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城市更新 | 城市品牌 | 營銷戰略
文化旅遊 | 網紅建築 | 産業轉型
創新經濟 | Valencia
「所有的城市都在為資源和眼球而競争」
—— 摘自《地方營銷》 菲利普·科特勒著
不久前,上海、杭州接連降低落戶門檻,被輿論戲稱為「組團搶人」,而随着「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的出爐,城市落戶的寬松化已成為大趨勢,這讓群雄逐鹿的「人才争奪戰」進入更加白熱化的階段。
不過,一線城市的「人口餘額」已不足:根據一線城市的總規來看,至2035年,北、廣、深距離人口的天花闆均不足150萬,而上海的「餘額」已不足13萬。
▼ 北上廣深已接近2035年的「人口天花闆」
我們再看一下2021年人口增量前十名的城市,分别是武漢、成都、杭州、西安、南昌、長沙、青島、甯波、鄭州、濟南,其中武漢新增人口超120萬人,位居全國第一。
▼ 2021年,人口增量前十名的城市
這也就意味着,非「老牌」一線城市,才是曠日持久的「人口争奪戰」主戰場!
在勢均力敵的境況下,城市品牌建設變得尤為重要,甚至可以說城市品牌決定着城市的吸引力。互聯網的「去中心化」特點,使城市的傳播變得越來越容易,但卻越來越難獲得廣泛的關注。
▼ 在新一線城市中,成都的城市品牌無疑是最耀眼的之一(攝影@白桂祥)
如同《注意力商人》一書所說:「人的大腦善于忽略信息,接收到的信息中絕大部分會被忽略掉,越常見的越容易忽略。這就意味着如果僅靠信息轟炸受衆,是争奪不來注意力的。而且人腦的适應能力非常強,哪怕是新奇有趣的内容,也會很快變成熟悉的事物,然後就會被忽略。」
因此,城市品牌在傳播上,普遍采用了不斷地推陳出新,通過事件、話題、活動、建築等等「大劑量、高頻次」刺激,塑造「網紅城市」的策略。
▼ 多樣化的城市活動,成為城市品牌傳播的标配(攝影@白桂祥)
不止我國,早已進入搶人的階段的歐洲城市亦是如此,其中,大手筆的網紅建築已成為經久不衰的有效傳播手法之一。例如西班牙畢爾巴鄂投資1.3億歐元的古根海姆博物館,不僅1年内收回成本,還甩掉了衰敗工業城市的标簽,塑造了城市文化旅遊品牌。
▼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畢爾巴鄂的城市标簽
成功的「網紅」建築,一定能塑造出成功的城市品牌嗎?
以經過20年建設、投資近400億美元的韓國松島新城為例。他憑借近鄰國際機場的優勢大打國際牌,邀請國際設計團隊打造出網紅建築集群,一度成為仁川甚至韓國的形象标簽。
但其城市品牌卻是失敗的——目前該地區的居民隻有7萬人,不足原來設計容納人數的1/4,當地居民甚至自嘲生活在「一座廢棄的監獄」裡。
▼ 有名氣無人氣的松島新城
也就是說,城市品牌既要有「引人」的硬實力,更需要「留人」的軟實力,甚至可以說軟實力比硬實力更重要。
那麼,城市品牌的軟實力,是服務?是體驗?還是知名度?這些可以有,但都不是核心,城市的「品牌産業」才是重點。
例如,前文提到的畢爾巴鄂「品牌産業」是文化産業,吸引該行業的人才、企業聚集。在西班牙,還有一座城市從形象品牌到産業品牌的建設,比畢爾巴鄂有過之無不及,這就是西班牙設計之都——瓦倫西亞。
▼ 瓦倫西亞城市俯瞰
01 網紅建築群,錨定城市形象
MEASURE THE WORLD
瓦倫西亞建于公元前138年,是西班牙的第三大城市(人口78.9萬),被稱為「地中海西岸的一顆明珠」。或許你對這座城市有些陌生,但在《明日世界》《神秘博士》《西部世界》等等影視作品裡,一定見過這座古老城市的「未來形象」。
▼ 影視劇一直為瓦倫西亞做着持續不斷的「宣傳」(圖為《西部世界》)
