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詩句

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詩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0:57:26

唐代大詩人李白一生愛作山川之旅,他少年時代跟随父親隐居匡山,二十四歲才第一次出川。從清溪下三峽,一路直奔荊門。途中觀江川風物,興高采烈寫下了一首《峨眉山月歌》。

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詩句(李白首次出川連用五個地名)1

後來,這首詩被明人李攀龍贊為“靈機逸韻”,而同時代周敬則說其“熔化入神”。這一首譽滿千秋的風景詩,同時也成為研究李白出川前後行蹤的佐證。

那麼,這一首由五個地名連成的詩歌,當中究竟暗含着什麼秘密呢?

一、《峨眉山月歌》原作賞析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詩歌意譯:秋月懸挂在峨眉山巅,月映倒影到青衣江。江水流動,月亮影子卻不動。我連夜從清溪出發,乘船駛向三峽。我為什麼這麼急切呢?因為我想念你卻一直見不到你,所以才乘船下渝州。

詩的第一句中的“半輪”,有人解釋為“上弦月”。不過,個人認為這裡理解為圓月被峨眉山擋住了半輪,若吐若露會更有意境。因為明月在這一首詩中并不是單純的自然景觀,而是一個“活物”。

在詩的第二句中描述了一個自然現象。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時,假如你的觀察點不動,那麼你會發現,江水流動的時候,月亮的影子始終處于同一個位置。

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詩句(李白首次出川連用五個地名)2

隻有當你自身一直在動的時候,才會出現月亮和江水一起移動的現象。李白為什麼要刻意地描寫這個自然現象呢?這是在按照《詩經》傳統創作方式起興。

月亮不動,影子也不會随水而流動。李白不乘船下渝州,那麼他對友人的思念也隻能停留在青衣江上。任憑思念像滔滔江水,滾滾東去,始終還是見不着友人。

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李白在第三句詩中就果斷采取了行動,夜發青溪向三峽。連夜就要乘船去見朋友。最後他還解釋了一通自己為什麼這樣急,因為:我一直想見你卻見不着,所以就坐船來了。

這一首詩中出現了五個地名,分别是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峽和渝州。其中的滔滔的江水暗含對友人的一腔思念之情。峨眉山屬唐代劍南道嘉州的峨眉縣,因為兩山相對,宛如峨眉所以得名。

明月懸挂在峨眉山的頂上,月影倒映在江中,江水流動與月影倒映的畫面寫得十分皎潔、空靈。詩歌頭三句用動靜結合的寫法,“入”、“流”、“發”、“下”一氣呵成,讓詩呈現出自然的流動感。

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詩句(李白首次出川連用五個地名)3

最後一句卻是在抒情,仿佛是在說,我為什麼要作此歌?因為我想念你又見不到你。另外,此詩出彩的另一個地方,在于對短小詩歌“時空表現力”的突破。

從前,我們讀馬緻遠《天淨沙》或者是張繼《楓橋夜泊》的時候會發現,作者把一些名詞連綴來打造意象,結果非常成功,這些詩歌也成為千古名篇。

但是,這些名詞打造出來的畫面是碎片式的,而《峨眉山月歌》的地名聯用,打造出來的畫面是連貫的。好像在看短視頻,一幀接着一幀。

李白這首《峨眉山月歌》僅用二十八字,五個地名,就能打造出這種流動而連貫的畫面,在唐詩中也是僅見,因此它才能享譽千年,被贊為古今絕唱。

二、少年李白出川

李白如此急切地想要去見的友人,到底是誰呢?詩中并沒有明說。不過在另一個資料裡面顯示,這位友人應該是“蜀中的吳指南”。

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詩句(李白首次出川連用五個地名)4

這一首詩寫于唐朝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當時李白24歲。距離他15歲寫詩成名已經過去了九年。當時他準備乘船出川,繼續四處遊宦,尋找用世之機。

吳指南現存的資料十分稀少,也不知道他是做什麼的。隻知道李白出川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蜀中去找他。後來二人同遊于楚,也就是湖北一帶。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吳指南第二年夏天在洞庭湖去世了。李白對于吳指南的辭世,表現得異乎尋常地傷心。他“白禫服恸哭,若喪天倫。炎月伏屍,泣盡繼之以血”。

意思是說,李白在六月天穿着祭服,抱着吳指南的屍體哭喪。一直哭到眼淚幹了,眼中流出血。可想而知,他和吳指南的關系非比尋常。所以,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要連夜坐船下渝州去見他了。

吳指南去世後,李白把他安葬在洞庭湖畔,身上帶着“丹砂”去了金陵。整天狎伎飲酒,過了差不多一年醉生夢死的日子。接着,他又去了廣陵,“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

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詩句(李白首次出川連用五個地名)5

他是怎麼花了這麼多錢的呢?原來,他“見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李白出生于富裕商人家庭,他家到底有多少錢,沒有人說得清楚。

但是從現在的記錄來看,他第一次出川,身上至少帶了三十萬金。并且從《峨眉山月歌》中的描述看來,青年李白不光多金,還是一個非常任性的少年公子。興緻來了,就要連夜下渝州找故人。

吳指南有可能是一位和他年齡相仿的朋友,或者二人也曾一起在蜀中尋仙訪道。吳指南去世後,李白一看到和他年齡相仿的落魄公子就産生了同情,因此不遺餘力地接濟他們,最後把自己三十萬金都散盡了。

那個時候大概在公元727年前後,跟着李白大病了一場。在他最為落魄的時候,當了已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婿。

結語

李白一生都在四處遊曆,寫下了無數關于風景的詩篇。明月在他的筆下一直都是“通靈”活物。比如他曾經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中寫“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自到夜郎西”,又在《月下獨酌》中說“我歌月徘徊”。

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詩句(李白首次出川連用五個地名)6

在這一首《峨眉山月歌》中,雖然明月沒有直接地與他進行互動。但是在第一句中,青山吐月的寫法,事實上就讓明月有了“生氣”。

落筆之處,仿佛讓我們看到一輪俏皮的秋月,隔着峨眉山在怅望青衣江,思念遠在渝州的故人。奈何月兒倒映在江水裡,江水卻無法把它帶到朋友的身邊。

小時候在課本上讀到這一首《峨眉山月歌》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那時還讀不懂“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内涵,也不知道在詩的背後有那麼多的傳奇故事,但是也能被詩中的山川水月所感染。

由于詩歌中的五個地名:峨眉山、平羌、青溪、三峽、渝州,自然構成活動幻燈片。空靈逸韻,馳騁自由,溶情思于山川風月的寫法,讓這一首詩在唐詩史上享譽千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