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
中國鄉下人有句老話,送人一鬥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幫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難中救濟一下,他永遠感激,但幫助太多了,他永不滿足。往往對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結果反對自己的,正是那些得過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領導的人,對這點特别要注意。一個人的失敗,往往失敗在最信任、最親近的人身上。
我們過去說過用人的故事,最初是感激你,後來變成你應該,最後變成了仇人,就恨你了。所以道家的《陰符經》就說,“恩裡生害”,恩太多,對他太愛了,就會成冤家。
剛就是硬的,柔就是軟的,剛就是陽,柔就是陰;一個人有剛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所以帶兵的人要能恩威并濟,恩是柔的,威是剛的,但是這句話也要注意,《太公陰符經》說“恩以生害”。你對他太好了,好到極點了,也會害了他。
你看曆史上反叛你的人,都是你對他最好的,都是你自己培養出來的,決不是敵人。敵人推翻不了你,每一個人事業垮掉,都是由于自己最親近的人、最心愛的人發生了問題。皇帝都是死在最親近人的手中;一個人的事業,也往往敗在自己最親近人的手裡。(《易經系傳别講》東方出版社)
02 善良的人,不一定能做事
子曰:好仁而不好學,其蔽也愚。
——《論語》
孔子很鄭重的對子路說,你站好,我告訴你,仁雖然好,好到成為一個濫好人,沒有真正學問的涵養,是非善惡之間分不清,這種好人的毛病就是變成一個大傻瓜。
有許多人非常好,仁慈愛人,但儒家講仁,佛家講慈悲,盲目的慈悲也不對的,所謂“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不能過分方便,正如對自己孩子們的教育就是這樣,乃至本身修養也是如此。
仁慈很重要,但是從人生經驗中體會,有時幫助一個人,我們基本上出于仁慈的心理,結果很多事情,反而害了被幫助的人。
這就是教育的道理,告訴我們作人做事真難。善良的人不一定能做事,好心仁慈的人,學問不夠,才能不夠,流弊就是愚蠢,加上愚而好自用便更壞了。
所以對自己的學問修養要注意,對朋友、對部下都要觀察清楚,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是對某人不仁慈,實際上是對這人有幫助。所以作人做事,越老越看越懼怕,究竟怎樣做才好,有時自己都不知道,這就要智慧、要學問。(《論語别裁》東方出版社)
03 僅僅當個好人,是很危險的
“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這是一個大原則;孟子在這裡點題,這是中國政治哲學最重要的中心。
一個人,一件事,尤其是政治,光有善心沒有辦法從事政治;光是仁慈,沒有辦法管理人,沒有辦法替衆人服務。就等于佛家的一句話,“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還有兩句相反的話,所謂“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慈悲有時生出禍害來了;有時候将就一下,給他一個方便,結果就出下流。
所以專門一味隻講仁慈,沒有方法,這個仁慈是沒有用的,“徒善不足以為政”,這是不行的,尤其是從事政治。
我們這裡同學好人特别多,善人特别多,學佛念《金剛經》,都學成善男子、善女人了。不過,善歸善,不能做事,要做事的時候,是非善惡不能混淆,不能馬虎,徒善就不足以為政,所以要有規矩,要有方法。
“徒法不能以自行”,你光講規矩,光講方法,也不行啊!像我們有些同學辦事,“老師叫我這麼辦”,回來我就罵他,你不曉得變通嗎?做事情那麼呆闆。所以“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這是中國曆史上一大原則。(《孟子與離婁》東方出版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