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市場,真是魔幻!
有的小區房價連創新高,有的小區業主邊賣邊降,1年房價甚至跌了約9500元/㎡,太心痛了。
今天,筆者統計了南京近1年房價跌幅TOP10的熱門小區,最高跌幅達-15.89%。
數據來自鍊家
筆者在統計中發現,南京大多小區的跌幅都沒超過20%,可見南京房價相對比較堅挺。
建邺2個小區上榜,分别是東渡新銳大廈和嘉業國際城。
這兩個小區都是住宅性質的公寓,位置靠近,位于河西奧體,坐擁河西新城小學、新城中學雙學區配套,也因此成交價屢創新高。
兩個小區周邊相當成熟,靠近地鐵2号線奧體東站,周邊聚集了一批高端住宅和地标建築。
在鍊家網站上,東渡新銳大廈去年僅成交了2套房源,成交單價在7萬/㎡左右。而到了今年,同類型房源隻能賣到5.6萬/㎡,一套房虧了70萬!
小區在2005年前後建成,距今房齡已有17年,是集商務、酒店式公寓和商鋪為一體的綜合性大樓。
所以小區存在底商,其私密性和安全性可能會受影響。
嘉業國際城曾經還能賣出6.9萬/㎡的高價,如今隻能隻能賣到4.5萬/㎡上下,資産大縮水。
嘉業國際城在2008年前後建成,至今也有14年曆史了,房齡較久。
學區房市場降溫,成交價下滑不可避免,而小區的本質是住宅性質的公寓,這也是房價不抗跌的原因。
——
秦淮和鼓樓的4個小區都是學區房,瑞金新村是瑞金路小學 一中初中的學區房,瑞金北村的學區是瑞北小學 一中,場門口的學區是29中,育才公寓西片在銀小 彙文的施教範圍内。
後兩者是頂級學區房,前兩者學區資源相相對弱一些,但共同點都是房齡很老的小區。
自從官方禁止學區房的名義炒作之後,再加上多個城市開始多校劃片、教師輪崗,南京的學區房市場也受到了波動,不少學區房價格都倒退回2、3年前。
就拿場門口小區來說,去年小面積的成交價都在7、8萬/㎡以上,如今小面積隻能賣到6萬/㎡左右。
雨花台、江甯、浦口的4個小區都是剛需大盤,所在闆塊又是高挂牌量,難以賣出高價,房價走跌也是意料之中。
金地自在城七期:去年普遍賣到2.4萬/㎡左右,今年隻能賣到2.1萬/㎡。
翠屏城:去年成交價在1.5萬/㎡左右,今年1.2萬/㎡左右。
一年跌幾十上百萬,對于業主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有人曾經踩對風口上車,賺的盆滿缽滿,有人高位接手後,市場急轉直下,脫手難上加難。
這也給接下來買房的人一下警醒:
1、公寓慎買,盡管是住宅性質的公寓,可以落戶,可以享受教育資源,民用水電,交易也是正常的稅費,與商業公寓有本質區别。
但和普通住宅相比,住宅式公寓的公攤面積更大,一梯多戶,人口密度大,居住體驗遠比不上普通住宅。
不過比起同區域的住宅,住宅式公寓戶型面積小、總價低,對于有教育資源需求的家庭來說,它的性價比更高。
自從學區房市場遭受打擊之後,有學區的住宅式公寓也難逃一劫。
2、隻有學區、毫無居住體驗的老破小慎買,曾經的老破小賣出高價,無非有學區的加持。
如今,買房邏輯改變,國家一直倡導教育公平化,如今南京名校遍地,隻是挂牌不同,這讓對教育資源沒有極緻追求的家庭有了更多選擇。
而且今年老破小房價全面倒退,也讓大家越發明白了居住的重要性。
但話說回來,短時間内,有沒有學區依然會作用在房價上,但應該在一個合理區間。
如果有對教育資源有必要需求的,可以趁機會撿漏性價比高的房源。
3、房齡已久的剛需大盤慎買,這類小區大多聚集在橋北、闆橋,物業維護一般,周圍配套成熟,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
拿金地自在城來說,有427套房源正在出售,挂牌量大。
在高供應量下,業主也很難賣出價格,隻有不斷降價才能盡快脫手,所以房價一直下滑。
但這也給了剛來南京的年輕人一個機會,一個家。
南京的二手房市場,不容樂觀。
在挂牌價方面,據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統計,2022年上半年二手房挂牌均價34898元/㎡,環比小幅下滑1.2%。5月南京限售政策放寬,市場挂牌量迎來一波上漲,大批次新房入市拉升了挂牌價。
2021-2022年南京二手住宅逐月挂牌量價情況
數據來源: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單位:套、元/㎡
在成交價方面,今年南京二手房整體成交均價32141元/㎡,環比基本持平,同比下跌11.9%,成交價明顯回落。一方面是因交易結構影響,學區房成交量下滑,對房價助推作用減弱,另一方面,市場持續下行,以價換量居多,二手房成交價不斷走低。
2021-2022年南京二手住宅逐月成交量價情況
2017-2022年H1南京二手住宅成交量價情況
數據來源: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單位:套、元/㎡
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目前南京鍊家在售二手房(除去句容)已超12萬套,居于高位。
從新房角度看,目前南京各個闆塊的新房供應量也較為充足,且有的比二手房價格更低,買房人更偏向新房市場。
多方擠壓下,二手房市場發揮空間狹小,非獨特房源或小區難以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
與此同時,看跌房價大幅增長。
全國50個城市進行的2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對下季房價,16.2%的居民預期“上漲”,低于一季度的16.3%,54.6%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6.0%的居民預期“下降”,大幅高于一季度調查的14.4%,13.2%的居民“看不準”。
當買房人一步步看跌房價時,買房意願也會降低,房源堆積,難以流通。
筆者建議,現在買房要綜合地段、品質、學區、居住體驗等多方面,精挑細選,切勿抱着炒房的心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