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值得期待的日本電影,來了——
《新·奧特曼》。
原本一直期待院線引進。
可惜,如今隻能在流媒體觀看。
但萬萬沒想到,這部火了55年的超級大IP,這次的口碑卻兩極分化。
有人贊不絕口。
稱其情懷拉滿,滿滿回憶殺。
有人嗤之以鼻。
直指電影充滿男性凝視,十分不适。
到底值不值得看?
今天,魚叔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它——
《新·奧特曼》
シン・ウルトラマン
魚叔攤牌,我相信光。
從去年年初曝出第一支預告,就開始期待這部大作。
因為豪華的卡司——
齋藤工、長澤雅美、西島秀俊……
因為制作更加精細的怪獸。
因為初代奧特曼的回歸。
當然,更因為電影的企劃兼編劇——「EVA之父」,庵野秀明。
魚叔第一時間看完《新·奧特曼》。
從整體上看,還是很滿意的。
作為奧特曼系列55周年的紀念之作,本片誠意十足。
不到2小時的片長,讓熟悉奧特曼的觀衆直呼「爺青回」。
從頭到尾,緻敬元素相當濃厚。
劇情上改編自1966年圓谷英二的《奧特Q》和系列首部特攝劇集《奧特曼》。
1966年《奧特曼》特攝劇集
就連開場片名,都緻敬了前作的經典開場。
背景音樂也一模一樣。
出場的怪獸,全是「童年回憶」。
比如第一隻怪獸,哥美斯。
它被視為圓谷怪獸的「起點」。
隻看外觀會以為是哥斯拉。
其實是當初因為經費不足,直接把哥斯拉的皮套改制成哥美斯。
再比如一閃而過的猛犸之花。
也是在《奧特Q》中的經典怪獸。
等到奧特曼正式登場後,熟人更多了。
有會吃電的怪獸,内隆嘎。
還有吃核廢料的怪獸,加勃拉。
再有真假奧特曼大戰。
擅長蠱惑人心的紮拉布星人,變成假奧特曼迷惑人類。
在這段中,就連戰鬥動作都幾乎跟《初代奧特曼》一模一樣。
另外,争議較大的「長澤雅美變大」一幕,其實也是《初代奧特曼》中的名場面之一。
因為外星人美菲拉斯作祟,利用β魔盒将人類變大。
一連串的緻敬重現,可謂狠狠拉了一波情懷。
但别忘了,它的片名中有個「新」字。
因此,《新·奧特曼》足夠複古,也足夠新潮。
在本片的兩位核心主創——
導演樋口真嗣和編劇庵野秀明的加持下,電影也給我們帶來許多新鮮感。
左樋口真嗣,中庵野秀明
首先,打鬥更燃。
最顯眼的變化,當屬奧特曼技能的「高清重制」。
初代奧特曼的代表技,斯派修姆光線。
前搖拉長,後擺迅猛,雙手交彙,光線射出。
特效制作還有意模仿原版的粒子效果。
胸口吸電,巍然不動。
再來,八分光輪。
奧特曼将能量壓縮成圓環光輪,直接投擲切割。
還有,空中體術。
重力操控,回旋猛踢。
不僅有貼身對打這樣的拳腳對戰。
還有模拟第一視角的深夜高樓穿行。
邊飛邊打,沉浸感拉滿。
其次,怪獸更強。
有近身肉搏的武鬥,也有爾虞我詐的文鬥。
紮拉布星人假意拯救人類,其實是借機挑起人類對奧特曼的猜忌。
繼而達到消滅奧特曼的目的。
有頭腦有戰力的怪獸,這樣的較量帶來的觀感自然有很大提升。
最終BOSS,佐菲。
他發現奧特曼違規與人類融合,于是要将奧特曼帶回光之星進行審判。
同時為了避免地球成為宇宙兵工廠,作為監視者的佐菲要将地球徹底毀滅。
他放出了終極武器傑頓。
從小小的方塊,上升到太空逐漸展開。
站在地面,都能清楚看見傑頓的全貌。
它就像一個超大型巨人,高挂在地球上空。
奧特曼與之同框,威脅感倍增。
被人類視作巨人的奧特曼,在傑頓面前就是小點。
找得到奧特曼嗎?
