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道加試題,北京市如何克服負面影響、助力受援地打赢脫貧攻堅戰?未來怎樣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共同富裕?就這些問題,長安街知事近日采訪了北京市扶貧支援辦主任馬新明。
記者: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北京如何助力受援地打赢脫貧攻堅戰?
馬新明:北京市沒有現行标準下的貧困人口,主要承擔着黨中央交給的8省區90個旗縣的扶貧支援任務,其中納入中央考核的有河北、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五省區73個旗縣。目前已有71個旗縣脫貧摘帽、12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還有新疆和田地區的墨玉縣、洛浦縣也達到了脫貧标準。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市堅決貫徹落實扶貧重要論述和中央決策部署,加大統籌推進,一手抓扶貧支援,一手抓疫情防控,實現動員部署早、任務推動早、社會動員早、挂牌督戰早、落地見效早,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取得了較好成效。
當前,脫貧攻堅到了決戰決勝沖刺階段,北京市将不斷提高政治站位,一鼓作氣,頑強作戰,持續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查漏補缺、補齊短闆;持續做到“四個不摘”,鞏固脫貧成果;持續建立長效機制,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持續總結提升,加大正面宣傳力度,以更大的決心、更精準的舉措、更過硬的作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首都新的更大的貢獻。
記者:北京的扶貧支援有哪些特色亮點?
馬新明:北京市扶貧支援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推動形成了“五首五真”的生動實踐和特色亮點。
一是樹立首要意識。北京市始終把扶貧支援當作必須完成的重要政治任務,構建了各級書記一起抓、四套班子共同抓、各級各部門協同抓的組織領導體系,以上率下高位推動各項工作。
二是堅持首善标準。北京市高标準、高質量完成幹部人才選派、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産業扶貧、就業扶貧、攜手奔小康等各項任務。健全組織、政策、動員、責任、培訓、監督、考核、宣傳等8大工作體系,55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設立10個專項工作組,制定任務清單,加大統籌力度,形成攻堅合力。
三是發揚首創精神。北京創新開展“抓黨建促援建”,“組團式”教育、“組團式”醫療扶貧,全民參與消費扶貧,互聯網 精準扶貧等工作模式,30多個創新項目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四是發揮首都優勢。北京發揮教育、醫療、科技、人才等資源優勢,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形成了市、區、街(鎮)、社區四級社會動員體系,推動鄉鎮、村、學校、醫院結對數量超過4000對。引導500多家企業赴受援地開展産業扶貧,帶動貧困人口10萬餘人。
五是争創首位效益。在國家2019年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考核中,北京東西部扶貧協作和援藏援青援疆工作考核成績均位居全國前列。工作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可複制、可推廣、可持續的經驗,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北京市幫扶省區紛紛發來感謝信,點贊北京“真情實意、真金白銀、真抓實幹、真幫實扶、真功實效”。
記者:扶貧幹部要面臨哪些困難考驗?
馬新明:據統計,目前已有1000多名扶貧幹部為脫貧攻堅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曾有6年援藏經曆,對北京扶貧支援幹部的付出和奉獻有親身經曆體會、感同身受。我認為,他們主要經受五個方面的考驗:
一是家庭的考驗——扶貧支援幹部正值年富力強,上有老、下有小,隻能舍小家、為大家。
二是身體的考驗——援派地方條件艱苦,要麼缺氧低壓,要麼風沙很大,要麼常年寒冷,需要克服身體不适,随時面臨危險。
三是心理的考驗——遠離親人,孤單寂寞,忍受長時間和親人分離的痛苦,甚至面臨不理解、不信任的難關。
四是環境的考驗——離開原來熟悉的工作生活環境,要盡快融入陌生的新環境,在文化上、生活上都會帶來挑戰。
五是工作的考驗——脫貧攻堅任務要求要精準、要紮實、要細緻,任務很重,要求很嚴、責任很大,來不得半點馬虎和虛假。
隻要是響應組織号召、去扶貧支援一線的幹部人才,都有奉獻犧牲的精神,都有一種家國情懷,都為脫貧攻堅做出了貢獻。扶貧支援幹部人才投身脫貧攻堅,靠的是一種信念、一份責任、一種奉獻,他們是新時代初心使命忠實踐行者,忠誠幹淨擔當的履行者。
記者:在後脫貧攻堅時代,北京如何繼續開展扶貧支援工作?
馬新明:提出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北京市将按照中央“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保持扶貧支援政策總體穩定,把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相銜接,建立長短結合、标本兼治的體制機制,促進扶貧支援地區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一是更加注重全面統籌協調。保持原有東西協作結對幫扶關系,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壓實工作責任,推動産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社會幫扶取得新成效,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二是更加注重完善幫扶機制。着眼解決東西部、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按照西部所需、東部所能的原則,明确幫扶政策、内容和措施,明确幹部人才、資金項目投入指标,實現穩定持續幫扶。
三是更加注重完善防止返貧機制。按照“四個不摘”的要求,保持各項幫扶力度不減。在鄉村全面振興中,通過提升産業、就業、教育、醫療、文化、生态、兜底等幫扶,建立比較完善的防止新生貧困發生和脫貧又返貧的長效機制,健全适時監測機制,确保不出現大面積、系統性的貧困發生。編制“十四五”扶貧支援規劃,探索助力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四是更加注重互利共赢協同發展。在鄉村振興時期的東西協作中,要從曆史、區位、資源、定位等角度,分析協作雙方的優勢和短闆,促進優勢互補、城鄉互補、區域相補,最終實現互利共赢、協調發展。
五是更加注重基層組織建設和扶志扶智。指出,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要更加注重加強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幫扶,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鞏固黨的基層政權。同時,加大文化、宣傳、教育、培訓、獎懲等多措并舉,持續開展志智雙扶,增強農民群衆的内生動力。
六是更加注重強化市場作用。充分調動市場作用,有效配置市場和社會資源,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促進鄉村發展和鄉村治理。深化消費扶貧,健全政策體系,拓寬消費渠道,培育市場主體,帶動鄉村産業振興。
記者:請您說幾句對北京扶貧支援幹部的寄語。
馬新明:作為扶貧戰線的一名戰士,我們應該說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我們任重道遠、繼續努力,為中國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繼續做出新的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
記者:周經緯
編導:蒙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