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大橋是中國廣東省境内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位于珠江獅子洋之上, 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部聯絡線(原莞佛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
虎門大橋于1992年10月28日動工建設;于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車;于1999年4月20日通過竣工驗收。 虎門大橋東起東莞市太平立交,上跨獅子洋入海口,西至廣州市南沙立交;線路全長15.76千米,主橋全長4588米,包括888m的懸索橋,跨徑270m的連續剛構橋;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千米/小時;工程項目總投資額30.2億元人民币。
虎門大橋投資者胡應湘先生承諾,虎門大橋投資收回之後無償捐獻給國家,至今已經25年了,虎門大橋的成本應該早已經回收了,為何虎門大橋還一直在收費呢?那麼虎門大橋一年10億的收入又是被誰給賺走了呢?
我們看到的都是這座大橋建成後帶來的便利以及對周圍經濟帶來的提升,但當時的籌建過程并不是看起來那麼順利。這個項目能夠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胡應湘的堅持和無償奉獻。
當時廣東的經濟一定程度上受到交通的限制,在南沙區和東菀市之間,隔海相望,無論是日常的生活還是經濟往來都無法直接的實現交通。這很影響效率,于是,胡應湘向當地政府提議提出要在這兩地之間修建一座跨海大橋,既方便交通又能提高經濟效率,但是由于當時國家發展狀況并不良好。建設這樣一座跨海大橋,在當時全世界都沒有先例,沒有可供參考的案例,橋跨度太長了,技術和構件以及資金都是一個問題,對于一個民營資本來說,無疑是賭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在胡應湘的建議下,廣東省和胡應湘簽下了合作協議,決定建設虎門大橋。從簽下協議那天起,胡應湘轉轉香港美國多地,籌集資金,曆經5年時間,終于籌到了建設大橋所需的8億美金。可以說,建設虎門大橋,是胡應湘人生中一次的冒險,在全世界的橋梁建設史上,也是一座豐碑。
雖然虎門大橋建成之後,在經濟利益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胡應湘并沒有食言,他後來還是準時把大橋交給了内地的合作方。
據官方統計,虎門大橋每天收300萬過路費,虎門大橋一年大概有10億的收入又是被誰給賺走了呢?
虎門大橋目前的管理方是廣東省交通集團。運營公司則是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根據企業查詢得知這家公司的法人跟董事長為孫楚文。股東分别為新粵虎門有限公司、越秀(中國)交通基建投資有限公司、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東莞發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番禺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廣州市穗橋發展有限公司。其中新粵虎門有限公司,持股36%,是最大的股東。
其中新粵虎門有限公司跟越秀(中國)交通基建投資有限公司都是注冊在外國的公司,前者注冊地為英屬維爾京群島,後者注冊地為百慕大群島。是否為外資企業不得而知!
由于現有收費法規尚存空白,未明确經營性公路提前完成收費目标該如何處理,也未明确賺到何時才算合理回報。故雖然虎門大橋投資早已收回,但是依然存在收費現象!建議,定回報利潤率的限值,隻要達到了這個固定利潤,即可認為已經達成了經營預期。
至于胡應湘先生所捐贈的股份是捐獻給國家控股的公司,其收益用來橋梁運營、維護及其他地方投資。
虎門大橋收費到什麼時候,以後會免費嗎?
由于建設的時候,采用獨立核算,自籌資金的方式,籌建新的項目公司進行建設和管理收費周期從1997年7月至2029年5月,到期之後應該就免費通行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