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7日到8日淩晨,一場空前災難降臨舟曲縣。縣城北部的三眼峪和羅家峪同時暴發泥石流,泥石流堵塞白龍江形成堰塞湖,舟曲縣城三分之一被淹,月圓村、瓦場村蕩然無存。此次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共造成1765人死亡和失蹤,33億元的經濟損失,災難之大震驚了世界,也震撼了國人的内心。災難過後,無數人在反思這場災難的原因,作為搶險救災的親曆者,災後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的執筆者,本人也從未停止過思考。
一、舟曲事件是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的重要節點
也許有人會問,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對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意味着什麼?巨大的生命财産損失促成了什麼?
回顧我國突發地質災害防治曆程,可以清晰地分為三個演進階段:第一階段是1949—2003年,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地質災害作為自然災害的一部分,總體處于被動防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2003—2010年,這一階段以《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頒布為标志,地質災害防治逐步從被動防治向主動防治轉變,明确了政府職責、部門職責、單位職責和公民職責,調查評價全面鋪開、工程治理重點展開、監測預警積極探索、應急體系逐步探索;第三階段是2011年至今,這一階段的标志是2011年國務院出台了《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質災害隐患點的威脅,使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明顯減少。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發生以後,城鎮地區的群死群傷事件成為政府關注、社會關切的焦點,我國的地質災害防治将何去何從?《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的出台,順應了社會各界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訴求,也從頂層設計上對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指明了方向,為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的進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舟曲災後重建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執筆者,在規劃大綱階段即提出了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和應急能力建設等四個工程設想。實踐工作中完成了舟曲峰叠新區、瓜贊壩地質安全保障調查評估、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與區劃,并開展白龍江流域環境地質勘查,深挖地質災害形成機理;促進了舟曲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的建設,建成37處專業監測點,形成了群專結合監測預警體系;開展了26處重大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三眼峪、羅家峪等災害風險降低,龍江新村滑坡等隐患基本消除。探索地質災害綜合體系建設由此開始并取得初步成就!
二、嚴峻的防災形勢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甘肅省地域廣闊而狹長,地處我國内陸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彙地帶,地貌類型多樣,構造條件複雜,軟弱岩土廣布,生态環境脆弱,地震多發,降水集中,具有極易發生地質災害的自然環境條件。
截至目前,全省有地質災害隐患點17586處,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達21.29萬平方公裡,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0.5%。其中高、中易發區面積14.08萬平方千米,發育災害隐患數量占全省災害總數的98.09%。地質災害易發地主要為蘭州、白銀、定西、天水、隴南、甘南、臨夏、平涼、慶陽等9個市州。
地質災害分布密度和發生頻率由東南向西北呈遞減趨勢,基本可分為三大區域:隴南山地、黃土高原、河西山地。從發生時段來看,6-8月份是全省地質災害集中暴發時段,主要誘發因素是強降雨。
2010年以來,先後發生了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東鄉縣城“3·2”特大滑坡災害、岷縣“5·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岷縣漳縣“7·22”地震次生地質災害、天水“7·25”群發性地質災害、隴南“8·7”群發性地質災害,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2010年以來地質災害造成1887人死亡或失蹤,占全國同期因地質災害死亡人數的50%。地質災害緻災緻貧效應顯著,嚴重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脫貧步伐,成為黨中央國務院關注的重點地區,也是社會各界關切的熱點地區。
甘肅省地質災害頻發多發是我們面臨的基本形勢。2010年以來,每年因地質災害造成死亡人數均控制在30人以内,2014年為零死亡。除了治理工程、搬遷避讓、監測預警的效應外,全社會防災意識的提高是極為重要的減災基礎。舟曲災害發生後,甘肅省着力在防災減災宣傳上下功夫,打造地質災害防災文化體系,十年艱苦努力,全社會對地質災害的認知水平得到了提升。保持這一較高水平的防治效果,還需要不斷地加強防災文化體系在内的綜合防治體系的建設!
