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才梯隊培養與重點學科建設

人才梯隊培養與重點學科建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1 17:08:09

人才梯隊培養與重點學科建設?作者:于輝(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黨委書記),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人才梯隊培養與重點學科建設?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人才梯隊培養與重點學科建設(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如何深入實施)1

人才梯隊培養與重點學科建設

作者:于輝(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黨委書記)

基礎研究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石,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和“助跑器”。走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是我國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時代責任和曆史使命。

近年來,教育部等部門先後發布了《關于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為高校深入謀劃和紮實推進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提供了依據。

當前,“雙一流”建設高校需要心懷“國之大者”,遵循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成長規律,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優勢,紮實推進基礎學科拔尖人才自主培養。

找準培養目标定位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強調,“要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大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國家創新發展急需的基礎研究人才”。實踐反複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讨不來的。我國面臨的諸多“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根子在于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

從長遠來看,破解這個被動局面的重要抓手,是聚焦國家戰略部署、瞄準未來科技變革方向,全面培養能夠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這就要求高校要在充分考慮自身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的基礎上,結合特色優勢,找準基礎理科、基礎醫科、基礎文科人才培養的目标定位,立足當下、着眼未來,努力培養國家創新發展急需的基礎研究人才。

以西北工業大學為例,作為一所以工科見長的國防軍工高校,學校在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共性目标定位框架下,進一步論證形成了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目标定位。比如,航空航天類聚焦空天領域重大戰略需求,緻力于培養“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空天領域領軍人才;數學類聚焦國防軍工行業對基礎數學的強烈需求和國際科技前沿,緻力于培養“數理基礎堅實、實踐能力突出、專業思維寬廣、綜合素養深厚”的高層次創新型數學拔尖領軍人才;物理類聚焦未來空間科學與應用中的國際前沿問題及國防技術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緻力于培養從事物理學和國防關鍵技術研究的各類領軍人才;化學類聚焦新材料和新工藝等重大“卡脖子”難題和基礎理論創新需求,緻力于培養從事化學基礎研究和重要功能材料研發的“理工複合型”領軍人才。

深化培養模式改革

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具有周期長、投入高、見效慢等特點,為支撐基礎學科人才職業生涯長遠可持續發展,許多“拔尖計劃2.0”試點高校和“強基計劃”試點高校結合自身實際實施了“3 1 N”本研貫通培養模式,進行了具體探索實踐。

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本研貫通培養不是将本科、碩士、博士三個階段的培養内容進行簡單拼湊,而是要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标,構建有機銜接、梯次推進、滲透融合的人才培養方案。

具體來講,“3”為本科強基學習階段,主要任務是夯實學生基礎學科能力素養;“1”為本研銜接學習階段,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熟悉學科前沿基礎;“N”為研究生(碩士生或博士生)學習階段,主要任務是支持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與自身興趣愛好相适應的科研創新活動中去。

為了确保本研貫通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一是要建立激勵淘汰機制。實施榮譽學籍機制,本科強基學習階段每年進行一次榮譽學籍認定,對失去榮譽學籍學生适時進行分流淘汰,鼓勵指導本科強基學習階段或者本研銜接階段結束時擁有榮譽學籍學生在本學科領域或者其他優勢學科、交叉學科選擇感興趣領域進行研究生深造學習。

二是要打造系列化綜合訓練課程。以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主線,推進高階性、高質量系列化課程建設,推行綜合創新設計實驗,注重研究型課程教學與創新研究能力的有機銜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與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構建理工融合、研究性強、挑戰度高、創新性優的研究型綜合訓練課程體系。

三是要推進科教協同育人。深化科教融合,推動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更大範圍地開放共享,支持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将科研成果和工程案例融入教學實踐環節,開展基礎交叉、科教融合的科研創新項目,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潛能;依據學生全面成長成才需求,打破學院、學科和專業之間的壁壘,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選修課程,開展科研訓練,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強化育人主體作用

人才培養成效與育人主體作用發揮息息相關。高質量做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工作,必須充分發揮好學院和教師這兩個育人主體的能動性。

就學院來講,作為基層教學單位,是打通服務學生“最後一公裡”的關鍵環節。

一是要在充分學習領會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部署安排和學校規劃布局的基礎上,統籌謀劃、頂層設計好特色鮮明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實施方案和實施路徑。

二是要堅持教育鍊、人才鍊、創新鍊等全鍊條銜接,大膽探索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選拔、培養、評價等方面新思路新舉措,加快建設高質量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體系。

三是要統籌彙聚一流的育人資源,打造一批符合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的一流課程、一流教材和一流實踐體系。

就教師來講,要按照“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人才培養理念,落實本科生導師制、履行好教書育人職責,注重言傳身教,率先垂範,教育引導基礎學科人才堅定熱愛祖國、奉獻祖國的信念,強化耐得住寂寞、甘坐冷闆凳的恒心和決心,踐行弘揚科學家精神,自覺将個人成長發展的“小我”融入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大我”中去,以實際行動為我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作出積極貢獻。

(本文系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的政治建設研究中心2022年度課題[GXZY2225]階段性研究成果)

來源: 中國教育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