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文藝《百舸争流的思想》筆記式學習
學習目标:
【考點5: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方面的内容: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存在;思維;物質;意識)
2、它包括兩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标準。凡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思維決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義。
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确認識存在的問題。這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标準。
3、按照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曆年高考金題:
1、(高考江蘇卷)哲學基本問題在人們的現實活動中表現為( )
A.人與人的關系
B.社會與自然的關系
C.人與世界的關系
D.主觀與客觀的關系
答案:D
2、(09福建卷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開始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擴散。我國借助國際力量組織攻關,在短時間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診斷方法。這表明( )
A.世界上隻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B.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解開自然之謎
C.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選規律
D.在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中,意識起着促進作用
【答案】A
【解析】我國借助于國際力量的幫助成功研制甲型H1N1流感的診斷方法,體現了人們能夠在尊重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去認識事物,故A項正确;B項誇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規律是客觀的,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改變或消滅,故C項錯誤;意識本身有正确和錯誤之分,隻有正确的意識才會促進事物的發展,故D項錯誤。
3、(2010山東卷)25.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麼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麼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别
②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的區别
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别
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别
答案:A解析:選A。注意“上帝” 與“核聚變” “向性運動”,體現①③;②④與題意不服。
【考點6: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
(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首先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
(2)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
(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着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着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二、唯物主義:
學習目标:
1、識記理解8個術語: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曆史唯物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
2、識記理解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的含義及特點。
3、識記理解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
(一)【考點7:唯物主義及其形态: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識記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标準
(1)唯一标準: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标準。
2、注意以下兩點:
(1)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标準是思維和存在何為世界本原的問題,而不能籠統的說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2)凡認為存在是本原,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思維是本原,就是唯心主義。
3、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4、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态: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
和曆史唯物主義
5、凡唯物主義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
(1)從根本觀點上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唯物主義是正确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
(2)從哲學的發展過程來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相鬥争而發展,唯心主義哲學較它先前的唯物主義哲學來講顯然是哲學發展的新階段,唯心主義哲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因此,唯心主義在其發展史上有其進步、正确的因素,不能絕對地認為凡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
(3)正确與錯誤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相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講,無論是唯心主義哲學,還是舊唯物主義哲學都有錯誤的一面。因此,不能說凡唯物主義都是正确的。
曆年高考金題:
(2009·廣東文基)唯物主義的發展形成了
三種基本形态,唯物主義都認為 ( )
A.物質可歸結為某種具體事物
B.物質與運動不可分
C.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D.先有物質後有意識
解析: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物質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
定意識。A
項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B、C項不是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态都堅持的觀
點答案D
二、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
1、主要觀點:①否認世界是神創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②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态,如水、火、氣、土等
2、基本評價:①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确的。②觀點隻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③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3、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經典觀點:
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陰陽說: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
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充)
氣理說: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為始基:“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
三、考點8: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
3、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經典觀點:
狄德羅:自然界由數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
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
4、誤區一: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學性。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
第一,把特定曆史條件下關于物質結構的自然科學理論同哲學上的物質範疇混為一談。
第二,機械性,把一切運動形式都歸結為機械運動,否認物質運動的多樣性。
第三,形而上學性,即否認事物的聯系和發展,否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不能把世界理解為處在不斷發展中的物質過程。
第四,不徹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義觀點貫徹社會曆史領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當作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從而在曆史觀上陷入了唯心主義。即它在自然觀上是唯物的,在社會曆史觀上卻是唯心的。如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認為,“理性”、“意見”支配着社會的狀态,支配着曆史的發展。