三、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的甘肅路徑和模式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甘肅省全社會就 如何做好地質災害防治進行了深刻反思。面對災害點多面廣、經濟基礎薄弱的防災形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深入研究和思考,十年上下求索,尋找适合甘肅省情的地質災害防治路徑和減災模式。2014年,甘肅省積極申請,入圍國家重點支持的4個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省份,在國家支持和全省努力下,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
1. 充實隊伍,打造應急處置“尖兵”
2018年7月12日,舟曲江頂崖滑坡發生堵江,形成嚴重災害。災情就是命令,甘肅省國土廳主要領導、省地質災害應急專家組、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及其他國有地勘單位在接到省政府指令後,風雨兼程,8小時之内即彙聚了6家單位65名專家到達江頂崖滑坡現場,迅速開展江頂崖滑坡應急處置及外圍重大地質災害隐患排查工作。
這樣多支行動迅速、反應靈敏的地質災害應急處置隊伍,是甘肅省多年來積極打造的地勘隊伍支撐省、市(州)、縣(區)自然資源部門地質災害防治業務的成果。
目前,全省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地質災害緊急處置隊伍體系,這一體系以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9個重點市(州)地質災害應急中心、36個縣(區)地質環境監測站為主要力量,以國有地勘單位專業技術隊伍為骨幹力量,以鄉鎮、村組自救隊伍為輔助力量的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和處置隊伍體系。
除了專業隊伍和自救隊伍,省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指導中心在全省遴選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家110人進入省級地質災害應急專家庫,蘭州市等重點市州建有專家庫,形成專職隊伍保障,專業隊伍支撐,專家隊伍指導的應急工作格局。
2. 購置設備,提升應急硬件水平
變化的不僅僅是隊伍,裝備上的升級換代也是日新月異,并在曆次地震救援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應急處置時,地勘隊伍手中的工具隻有普通的GPS、數碼相機、傳統的羅盤等簡單裝備,後勤保障也難以跟上。
從2013年天水“7·25”群發性地質災害排查來看,由于當時災區大面積交通、通訊中斷,缺乏先進的通訊設施,應急隊伍隻能徒步前行,等調查結束返回後才能反饋調查結果,嚴重影響了應急工作的部署和工作推進。
2018年江頂崖滑坡應急調查工作中,共調派2台應急通訊指揮車、單兵設備2套、中小型無人機6台、地基激光三維掃描儀一套、機載激光傾斜攝影設備1套、地質雷達1套、電測深儀1套、GPS8套、自動裂縫監測儀6套。在地質災害應急調查、應急監測、應急勘查中充分利用新技術,不僅高效而且數據精準。蘭州大學先期采用地基激光三維掃描儀、電測深儀開展監測、勘查,為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利用中小型無人機、機載激光傾斜攝影、地質雷達等設備對滑坡開展精準勘查,為調查報告的形成和綜合治理奠定了堅實基礎;利用GNSS、自動裂縫監測儀開展精準監測,為滑坡穩定性評價提供了可靠依據。省國土廳規劃院應急通訊小組到達滑坡現場後,利用衛星通訊車和單兵設備、無人機等,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将應急工作的實時場景傳到遠在千裡之外的蘭州省應急指揮大廳,為前方現場和省搶險救災指揮部等部門應急通訊提供了堅實保障基礎。
2014年以來,甘肅省着重加大省市兩級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應急裝備、設備水平顯著提高。投資6300萬元開展省市兩級應急能力建設,研發應急平台,購置應急車輛、地質雷達、無人機(固定翼、旋翼)、機載掃描儀、激光傾斜攝影雷達、3D打印機等一大批裝備,滿足應急處置工作的需求。本次江頂崖滑坡應急處置的成功應用即體現了能力建設的效果。
市(州)應急中心、縣(區)地質環境監測站也根據需求,不斷提升應急裝備水平。例如天水、慶陽、臨夏等市州配備了應急通訊車、無人機等設備,縣級地質環境監測站也配備了基本的地質災害調查設備。
國有地勘單位也根據工作需要大力提高裝備水平,無人機、地質雷達、三維掃描儀、機載雷達傾斜攝影等裝備在應急調查、應急監測中得到廣泛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确性。
3. 完善儲備,加強後勤保障能力
舟曲“8·8”泥石流災害發生後,那時不要說吃飯,連喝水都成了問題。前三天,應急隊伍隻能睡在越野車上,這反映出當時救災工作之困難和後勤保障工作的缺位。
這使大家意識到,災區後勤保障能力是保障救援的關鍵力量。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根據省級地質災害應急能力建設配備更先進的輔助裝備;增加手提工具箱、應急包、睡袋、醫療箱、帳篷、炊具和生活保障車等野外長時間作戰保障物資儲備……在打造現代化後勤保障體系的道路上,日趨成熟。及時得力的後勤保障,充足完善的物資儲備,為參加應急處置的隊伍提供切實的保障,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應急工作中去,不再有後顧之憂。
舟曲江頂崖滑坡發生後,省自然資源廳前方領導小組下設五個工作小組中就有一個後勤保障組,由縣自然資源局負責應急調查隊伍的住宿、夥食、物資、用工和車輛的保障工作,這是從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災害應急處置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從2011年岷縣“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災害應急處置工作開始,應急保障機制得到不斷完善和加強,從而解除了應急隊伍的後顧之憂。同時,各個單位也根據隊伍情況,強化了自我保障能力,整個保障工作有序平穩。
4. 健全制度,強化應急管理水平
