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金壇城西南窯村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他的祖父是隐士,父親也是隐士,都是終生隐居不仕的士人,他就出生于這樣一個隐士家庭。要知道,隐士在唐代是非常不受重視的,甚至被鄙薄的,沒有魏晉、南北朝時那麼盛行,更沒有了“終南捷徑”的傳說。所以在唐代甘心做隐士,是存粹的、沒有任何功名之念的隐居。到了他這一代,時代變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國家陷入了戰亂,他的家庭深受影響,沒有了繼承做隐士條件,他和哥哥不得不出仕。
大約在他三十二歲時,因為受到吏部尚書兼鹽鐵轉運使劉晏的賞識,被推薦做了九品秘書正字,并被劉晏招入幕府做事。從此正式步入仕途,人生的軌道發生了轉變。
那時,劉晏負責的是湖南一帶的鹽鐵轉運,戴叔倫可謂是他的得力助手。一次,戴叔倫押解錢糧路過四川雲安,正逢叛臣楊子琳謀反,劫持了戴叔倫,并威吓戴叔倫說,“把錢交出來,我就免你一死。”戴叔倫甯死不屈,說:“身可殺,财不可奪”,那楊子琳沒辦法,就又把他放了。戴叔倫十多年一直在那個崗位上,四十七時,在河南留後任,兼監察禦史裡行。
在他四十九歲時,劉晏被朝廷賜死,他被調往京城聽候處置。幾個月後,他被被任命為七品的東陽縣令。任縣令期間,因政績卓著,加授從六品的大理司直。約五十二歲時,提升為正六品的侍禦史。約五十三歲那年,代任四品的撫州刺史,同年轉正,加授金紫服,封谯縣開國男爵位。
約五十六歲時,在撫州刺史任上,因為被人毀謗,被朝廷傳訊。後來真相大白,無罪放還。他向朝廷上表自請為道士,辭官歸隐。開始在金壇隐居,卒于五十八歲。
他的一生還算安穩,但做官終是違背了他的意願,心裡還是向往隐士的生活,于是他把全部感情都寄托在了詩中,《全唐詩》收錄他的詩304首,多是山水閑逸詩,表達他對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摘錄幾首:
涼月如眉挂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蘭溪棹歌》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蘇溪亭》
風軟扁舟穩,行依綠水堤。孤尊秋露滑,短棹晚煙迷。
夜靜月初上,江空天更低。飄飄信流去,誤過子猷溪。
——《泛舟》
共有春山興,幽尋此日同。談詩訪靈徹,入社愧陶公。
竹暗閑房雨,茶香别院風。誰知塵境外,路與白雲通。
——《與友人過山寺》
偶有的幾首壯烈激昂的邊塞、從軍詩,也是對當時國家長年戰亂不安的感慨,期望早點結束戰亂,恢複和平,能夠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他《塞上曲二首》如下:
,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裡馀。
漢祖謾誇婁敬策,卻将公主嫁單于。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