大舉措”并重,積極推進鄉(鎮)村普法教育,進一步推動法治鄉村建設,打造了具有五峰山區特色的法治鄉村建設之路,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合力推進社會普法,法治宣傳遍地開花

近來,在合力推進普法教育中,五峰充分發揮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和普法志願服務隊作用,廣泛深入宣傳鄉村振興促進法以及與農民居民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法律顧問根據全縣總體安排到全縣各行政村(社區)授課,共授課450場。鄉(鎮)、村兩級利用冬臘月外出務工人員回村的機會,結合回鄉務工人員座談會組織法律法規的補學,共學法300多場。以屋場為單位,集中周邊群衆學法,共組織學法800多場。對于近幾年來沒有回鄉回村(居)的外出務工人員采取電話方式聯系,寄送資料學法。3年來,共為外出務工人員寄送資料5200多份。結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月、“12·4”國家憲法日、百場法治宣傳文旅小戲進村居、“靈秀湖北·四季村晚”等送法下鄉活動,開展普法宣傳。3年來,全縣共發放《民法典》宣傳資料2萬餘份,惠及群衆達4萬餘人;創作多個法治文藝節目進行巡演,開展群衆性法治文化活動40餘場。

全縣所有的村(居)開展實施法治宣傳村村響行動,創新開展了“司法說法”村村響普法欄目,涵蓋民間借貸、相鄰關系、贍養撫養等廣大農村群衆關心熱點内容。同時,五峰還利用法治五峰微信公衆号、法治五峰抖音、樓宇電視、出租車LED屏面社會群衆進行了廣泛宣傳。

湖北鄉村振興智慧鄉村試點(湖北五峰五大舉措)1

深化法治示範創建,法治氛圍基本形成

全縣所有的鄉(鎮)直單位和行政村(社區)按照省、市民主法治示範創建的要求,積極開展民主法治示範單位和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的創建工作。

鄉鎮直單位在法治示範創建中,領導重視,健全創建機構,明确創建任務和目标,實施科學民主決策,完善黨内民主,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和法治文化建設,積極促進本部門本單位所執行的法律法規深入千家萬戶,深入較為偏遠的農戶家中。各行政村(社區)在民主法治示範創建中,組織全民參與,積極動員全體村民特别是居住較為偏遠、出行不便的村民參與示範創建。

在此基礎上,村(居)組織健全且保障有力,民主建設規範,法治建設紮實有效,經濟社會和諧發展。通過鄉(鎮)單位和各行政村(社區)法治示範創建,形成了濃厚的法治氛圍。近幾年來,省、市兩級進行嚴格考核驗收,全縣累計有28家單位被市級以上命名為法治示範單位、企業、學校、醫院,19個村(社區)相繼被命名為市級以上“民主法治示範村”,縣檢察院獲評“省級法治文化建設示範點”,漁洋關鎮大房坪社區獲評省級法治示範村。漁洋關鎮王家坪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正處在上級的審核之中。

完善法律服務體系,法治為民深入人心

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設立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置公證辦理、法律援助、法律咨詢3個窗口,鄉鎮設法律服務工作站,村(居)設法律服務工作室,并在五峰鎮和五峰民族工業園設立法律服務窗口,建立溝通平台,為全縣的公民提供法律服務。積極開展“法援惠民生”活動,竭力做到應援盡援,暢通“三農”案件“綠色通道”,實行“優先辦、重點辦、協作辦”。3年來,共辦理涉農法律援助案件185件。

大力推進公證、司法鑒定向鄉村延伸,開展“公證、司法鑒定進鄉村活動”,在所有村居都公布了“公共法律服務指引”,印發6000份公共法律服務指引和公證辦理宣傳冊,廣泛進行宣傳,擴大知曉度。3年來,兼職法醫辦理司法鑒定92件,範圍覆蓋8個鄉鎮、58個村(居)等區域。為方便群衆辦理公證,對于較大的鄉鎮,确定時間,集中辦證;對交通不便、較邊遠的農村地區實行預約辦證;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實行上門辦證。

3年來,為基層群衆和市場主體辦理公證302件。積極開展中小投資者保護,通過抓宣傳引導、抓規範管理等措施,确保其權益不受侵害。組織律師和法律工作者助企纾困解民憂,為全縣億元以上大型在建項目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開展法治體檢5次、解答法律問題31個、組織法律培訓72人次,調解矛盾糾紛26件。

湖北鄉村振興智慧鄉村試點(湖北五峰五大舉措)2

妥善化解矛盾糾紛,法治社會和諧萬家

五峰全縣設立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8個鄉鎮均設立 鄉鎮調委會、110個村(居)設立村(居)調委會,共有人民調解員690人。3年來,各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和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加大矛盾糾紛的排查力度,定期和不定期組織矛盾糾紛排查,将排查出來的各類矛盾糾紛和風險隐患及時依法依規調處,進一步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對于重大、複雜疑難的矛盾糾紛鄉(鎮)調委會組織在村調解室調解,對于比較簡易的矛盾糾紛,調委會組織在矛盾糾紛現場調解。對于老年人、殘疾人和因地處偏遠出行不方便的糾紛當事人,村調委會組織到當事人家裡進行調解,并通知相距較近的群衆和相類似糾紛的當事人參加旁聽,以案釋法,讓其他群衆受到法治教育。對全縣重大疑難糾紛逐級上報。調處不成的及時引導進入行政和訴訟程序。堅持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大調解相互配合,協調聯動,确保了調解工作的有效銜接,矛盾糾紛得于妥善化解。

3年來,全縣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共調解矛盾糾紛2703件,調解成功2656件,其中村(居)調委會調解件2240件,鄉鎮調委會調解394件,其他調委會組織調解69件,有效地促進了全縣社會的和諧穩定。

湖北鄉村振興智慧鄉村試點(湖北五峰五大舉措)3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法治文明風采煥發

近年來,五峰不斷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同時,打造了具有五峰縣域特點、民族特色、時代特征的基層治理品牌,創建了具有五峰本土化的“楓橋經驗”,推動了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進一步促進了五峰的法治文明建設。

創新家庭誠信守法檔案建設品牌。對常年居住縣内年滿18周歲的農村居民,以家庭戶為單元,以紙質和電子雙重建檔,與全縣各村居的《村規民約》緊密結合,針對每名家庭成員的誠信守法行為和失信違法行為,依法依規進行信息記錄和管理運用。

通過深入推進家庭誠信守法檔案建設,調動了群衆自覺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縣運用誠信守法檔案化解矛盾糾紛3381件。創新“一警三專N員”體制機制真正将社會管理的觸角延伸至基層神經末梢。2021年以來,各行政村(社區)逐步建立和完善由1名社區民警或輔警,挑選綜合素質較高的交管路長、治保主任、網格員,帶領勸導員、護林員、保潔員、管水員、黨員、退休幹部、志願者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體系。1年多來,全縣發案數同比下降28%,矛盾糾紛同比下降17%。

創新“無證明城市”打造品牌。全縣自今年5月啟動創建無證明城市工作以來,着眼老百姓“少開證明少跑路”的迫切需要,嚴把清理、審核、公布、規範、監督等關鍵環節,在縮減證明材料、簡化辦證流程上狠下功夫,努力使證明事項多減、應減、盡減。自“無證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全縣共辦理“無證明”事項2307件,其中告知承諾辦理1728件、部門核查辦理484件、數據共享辦理89件、法定證照辦理6件;村(社區)開具的證明較2021年減少近60%。

本文來自【三峽晚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