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浩生在帶領孩子們訓練。
■羅定國和他的兒子、女兒。
貳
醒獅,是廣東民間對舞獅的一種昵稱。據史料記載,舞獅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随着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
宋代《武林舊事》記載,那時開始出現與武術結合的“獅豹蠻牌”。該舞原由“諸軍”表演,從軍中流出後流行于南方。約在宋金時期,彰顯武技的獅舞随移民南遷,産生了南獅、北獅之分。
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現流傳于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廣東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曆代相傳。“醒獅”寓意醒獅醒國魂,擊鼓振精神。
記者在新獅路運動醒獅傳承館看到,黃、紅、黑、白、綠、藍等多種顔色的獅頭挂在牆上,煞是好看。不同顔色的獅頭,都是按照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等英雄人物予以命名。同樣,醒獅更傳達着仁、義、勇、智、孝、忠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内核。
傳承館的教務總監盧浩生,正是當年的“廣州獅王”。在過去二十餘年的時光裡,他在國内和國際比賽中屢獲殊榮。在傳承館,記者近距離欣賞盧浩生的醒獅技藝,那真是活靈活現、精神抖擻。
作為舞獅專業正高級工程師的盧浩生,肩負傳承這項事業的使命,在他的辦公桌上,擺滿了各類獲獎證書。随着時代的發展,盧浩生也一直在思考新時代舞獅傳承方法的問題。
“舞獅需要有武術基礎,但如果按照以往的訓練方法,比如說一上來就是紮馬步,時間久了孩子們也會覺得枯燥,所以在訓練和培養上面,我們一直在追求創新。”盧浩生說。
經過盧浩生的團隊研究發現,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每個年齡段身體的敏感期都不同。為了讓學習過程更具趣味,團隊将舞獅與一些遊戲結合來開發孩子大腦,促進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平衡力、速度、爆發力、柔韌性、耐力、協調力的發展。
記者在現場看到,孩子們對各類新型的醒獅遊戲非常感興趣:他們舉着獅頭走過一段人工搭成的“小橋”,然後将身前的籃球投進籃筐,再舉着獅頭回到原點。或者伴随着《本草綱目》音樂,來一段協調全身肌肉的動作。
用傳統的醒獅基礎搭配适能動作,做出一套更有趣味性的訓練标準,去鍛煉孩子的基本功,在遊戲中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這套傳統與潮流相結合的新玩法,被盧浩生的團隊命名為“新獅路運動”。在傳承館的日程表上,寫滿了近一個月團隊的工作日程。線上結合線下,大家忙得熱火朝天。
據盧浩生透露,從今年6月到現在,團隊已接待了差不多600名孩子,其中80%的孩子反饋都非常好,大家覺得其實醒獅也沒有那麼枯燥,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在裡面。
“作為這項運動的傳播者,我們有責任讓更多孩子愛上醒獅,通過這個項目給孩子帶來健康。同樣,希望孩子不單單隻是學會醒獅的動作,而是更多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了解其中的内涵。”
當然,盧浩生所帶領的團隊的創意遠不止這些,目前團隊正在打造VR醒獅的項目:通過VR鏡頭看到醒獅的全新元素,或者戴着VR眼鏡去學習醒獅。
“在醒獅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就是要與全新的科技相結合,希望這些科技元素能夠打破傳統格局。我們期待在今年的下半年當中,能夠有5000個孩子來體驗我們的新獅路運動。”盧浩生說道。
叁
“傳承醒獅,從不覺得累”
記者見到醒獅教練羅定國時,他正在給孩子們排隊形做熱身活動。這個眼睛異常明亮,笑起來也非常有親和力的帥哥,在醒獅界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羅定國12歲時,對獵德村的醒獅隊伍着了迷,但當時他的家人并不同意他去學習醒獅,此事還一度耽擱了一陣。但因為實在太過喜愛,羅定國決定瞞着家裡偷偷去學。
“小時候我是非常調皮的,剛開始去學舞獅子都是瞞着家裡,不過差不多兩個星期過後就被家人發現了,好在家人并沒有太多去幹預我。直到我在2007年的傳統南獅比賽中拿到第一名,并把獎狀拿回去給媽媽看,她非常高興,才開始支持我學習這個。”羅定國說。
從12歲開始學習醒獅,到今天已是17年了。在這一領域,羅定國所獲的榮譽和獎杯不計其數,他經常參加各大衛視的演出,并在多所學校和機構教授醒獅課程。更重要的是,今年隻有28歲的他,如今所帶出的教練遍布京、滬、粵、渝等地。
在約定采訪的那一天,雖說現場的空調開得很猛,但羅指導仍是滿身大汗。作為醒獅傳承教練團隊中的一員,羅定國近期的教學課程排得滿滿當當,除了白天的教學任務之外,晚上他還要參加訓練,備戰今年的省運會。
完整的一天下來,從沒聽他說“辛苦”“累”的字眼,反而他總是微笑,感歎“這些都沒什麼”。
生活中,羅定國似乎無時無刻都在與醒獅為伴,就連他的電動車都被他貼上了很多龍獅的裝飾标識。同樣,他早就讓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加入到了醒獅行列,兒子今年3歲,舞起獅來已是像模像樣,而隻有兩歲的女兒,也是一點都不怯場,經常舉着小獅頭走來走去,班内的大孩子都喜歡抱着這個可愛的小姑娘。
在當天的課程即将結束時,羅指導給大家表演了一段,隻見他戴着獅頭,将小獅子的喜怒哀樂陸續展現出來,短短的幾分鐘内,小獅子仿佛被他注入了活力,時而頑皮可愛,時而淡淡憂傷,真正達到了人獅合一。
出于好奇,記者在羅定國的幫助下戴上獅頭感受了一下。當獅頭全部罩在頭上時,記者隻能從底部和舌頭的位置看到外面的世界,想去展現動作全部都要靠身體對外界的感知。而且獅頭本身有一定重量,想要端穩就不容易,而精準做出動作就比想象中要難太多。
“要說學習醒獅,給我帶來最多的就是專注力的培養,還有就是強壯了我的身體。如今我在教學的過程中,看到很多小朋友的動作和情緒,就會想起我當年的樣子。希望孩子們通過學習醒獅,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收獲勇氣,更讓他們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去更好地孝敬父母,去與朋友們相處。”
羅定國說着說着,臉上又浮現了笑意。
【走近武術非遺】⑾ 醒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