瓦倫西亞借助這些網紅建築群,實現從品牌的形象化,到品牌的産業化的演變,被世界設計組織 (WDO)評選為「2022世界設計之都」(全球第8座設計之都)。這也是繼2014年畢爾巴鄂競标失敗後,西班牙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這座充滿文化活力的城市……擁有悠久的設計遺産。瓦倫西亞已成為在公共政策中有效和戰略性地使用設計的領先範例……産生了多種有益的影響,塑造了城市品牌……這座城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曆史建築和現代建築的完美結合,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并與之共存。」
—— 瓦倫西亞獲獎評語
▼ 瓦倫西亞藝網紅建築群—藝術科學城
瓦倫西亞城市品牌的塑造,始于1990年代初,起因是這樣的:20世紀初,瓦倫西亞已成為重要的制造業城市和港口城市,随後的制造業大轉移,城市經濟發展走向衰落。
1957年開始,市中心的圖裡亞河爆發洪災,城市四分之三被淹沒,近100人在此次洪水中喪失生命。此後,市中心時常遭受洪水侵襲,城市的安全形象不斷被削弱。
▼ 1957年爆發洪災的圖裡亞河(來源:Wikipedia)
1991年,瓦倫西亞省旅遊理事會,在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主打「地中海」特色城市品牌決議,對外傳播「陽光、海灘、文化」的形象,推動城市向旅遊業轉型。
▼ 1991年,瓦倫西亞制定的「地中海」城市品牌(來源:Wikipedia)
不過,「地中海」城市品牌戰略注定是失敗的。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地中海北岸的希臘、意大利早已是「地中海風情」的公認标簽,而地中海西海岸距離瓦倫西亞不遠的尼斯、戛納、馬賽、巴塞羅那等等城市,早已是「地中海風情」的旅遊目的地。
▼ 瓦倫西亞附近的馬賽(上圖)、尼斯(下圖)地中海風情
況且,瓦倫西亞的海岸線被貨運港口占據,雖然老城區曆史悠久,但在周邊同樣擁有悠久的城市面前,并無「比較優勢」,甚至可以說被碾壓。
▼ 瓦倫西亞的海岸線被貨運港口占據(來源:Wikipedia)
洪水泛濫後改造完的圖裡亞河,給了瓦倫西亞第二次塑造城市品牌的機遇。
1. 新形象,要有震撼力
1970年代,圖裡亞河進行了改道工程,新河道位于城市外圍,老城區的河道被廢棄。對于老河道的再利用,是改造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高速路,還是服務于大衆休閑的線性公園,争論了10餘年,始終沒有定論。
▼ 改道後的圖裡亞河老河道區位示意
1988年,瓦倫西亞政府發布城市規劃方案,提出「向海洋發展」的戰略,希望通過圖裡亞河河道線性公園的改造,将老城區與濱海地區連通,塑造一個有向心力的城市中心。
1990年代初,瓦倫西亞大區主席瓊·勒瑪,訪問法國拉·維萊特公園的科學與工業城後,提出在瓦倫西亞圖裡亞公園建設藝術科學城,發展創新經濟的構想。
▼ 法國拉·維萊特公園内的科學與工業城
此時,瓦倫西亞「地中海風情」的城市品牌推廣效果,正處于「石沉大海」階段。瓦倫西亞決定調整品牌策略,以藝術科學城建設為契機,塑造出獨具特色的城市品牌。
藝術科學城開始了全球化的方案競賽,時任市長麗塔·芭芭拉·諾拉力圖,希望藝術科學城不是突出瓦倫西亞的「曆史古城」形象,而是「設計一座能夠讓世人震驚的現代建築群」。
最終,本土設計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和費利克斯·坎德拉,憑借其獨特的設計風格赢得了比賽。
▼ 充滿未來感的藝術科學城
充滿未來主義的藝術科學城,與周邊的老城區形成強烈反差,成為城市對外宣傳的核心,影視劇裡的常客,西班牙的旅遊名片,被譽為「西班牙十二件寶藏之一」。
