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

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6 23:45:58

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泱泱大國,三農為本“三農”工作重心迎來曆史性轉移之後,全面鋪到鄉村振興上,農村處在即将突變的窗口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鄉村振興解決三農)1

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

泱泱大國,三農為本。

“三農”工作重心迎來曆史性轉移之後,全面鋪到鄉村振興上,農村處在即将突變的窗口期。

這個窗口期的打開,面臨的是衆多農民群體“急難愁盼”的疑難雜症,殷切需要解決,深深地期望得到改變的現狀。

現狀告訴我們,當下的農村,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

如何解決好“三農”問題成為重中之重,需要拎清突破口,還得摸清發展所處的每個階段。

本人認為,通過鄉村振興,來解決“三農”問題,一定要以農民為主體,深入了解原住民的多元化需求及市場變化的需求,有效組織農民,讓其充分參與建設和收益,抓準農村、農業、農民還有哪些潛在的需求沒有滿足,抓準了這個滿足需求的過程,才是發展鄉村、振興鄉村的一個最主要契機,更是衆多返鄉、下鄉創業的年輕人一個機會,去解決不合理、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

隻有,拎清了問題,才能找到突破口,而且是看得見、摸得着、真實可感的問題所在。

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需要拎清七大問題

人口問題

目前,我國農村還生活着5億之多的農民群體,但這裡有2.8億的農民工,為謀求更高的收入,一年四季漂泊在外。

從國家頂層設計來考量,不難預測,未來将有2億多的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至多有3億人是會長期生活在農村的。

過去30年的農村,就拿我開始上小學算起,一個班裡都有五六十個孩子,2001年,我小學畢業的時候,最差的時候班裡還有40多個孩子。而現在的農村,上小學的孩子,總共加起來,也超不過30幾個,人口斷崖之嚴重,可想而知。

按城鄉人口生活比例來看,生活在城裡的占80%,生活在農村的占20%。

當下,生活在農村,70%的是7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20%的是60歲以上的中齡老人,5%的是50歲以上的低齡老人,5%是50歲以下的。在農村,40歲以上都是年輕人,40歲以下,大多數在城裡,老齡化大勢所趨。

農村人進城,或因教育改變命運,在城裡有了穩定的工作,徹底定居在大城市;或因謀求高收入,生活在城裡,這裡有農民工,也有年輕人憑自己本事打工賺錢,總比在村裡種地或放羊、養牛來的收入多,再者為了孩子讀書問題,待在城裡;或因面子問題,而生活在城裡,部分年輕人沒有一定的技能,死活也要在城裡混,都是因為面子,自己待在村裡多丢人;或因城裡而在城裡,有些人掙死亡命往城裡跑,為什麼?因為,城裡有花紅酒綠,有的成了混混,有的幹起了偷雞摸狗的事情,成了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就這樣,老幼相守的村子,“空心化”成為不可逆的趨勢,不管是電視上看到的,還是媒體報道,表面粉飾太濃,深層次的需要看到真實的現狀。

村裡每年,都有老人撒手西去,随後是一座新墳的出現,到處都顯得暮氣沉沉,似乎并沒有這種充滿希望的朝氣。小孩呢,随着漸漸地長大,待到上學的時候,也随父母進城了。

農村人口斷崖,老齡化嚴重,空心化是大勢所趨。近年來,自從“二胎”政策放開,現在又呼籲生“三孩”,農村人“生不生”是對年輕人更深層次的靈魂拷問,到底“生不生”還得看配套政策的改善,在高房價、高教育成本、養老負擔沉重等多重壓力下,人口問題能否改善,隻能拭目以待。

不過,近年受疫情影響,加上城市生活成本高,縣域經濟發展受到重視,農民工有大規模回流的趨勢。

振興鄉村,就在眼前,人口問題,直接關系到農村能否永續發展,血脈能否傳承下去。

土地問題

土地,是農民的命,與農民有着不解之緣,不是農民死守着土地,而是土地留戀着農民。

自從上世紀80年代,土地分包到戶以來,村裡農民滿懷希望,滿灑汗水的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不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想來年有個好收成,能留下一年的口糧,吃飽肚子是關鍵。

随着,生态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生态危機之下,老家大西北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村前屋後,溝溝窪窪,貧瘠的地面上,能種的全部給種了,不留任何死角。