那些吊打怪獸的技能絕招,對傑頓統統沒用。
攻擊無效,防禦無能。
人類救世主,自己也被擊落墜入地球。
現今成熟的特效水平,讓奧特曼打怪獸這一經典節目得到發揚光大。
不過在《新·奧特曼》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奧特曼本身。
因為這個奧特曼跟我們記憶中的那位宇宙英雄出入較大。
從花紋可以看出,這是初代奧特曼。
但相較于過去健碩,且充滿力量感的身形。
這個奧特曼瘦削,四肢纖長。
更關鍵的是,胸口的燈沒了。
實際上,這個奧特曼,才是真正還原了最初奧特曼的形象。
創作「奧特曼」的,是日本著名的美術大師,成田亨。
他希望創一個造型極簡、色彩平衡的奧特曼形象。
「一個代表正義,巨大、美麗且英氣逼人的銀色巨人。」
成田亨1983年繪制的奧特曼造型
而在早期圓谷制作中,為了渲染戰鬥的緊張氣氛,以及節約成本。
有了「隻能戰鬥三分鐘」的設定,并加入了彩色計時器。
在成田亨看來,這個設計破壞了奧特曼的一體性和平衡的色調。
所以說,《新·奧特曼》中的奧特曼形象,才更接近成田亨最初設想的「銀之巨人」。
返璞歸真,讓本片有了回歸純粹的意味。
從外在形象,到特效設計,電影讓奧特曼系列的觀感有了質的飛躍。
但變化最大的,也是争議最大的,是鏡頭語言上的革新。
熟悉二次元的觀衆會明顯發現,電影用了大量動漫的誇張視角和剪輯方式來拍真人電影。
角色常常處在十分刁鑽的畫面構圖中。
而且經常用上大面積的遮擋,從而做出從縫隙、夾角中拍攝的角度,達到一種「尺度變形」的效果。
于是就有了各種稀奇古怪的鏡頭。
有從腰部拍。
有從咯吱窩拍。
有從食品袋裡拍。
甚至怼臉拍到變形。
這種古怪的攝影風格,給人帶來十分新奇的觀感。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之前的《新哥斯拉》。
也是各種刁鑽鏡頭,盡顯導演的偏執,不走尋常路。
但是,這樣的拍攝風格利弊都很明顯。
往好處看,它打破了常規的真人拍攝視角,創新感十足。
賦予了電影一種漫畫式的網格感,讓它在同類電影中脫穎而出。
讓觀衆在看「奧特曼打怪獸」之餘,還能體會到分鏡頭、透視感的樂趣。
往壞處看,這在一些人看來,成了某種「窺探癖」。
導演本人的一些惡趣味,會成為「迷惑行為」。
就像拍長澤雅美的腿,她拍屁股打氣的奇怪視角等。
另外,劇作上的問題就難以忽視了。
比如節奏過快。
不像《新哥斯拉》全程隻關注哥斯拉,《新·奧特曼》更像是一部多個小故事拼起來的電影。
一個怪物緊接着一個怪獸,不同事件之間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
這就導緻電影的觀感有點割裂,緊張感被消解。
讓人覺得高開低走,沒爽完就結束了。
比如台詞過密。
片中有大量密集快速的解說台詞,稍有不注意,就會丢失掉一些關鍵信息。
這一點對于非奧特曼粉絲非常不友好。
最大的問題,是人物扁平。
劇情過于壓縮,還得留給戰鬥戲的空間,必然會疏忽對角色的塑造。
奧特曼的人間體神永新二,就像是工具人。
所謂性格的轉變也全靠台詞對話,卻沒有給出更直觀的表現。
還有長澤雅美飾演的淺野。
她始終在糾結跟神永之間的「搭檔」關系,但卻始終沒有進一步的發展。
兩人最值得一說的互動,隻剩天台告别時喊句「拍屁屁」再拍個屁屁。
而其他幾位成員,更是戲份少得可憐,完全背景闆。
不過,如果是為了看奧特曼,本片絕對過瘾。
而且,本片作為一部重啟,并非是終點。
已經确定的是,之後至少還有《新·歸曼》《新·奧特賽文》兩部奧特曼電影要拍。
《新·奧特曼》的不足,還有機會在後面彌補。
在今年年初,庵野秀明公開了一個新企劃。
它将《新世紀福音戰士》《奧特曼》《哥斯拉》《假面騎士》四大IP進行聯動,組成SJHU(新·日本英雄宇宙)。
庵野秀明曾表明自己的想法:
「希望這個企劃在未來希望能擺脫「新·」但限制,成為不僅僅是「英雄」而是一種「角色」,成為其他作品在日本國内甚至全世界發展的基礎。」
這四大IP有着許多相似點。
《EVA》系列剛完結,但未來的可能性沒有說死。
目前,庵野秀明将全部精力放到了打造三大特攝IP上。
下一部《新假面騎士》,很快就要上映。
屆時,新宇宙的版圖或将補完最後一塊拼圖。
就像《新·奧特曼》中用上最初的奧特曼設計,這次全面重啟計劃更像是一種對經典IP的複興。
就像當初的《新·福音戰士:序》,用新的形式講述大家熟悉的故事。
這才有了從故事到手法,都在打破過去類型化的束縛。
才會讓我們在其中看到很多「不正常」的鏡頭。
伴随着新宇宙的盤活,幾大IP必将在新的時代裡發光發熱。
這,才是一個55年的超級IP延續熱度的關鍵。
不破不立。
這不止是一個IP的重啟,更是一次特攝電影的複興。
雖有瑕疵。
但魚叔對這個系列,仍然抱有更多的期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