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問題一直都是老師們讨論的熱門話題。因為除了初級職稱以外,中級和高級職稱都有很多限制,既有教齡、學曆和業績條件的限制,又有學校編制指标的嚴格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來說,無論晉升哪一種職稱,都會比我們想象的複雜得多,況且,很多地方教師的工資待遇,直接與職稱等級關聯,在工資套改核算的時候,老師們的職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在工資的組成結構中,崗位工資占比最多,也是其他幾項的核算基礎數據,而崗位工資的等級則完全取決于教師本人的職稱情況,比如,高級教師的崗位工資有五檔、六檔、七檔三個等級,中級職稱包括八檔、九檔、十檔三個等級。
很多地方的教師職稱,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之前中學老師和小學老師分得很清楚,他們在評職稱時的很多要求也不一樣,之前的小學高級教師隻相當于中學一級教師,小學一級教師就相當于中學二級教師,但是,為了統一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職稱問題,現在已經合并成了中小學教師系列,也就是說,把之前的小學高級教師和中學一級教師,統一過渡為中小學一級教師,同樣的道理,原來的小學一級和中學二級教師,就統一稱作中小學二級教師等等,職稱等級也統一成了中小學正高級教師、中小學高級教師、中小學一級教師等等以此類推。
我們平時所說的中級職稱,對于教師職業來講,其實就是中小學一級教師的職稱等級,中小學二級、三級教師,都稱為初級職稱,多年以來,中小學初級職稱,一直都是處于自然晉升的狀态,根據本人學曆情況,任教時間達到兩三年以後,就可以填表自然晉升,又中小學三級教師成為二級教師,但是,要想再繼續晉升為一級教師、高級教師,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以晉升一級教師為例,學曆無論是本科還是專科,都需要在二級教師的崗位上工作四年以上,也就是說,隻有具備二級教師資格四年以上,才有資格評一級教師,隻不過包括學曆的教齡要求是五年,專科學曆的教師,教齡要求為七年,同時,受晉升指标的嚴格限制。
而新教師法征求意見稿中,已經明确說明了放寬條件,教師的初級和中級職稱,不受崗位比例限制,根據教師們履行職務的年限和要求,依照規定晉升,副高以上的職稱,應該與崗位設置相結合,按照相應設定比例,通過評審的方式競争獲得。通過這些說明,我們大緻可以理解為以後的中小學一級教師不再設置崗位指标,而是符合條件的都可以晉升為一級教師職稱,但是,這并不等于徹底的自然晉升,隻是打通了指标限制的瓶頸而已,該有的任職年限和其他的業績條件,還是需要有的,比如相應等級的課題、優質課之類的業績條件等等。
而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新教師法中規定,教師可以直接晉升中級職稱,高級職稱自然晉升還會遠嗎?很多老教師直言,就一個字:遠。因為中級職稱還沒有徹底打開,仍需老師們提供相應的業績條件,在這種情況下,談論高級職稱的自然晉升,還有些為時過早。當然,我們也已經欣喜地看到,很多地方的高級職稱,已經對鄉村教師開辟了綠色通道,達到一定年限和一定的業績條件的鄉村教師,可以不受指标限制,直接晉升高級職稱,這也給我們以後高級職稱的推進,提供了工作實踐的有效依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