而現在呢,能夠吃飽肚子了,土地撂荒、無人種地,耕者荒其田及耕種人老齡化,這種現象伴随而來。

農民之所不種地了,因為“增産不增收、糧賤傷農、務工比種地收入多、種地有風險,自然災害頻發、農民種地設備不夠齊全,機械化程度不高”等所緻,年輕人對種地不感冒,提不起興趣來,以至于現在村裡的大部分年輕人五谷不分、四體不勤,怎麼握䦆頭,可能會的都不多。

為了不讓土地荒着,還有一些父輩們是在種地,所以,現在村裡種地的人大都是50歲以上的人。

村子裡六七十多歲的老人,很少坐在家裡享福,隻要有最後一點力氣,都是堅持勞作,認為白日閑過,就是一種罪過。

當下,從上到下,土地政策在松動,有所改變,土地改革在進行,基本上農民的土地多數确權完成,很多地方在呼籲實施“土地流轉、土地托管”等方式,改變農業發展方式。關鍵在于,土地流轉機制、土地托管機制的完善,能夠普及到農民懂得,怎麼去流轉?怎麼去托管?很多政策,老農民也不懂,一時半會也難以接受,理念轉變不過來,這很正常。

年輕人不種地,老一輩種地的人也會退出這個舞台,再過幾十年,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家的地在哪裡了。

想象一下,老一輩已經凋謝,下一輩能否回流鄉村,能否對種地有激情,假如不,将是一副什麼樣的鄉村景象?

土地問題,還需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和健全農耕地流轉機制,合理、有效地盤活閑置宅基地,放開農村建設用地指标的有償退出。不管是農耕地的“三權分置",還是宅基地的”三權分置“,都得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過,8月27日,農業農村部披露,将按照中央要求,指導地方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退出承包地的資格,建立農戶承包地退出機制。這個農戶承包地退出機制,一定是依法自願有償地退出,不可過譽地說,這是“第四次土地改革”。

8月25日,從最新國土“三調”數據來看,我國的耕地總量為19.179億畝,這裡包括一般耕地和基本農田(水田、旱地)。

為此,新一輪農村改革勢在必行,但是,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不能破,這是堅守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合理性是關鍵,這樣才能激活農村蜇伏發展的潛能,為鄉村振興能夠落地來鋪路。

産業問題

農村之所以衰敗,是因為産業缺失、集體經濟萎靡不振,農民就業受限,增收渠道變窄,經濟收入與生活幸福感,無從談起。

目前,80%的農村,産業選擇的方向,隻有兩種:種植業和養殖業。

種植業方面,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農民種植,首先要自給自足,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所以種得比較五花八門,有小麥、玉米、稻谷、荞麥、大豆、土豆、葵花等,這些就是所謂的經濟作物。

隐隐約約,還記得我家種地,也就各樣種上幾畝,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除了自用外,才考慮出售,換點錢補充日常生活開支,說白了,面朝黃土背朝天,靠老天爺賞飯吃,攢不了錢。

糧食價格提不起來,農民還是不會增收,以至于種地成本越來越高,很多人就會放棄種地,另尋它業謀求生計,真正願意種地的農民,少之甚少。

畢竟,我國還處在“大國小農”的國情,要想讓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還得改變農業發展方式,未來得靠新農人來賦能。

農村集體經濟薄弱,一旦走了彎路造成損失,傷人感情、打擊信心、耗費時間,村民也會感到沒盼頭。過去,基層政府也在通過各種渠道,招商引資,搞産業,多數選擇不慎,都以失敗告終。導緻,政府鼓勵搞什麼,到頭來,農民都跟着倒黴。比如:甘肅隴東地區,十幾年前鼓勵種“烤煙”,近幾年,又搞種植“萬壽菊”等。引進産業,選擇上,必須慎重,因地制宜。

養殖方面,隻能養雞鴨鵝、養羊、養牛和養豬等。

前幾年,豬瘋狂的時候,老家留在村子裡的人,家家戶戶都養起了豬。投資2至5萬元不等,建豬舍,買母豬,買飼料。

當豬要出圈的時候,豬肉價格下跌,一算賬,連成本都收不回來。農民又備受打擊,隻能放棄,豬舍廢棄。

現在農民養豬,也就是為了過年,一家人能吃點殺豬菜了,過個好年。

養羊呢?過去,我小時候,沒有封山育林,還能放養,羊也生長得快,肉也會很好吃,營養更高。現在,隻能圈養,收入主要靠賣羊、賣羊絨,賣的支撐是羊多生羊羔子,能賣羊的數量少于出生羊羔子的數量,這樣才會新老更替,規模擴大,才會帶來效益。