藝術科學城不隻是形象标簽,其核心功能為展覽、會議研讨、文化演出,為城市創造了超過3,500個崗位,平均每年帶來1.13億歐元收入(至2018年)。
▼ 索菲亞王後藝術歌劇院
2. 常來常新,完善城市魅力
在藝術科學城之後,圖裡亞公園又分别完成了生态動物園、卡佩卡拉公園兩個「網紅」節點的建設,不斷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完善城市的旅遊體驗。
生态動物園強調的是「沉浸式」自然環境——動物園内看不到任何栅欄、圍牆等動物與遊客之間的「強制」隔離,取而代之的,是運用石頭、灌木、水系等自然元素精心構建的「軟隔離」,充分營造在野生動物王國中近距離暢遊的體驗。
▼ 加強旅遊體驗的生态動物園
卡佩卡拉公園以濃縮的地中海風貌為特色,展現城市的生活環境品質。
在景觀設計中,充分借助地勢的特點,将水、植被、岩石等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極具代表性的地中海特點。
▼ 展現城市生态的卡佩卡拉公園
不斷完善的圖裡亞公園,平均每年為城市帶來300萬遊客,被評選為瓦倫西亞最值得參觀的區域。
成為旅遊目的地的「舊河道」,給沿途的老城區帶來繁榮,陸續誕生了購物中心Aqua、EI Corte Tngles百貨公司、精品商街……
▼ 圖裡亞公園的全線走紅,帶動了周邊老城區的旅遊業發展
瓦倫西亞不斷充實城市魅力,實現「引人」的同時,也開始實施以設計産業為核心的「品牌産業」戰略。
02 從形式到内容
「設計」品牌産業
MEASURE THE WORLD
許多不同時代的設計者、建築師、圖形和插圖專業人士都集中在瓦倫西亞,每一個人都能夠展現自己的設計,并在國家和全球範圍内發揮作用。
—— Pau Rausell世界設計之都聯合評選主任
瓦倫西亞的「品牌産業」戰略,通過三個方面實施。
1. 營造城市「設計氛圍」
瓦倫西亞富有設計感的城市形象,不斷吸引着遊客,包括慕名而來的設計領域從業者。于是,瓦倫西亞通過舉辦一場設計盛世,加強城市在專業領域的影響力。
2009年,第一屆瓦倫西亞設計周(VDW)舉辦,設計周期間不僅有來自各領域的設計師,而且設計走上街頭,民衆可以通過主題活動、展覽、研讨會等形式,重新認識設計如何「改變着」日常生活。此後,各類設計展成為城市的常态。
▼ 瓦倫西亞設計周期間的公共空間活動(來源:flickr)
瓦倫西亞還建立了現代藝術學院,這是西班牙第一座以培養市民現代藝術興趣的藝術中心。中心的展覽,從攝影到大衆藝術、抽象藝術、雕塑、藝術裝置,甚至是小型演出一應俱全,吸引大衆到此參加各類藝術教育活動,提升城市的設計氛圍。
▼ 現代藝術學院舉辦的面向大衆的綜合性展覽(來源:flickr)
政府聯合瓦倫西亞設計師協會(ADCV)通過出版物、課程、會議、比賽等形式,促進設計師之間的交流碰撞。此外,城市有四所與設計相關的院校,通過擴招82門設計類的學位,在2010-2018年間,設計類學位錄取率增長200%,為城市儲備了大量的設計人才。
▼ 西班牙瓦倫西亞設計學院(來源:flickr)
「氛圍烘托」到了,人才也有了,接下來是催化設計産業。
2. 城市建設孵化設計産業
年久失修的瓦倫西亞老城區,成為孵化設計行業的「試煉場」。
①. 設計複興老城區
政府出台「Renhata」和「Reviure」等計劃推動城市更新,「設計融入曆史」作為更新原則,邀請本土設計師、工作室參與到老城區的改造實踐中。這些綿延不斷的微更新,賦予老城新的吸引力,成為本土設計的展示場。
▼ 新舊建築結合的考古中心
例如El Cabanyal的改造,設計師在保留街區結構和地中海風格的基礎上,通過巧妙的設計,使老城區成為新的「打卡地」,并獲得了歐盟文化遺産獎,夯實了城市設計品牌。
▼ 通過設計複興的El Cabanyal(來源:flickr)