加強預案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這是我國逐步形成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從省、市、縣、鄉鎮、重要地質災害隐患點均編制了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等基層預案建設也得到了重視和推動。
預防值守各項工作的流程和制度越來越規範。參照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編制的《預防值守工作手冊》,重點對信息收集、級别判定、信息處置、信息編寫、信息報送等工作流程進行了嚴格規範,并大力組織培訓。
省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指導中心根據全省應急工作特點,編制完成《甘肅省重大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手冊》,對不同級别的災害的響應程序、内部、工作流程都作了詳細的規定。
《縣市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手冊》正在着手編制中,将進一步完善應急工作制度,明确災情險情快速處置、災害速報和月報、突發地災應急響應工作方案、應急專家管理和重大突發地災應急工作程序等工作制度。
根據十年來的運行實踐,防治中心逐步制定了應急值守規章制度和流程,編制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工作方案》《技術支撐應急響應工作流程》《應急工作檔案管理規定》等12項應急中心内部制度規範;建立了災情信息接收、核實和上報的業務工作方式;建立了應急聯動協調、現場跟蹤報告和室内總結評估工作方法。
為了指導全省地質災害演練和預案編制,省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制了《甘肅省突出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指南》《甘肅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編制指南》等,為規範演練工作和預案編制提供了技術指導依據。
省内專家積極參與地質災害防治行業協會組織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技術導則》等标準的編制,為應急技術支撐工作提供規範支持。
5. 培訓演練,打造防災文化基礎
地質災害防治不光是政府的責任、主管部門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群衆都要參與到地質災害防治的各個環節中,才能織好地質災害防治的大網。各個階層地質災害防治意識的提高是極為關鍵的,尤其是群衆自我辨災、自我預防、自我救助能力的提高,對于減輕災害損失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歸根結底,要着重提高防災文化。
自2010年以來,甘肅省在地質災害宣傳培訓演練等方面積極作為,地質災害宣傳教育培訓覆蓋面不斷擴大。結合“4·22”地球日、“5·12”防災減災日等舉辦大型宣傳活動1000餘次,累計發放宣傳材料20萬餘份;舉辦各類培訓班1000多次,地質災害應急管理幹部每年均得到輪訓,群測群防員培訓10萬餘人次;開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5000次,有效提高了應急避險和應急處置能力。
依托甘肅省地質博物館打造省級地質災害防治教育示範基地,并分别在蘭州市、隴南市開展市級地質災害防治教育示範基地建設,推動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文化建設。
6. 項目帶動,提升科技支撐水平
為了解決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技術的薄弱環節,提高應急中科技支撐能力。省級财政投資1000萬元開展了7個應急關鍵技術研究項目,主要針對全省不同地區的地質災害形成機理、預警閥值、應急監測、快速處置等方面開展關鍵技術研究,以期取得關鍵技術的研究。
加強産學研用結合,積極打造科研平台。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參與由蘭州大學牽頭的《甘肅省環境地質與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心》建設;在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建設國土資源部蘭州黃土高原地質災害野外觀測基地以及永靖黑台野外觀測基地。利用這些科研平台,聯合部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中心、蘭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長安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研項目,為甘肅地質災害防治提供科技支撐。
積極開展科研交流,舉辦《中國蘭州:城市地質災害防治研讨會》等大型學術交流活動。王思敬、鄭穎人、湯中立等院士,殷躍平、劉傳正等國内知名專家為甘肅地質災害防治出謀劃策。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積極承辦《2017年地質災害應急防治技術研讨會(北方地區)》。這些高規格的學術交流對全省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促進作用。
甘肅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支撐工作仍在不斷探索完善中,既有經驗和模式也在不斷總結中。目前機構改革後,重大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技術支撐工作還是自然資源廳的重要職責。相信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自然資源廳黨組的指揮下,将進一步探索新時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的新模式,做好與應急管理廳的協同工作,在持續不斷的努力下,取得更大的進步!
,作者:郭富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