二、唯心主義:
(一)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其兩種基本形态
1、基本觀點: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2、兩種基本形态: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1)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誇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2)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隻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二)考點10 :主觀唯心主義
1、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誇大為唯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2、主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
我國:
(1)孟子:“萬物皆備于我”
(2)陸九淵(陸象山):“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3)王陽明:“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外國:
(4)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
(5)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6)康德:“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7)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
(8)慧能: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9)休谟:我們的知覺是我們的唯一對象
(11)費希特:世界是自我創造的非我
(12)叔本華:萬物是我們的表象
(13)杜威: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活動,我的經驗。
曆年高考金題:
1、(2008·廣東) 将冰涼的手伸進一盆溫水感覺 到水熱,将濕熱的手伸進去又感覺到水涼,于是
有人認為“物是感覺的集合”。這種觀點是
A.機械唯物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C.客觀唯心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解析 認為自身感覺第一,“物”第二,颠倒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選B。
2、(2009·廣東高考改編)“我看到蘋果的顔色和形狀,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嘗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對蘋果的認識,所以蘋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覺的相加。”這種觀點屬于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3、(2009·江蘇) 下列選項與“我思故我在”觀點相一緻的是
A.未有這事,先有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貴在天D.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
解析 “我思故我在”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B項也是這一性質的觀點,因此當選;A、C、D項均為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不選。
4、(2010高考·全國新課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與之相對立的觀點是
A.“心外無物” B.“天地為萬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 D.“舍天地則無以為道”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理解。“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義觀點,B、C、D項均是唯物主義觀點;A項是唯心主義觀點,符合題意要求。
2、(2010年高考·山東卷25)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麼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麼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别 ②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的區别
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别 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題以兒歌歌詞為背景,考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知識。歌詞的改動反映了“星辰閃耀”“常春藤纏繞”是上帝還是科學,故①③說法正确。②④與題意無關。
3、(2010年高考·江蘇卷25)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基本派别,唯心主義者都主張
A.事物是感覺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識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認識的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理解。唯心主義有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之分,A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B是客觀唯心主義觀點,D是不可知論。
9、(07海南23)黑夜曠野中的磷火,從科學上講,那隻是自然現象。對這種現象,相信鬼神的人,以為是鬼神在作祟;不相信鬼神的人,而從無神論的角度去解釋。究竟有沒有鬼神,相信或不相信的人都可能會說這樣一句話:“信則有,不信則無。”
請給出你對這句話的判斷,并根據所學哲學知識說明理由。
【解析】本題考查獲取信息,調動、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思維的關鍵在于搞清“信與不信”、“有與無”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具體判斷分析。
【答案】
(一)這個命題不正确。理由是:“信”或者“不信”都是一種主觀判斷,屬于社會意識,而“有”或者“無”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狀态。這個命題實際上是說主觀上的信或者不信決定了客觀上是否存在的狀态。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這種唯心主義是迷信的哲學基礎。
(二)這個命題正确。理由是:“信”或者“不信”是指支撐經驗的某種信念(理論),“有”或“無”指的是有沒有關于鬼神存在的感覺經驗。人們總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論解釋某種經驗。相信鬼神的人就會把自己不能用常識解釋的現象理解為鬼神支配的超自然現象,不相信鬼神的人,則從無神論的角度把這種現象理解為人們尚未認識到的自然現象。
(三)這個命題正确與否要看如何定義“信”或“不信”以及“有”或“無”的概念。
理由是:
如果把“信”或“不信”看作是主觀意識,而把“有”或“無”理解為客觀存在的狀态,則這個命題是屬于颠倒了思維和存在關系的唯心主義,因而是不正确的。
如果把“信”或“不信”看作是支撐經驗的信念或理論,把“有”或“無”理解為有沒有關于鬼神存在的感覺經驗,則是正确的,因為人們總是用自己相信的理論解釋經驗。
(答出上述任一答案均可)
(三)考點11客觀唯心主義:
1、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隻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2、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
中外“神創論”(盤古開天地、上帝創世紀)
柏拉圖:理念論
黑格爾:絕對觀念論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朱熹:理在事先
3、生活中的客觀唯心主義(神秘主義):“8”就是發,喜鵲報喜,慧星出現乃不祥之兆,指紋、手相、星座、生肖、風水決定人的命運
4、理解列甯語:唯心主義是“人類認識這棵活樹上的一朵無實花”。
(1)說明唯心主義的根本錯誤,
(2)說明唯心主義有其認識論根源,三是說明唯心主義局部可借鑒。
三、哲學上兩個對子:
1、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歧:【教材83頁】
(1)分歧之一:聯系的觀點與孤立的觀點的對立;
(2)分歧之二:發展的觀點與靜止的觀點的對立;
(3)分歧之三:全面的觀點與片面的觀點的對立;
2、根本分歧 :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
3、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承認矛盾,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否認矛盾,主張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
曆年高考金題:
7、(09廣東14)民諺“南人不夢駝,北人不夢象”說明了( )
A.存在決定意識 B.意識反作于存在
C.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D.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變化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思維與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南人不夢駝,北人不夢象”的原因是由于當地沒有這種動物,所以他們沒有相應的意識。選A.
《百舸争流的思想》筆記式學習,不知道您滿意不滿意,歡迎您關注、點贊,為你《生活與哲學》精彩學習添瓦增磚,不留遺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