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唐)李商隐
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鬓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願意标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無題”作詩的标題。
“東風”:這裡指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
絲方盡:絲,與“思”諧音,以“絲”喻“思”,含相思之意。
淚始幹: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裡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雲鬓:女子多而美的頭發,這裡比喻青春年華。
應覺:設想之詞。月光寒:指夜漸深。
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賞析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隐的這句詩被現代人意為尊師重道的經典名句,其實這是一首愛情詩。
“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自己對于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
“蠟炬成灰淚始幹”是比喻自己不能與戀人相聚而痛苦,就像蠟淚随着蠟燭燒完才流盡一樣,至死方休。
其以象征的手法寫出自己九死而不悔的癡情苦意。
不過,此句現常被用來形容教師等群體鞠躬盡瘁、敬崗愛業的奉獻精神。

作者
李商隐(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荥陽。
其擅長詩歌寫作,骈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
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但部分詩歌過于隐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