對于缺乏資金的區域,城市政府邀請藝術家、學生、志願者進行壁畫創作,打造出「街頭藝術線路」。如曆史悠久的El Carmen街區到La Marina de Valencia的改造,成為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城市旅遊線路。
▼ 街頭藝術線路(來源:flickr)
②. 設計激活新區
這種設計賦能,反哺城市品牌的策略還被應用到,「開發失敗」的區域。比如,瓦倫西亞在港口的旅遊開發中,通過興建各類賽道,舉辦賽車、帆船等體育賽事,推動旅遊業發展,但大型賽事之後,區域迅速陷入荒涼狀态,許多設施也被閑置。
▼ 圍繞賽事大手筆投入後,陷入發展困境的港口區
2016年,瓦倫西亞制定了濱海生活實驗室(La Marina Living Lab)計劃,海港區成為生活實驗室的實踐區,通過設計重新定義濱水生活。
例如,La Base是2007年美洲杯帆船賽事基地,改造後成為城市的多功能活動空間,會舉辦發布會、社區會議、藝術展等活動。Tinglado2是廢棄的倉庫,如今是面向公衆的開放活動平台,具有聚會、極限運動等功能。
▼ Tinglado2改造的公共運動空間
▼ 改造後的濱水休閑空間
3. 設計賦能傳統産業
瓦倫西亞在陶瓷、制鞋、家具等領域的企業衆多,特别是陶瓷行業的産量占西班牙的80%,但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品牌。瓦倫西亞啟動設計提升本土品牌的策略。
瓦倫西亞自治區設計師協會(ADCV)建立了企業與設計師之間的對接平台,平台幫助企業方重新梳理産品定位,并推薦匹配的設計資源。政府對應實施了PID計劃:由設計師、工程師、企業組成的團隊,對企業設計提升過程中遇到的核心問題,展開工作營服務,助力品牌提升的有效性。
「有設計預算的公司中有 70% 認為這是一項投資,而不是一項費用。」
—— 瓦倫西亞自治區設計師協會(ADCV)
▼ 企業與設計師之間的對接平台
在品牌宣傳方面,采取「展覽 組團」的方式。通過高等級展會,将本土品牌與國際大牌同台展出,提升品牌認知度。
例如瓦倫西亞國際家具及燈飾展,是世界三大專業家具展會之一;瓦倫西亞陶瓷及廚房衛浴展覽會,是全球建材、陶瓷産品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兩大專業展覽會之一,瓦倫西亞設計品牌Vondom等就是在這些高能級的展會上獲得全球的認知。
▼ 瓦倫西亞陶瓷及廚房衛浴展覽會(來源:flickr)
至此,瓦倫西亞的城市品牌建設,完成了從「形象品牌」到「産業品牌」的形神合一。
03 瓦倫西亞城市品牌建設的啟示
MEASURE THE WORLD
瓦倫西亞的城市品牌打造,經曆了通過「網紅建築」吸引眼球,豎立「設計」形象标簽,再由「設計」吸引人才,引導産業發展的過程。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城市轉型方向與品牌建設的緊密結合,可以說是勁往一處使的結果。
瓦倫西亞如今的城市品牌,不是一蹴而就,曆經了從發展曆史遺留的「地中海」風情,到通過「網紅建築」創造比較優勢的過程。更為關鍵的是,城市在「網紅建築」傳播的「生命周期」内,完成了從「引人」到「留人」的轉化,并不斷強化城市品牌的「設計」屬性。
1/6圖片工作室出品
本文來源:丈量城市
注明:本公衆号轉載文章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後台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
微信編輯:竹書流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