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危機感和使命感

危機感和使命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22:04:16

教科書上講,哲學源于驚詫和追問。很多朋友對世界的存在這件事很驚詫,對人類命運很關心,有真摯的熱情,要建立哲學體系,解決人生或社會問題。梁漱溟先生就曾經說,自己主要關心兩個問題,一個是人生問題,一個是社會問題。一個人有了這種問題意識,又要去追問,就不斷思考,思考有困惑,又去讀書,這樣思學并進,的确是一件美事。然而有的人在思考方面并不擅長,隻是想讀懂前人的書。那麼,從讀書入手,自明誠,也是一條很好的道路。今天,看到書上講使命感和命運感,就盡力複述作者的意思。實際上,如果能複述一些著作的意思,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使命感和命運感這對概念很要緊,乃是關系到聖賢和英雄的區别。在前文那本書中,作者認為,聖人與英雄的區别在于聖人隻有使命感,無命運感;英雄雖有使命感,但也有命運感。那麼,這裡講的使命感和命運感是怎麼一回事呢?

使命感,以孔子為例,就是通過文運來表示上天交給他的使命,就是從上面差遣下來的一種命令,是絕對的。孔子曾言“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這種使命感嚴肅莊嚴,在孔子那裡是真實的,是一種内在的責任感。

危機感和使命感(使命感與命運感)1

命運感則是英雄特有的。英雄雖然也有使命感,能夠透到超越層面,能夠感受到“差遣”,要擔當曆史使命(如荷馬史詩裡的阿克琉斯),但出于情欲,始終不能與天隔着一條線,不似聖人有德性生命的内在契合。英雄的生命是情欲的生命,也就是權力欲的擴張,盡了時代的責任,也就黯然消失了。似乎有個命運在支配着他,不能完全做主。英雄是問題導向的,是解決某一事的,也就是立功,不是立德。

危機感和使命感(使命感與命運感)2

聖賢與英雄有區分,那麼我們普通人既不是聖賢也不是英雄,又是什麼呢?可以參照對命定主義的理解來描述普通人。作者說,庸衆的命定主義隻是惰性、迷信,英雄人物的命定主義,則是根據他的立體力量在定向上之創造而下來的。聖賢的使命感隻是“於穆不已”之“純”創造,沒有命運感,亦沒有命定主義。

雖然說,盡信書,不如不讀書。但作為普通人,我覺得自己可以參考這種說法,反思一下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