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4:48:06

背水一戰

解釋: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

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1

1、 楚漢戰争時,韓信率兵數萬越過太行山,前去攻打附屬于項羽的趙國。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2

2、 趙王和大将陳餘集中二十萬兵力,占據了太行山以東的咽喉要地,準備迎戰。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3

3、 韓信去趙國的路上,有一條必經之路。這是一條長約百裡的山路,道路非常狹窄。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4

4、 趙軍謀士李左車對陳餘說:“如果正面隻守不戰,并派兵繞到後面切斷韓信的糧道,把韓信困死在這條小道上,我們一定能戰勝他。”陳餘不聽,說:“韓信隻有幾千人,我們怎會戰勝不了他?”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5

5、 韓信得知,馬上率漢軍進入狹道并紮營。半夜,韓信派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面漢軍旗幟,偷偷到趙軍大營後方埋伏。韓信對部下說:“你們一見我軍敗逃,就火速沖進趙軍營壘,拔掉趙軍旗幟,豎起漢軍紅旗。”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6

6 、其他士兵簡單吃了些幹糧後,韓信又帶士兵馬上向趙軍的營地出發。大軍渡過一條河後,背水列下了陣勢。這是兵家大忌,趙軍在高處遠遠地見了,都笑話韓信。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7

7 、天亮後,韓信率衆向趙軍發起進攻。趙軍大将陳餘率兵蜂擁而出,要生擒韓信。韓信假裝打不過,扔掉了戰旗,逃回河邊的陣地。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8

8、 陳餘見韓信逃走,高興得不得了,立即下令趙軍全營出擊,要把漢軍逼入絕境。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9

9 、這時,在水邊的漢軍因無路可退,個個都奮勇殺敵,沒有一個逃跑的。漢軍雖然隻有一萬人,但卻把趙軍的二十多萬人打得落花流水。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10

10、 趙軍見打了半天也無法獲勝,就想先退回兵營,休整後再戰。于是大将陳餘下令撤退。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11

11 、當陳餘帶着士兵回到兵營前時,發現營中全是漢軍旗幟,将士頓時大亂。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12

12、 韓信見趙軍軍心已亂,便立即趁勢反擊。趙軍大敗,陳餘戰死,趙王被俘。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13

13、 戰後,有将士問:“兵法上都說要背山面水排列部隊,這次我們背水而戰居然勝了,這是為什麼呢?”


成語故事之井底之蛙(成語故事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14

14、 韓信說:“兵法上不是也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隻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将士們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