如果,每年出生羊羔子的數量少于能賣羊的數量,則會效益減少。養羊,每天都要有人起早摸黑專門照料,如果不成規模,養幾十隻羊,收入不抵辛苦費,隻能說為了養羊而養羊。也拿不到,相關的補貼。

養牛,也是這幾年,未來完成脫貧攻堅,政府對貧困戶,一頭牛補貼一半,為了完成脫貧任務。但是,目前養牛的成本也很高,一頭小牛,也好幾萬,要是養十幾頭,成本也可想而知。

養殖雞鴨鵝,也是一樣,達不到規模性的養殖,都很難帶來收益。

産業單一、低收入和市場變化莫測,讓農民也無所适從,也就逐漸失去對産業發展的興趣了。這值得從上到下所有父母官的思考。

近年來,一些資源條件比較好的農村,靠着生态旅遊的發展,走起了鄉村旅遊、休閑農業的模式,然後帶動産業發展,是比較好的路子,但這個需要有一定的資源條件支撐,不是所有的農村,都适合搞這個。

要想在農村留住人,得靠相關産業。産業發展,要從縣域層面考慮,落到下面的鄉鎮。單個村莊,要能做起産業來,是非常困難的。成功的,隻是少數。

産業要發展,把脈市場需求和自身資源,是前提。村裡不能隻有“一産”,還得有“二産”、“三産”的賦能,搞活附加值一定要上來,這樣,才能有效解決農民的收入問題,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

農村,一定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守好了青山,才能換來金山。從産業扶貧到産業振興 ,需要更長的路要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能急,也不能慢。

婚姻問題

農村光棍化,一步一步逼近。

全國各地的農村,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某些區域彩禮年年加碼,農村找不到媳婦的單身漢越來越多。諸如“脫貧不易,小康更難;喜結良緣,毀于一旦”,反映了農村天價彩禮已成為一些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路上的“攔路虎”。雖然,“光棍”高峰期還沒到,但部分農村地區的光棍率已經非常吓人了。

幾十年前,結婚比較簡單,三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拉着毛驢将一個姑娘娶回土窯洞,幸福一輩子。

之後,演變成摩托車、手機、銀手镯,開着機動三輪将一個姑娘娶回磚瓦平房,幸福半輩子。

當下呢,錢、錢、錢,一個媳婦至少45萬,才能娶回家,幸福一陣子。

怎麼算賬?跟男方在城裡要房子,要車子,要金銀首飾、衣服錢。

村裡一個人娶媳婦,女方要房子,暫時沒有,抵成錢25萬元。要車子,買,10萬元左右。要金銀首飾、衣服及彩禮錢,10萬元。

農村娶個媳婦,可能一下就窮三代。

農村的光棍,對象談一個又一個,還得排隊,關鍵是現在沒那麼多姑娘了,結不結婚,還得另說。所以,給兒子結婚的花費現在是農村人的一塊心病,也是一大難題。

至于,情感問題,隻能湊合過日子。即使結婚了,終于扔掉了“光棍”二字,明天說不定,就會面臨離婚,隻能說幸福一陣子。

再加上,這幾年社會風氣不正,歪風邪氣盛行,情感越來越模糊,小三、婚外情、出軌等等,沒有愛情,眼裡隻有金錢,更是一張薄紙,随時都會被戳破。

近日,總理在廣西考察時,坐在跟圍繞一圈的老百姓聊天時,問村民最頭痛的問題是什麼?一位農婦迎上來回答,就是“孩子娶不上媳婦”,真的是農村人一塊心病。

養老問題

目前,我國的養老體制不健全,老一輩農民,50後、60後、70後,他們沒有參加社會保險制度,政府給的養老補貼,完全來自财政支付。包括城裡及農村的非體制内的大部分人,養老必須靠自己和兒女。

病痛,是養老的第一大問題。

無病無災,基本都是很好的,但凡有了大病,就很麻煩。說實話,在農村,大部分地方,老人得重病,就是等死。

一者是錢的問題。雖然現在搞了合作醫療,報銷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對于大多數農村家庭來說,若要治療,必将家徒四壁,連基本的生活資料的購買都是問題,所以許多老人拒絕治療,而作為兒女的也就默許了,這是很悲哀的事情。

二者是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問題。有兒女的,老人還好點,兒女給老人清清洗洗,端吃端喝。沒有兒女的話,老人會隻能等着病痛折磨到斷氣時。

親情冷漠,是養老的第二大問題。

在農村,老一輩和他們的下一輩之間,确實有着空間上的隔離,要盡孝道,基本談不上,老年人都是自食其力,哪怕八十多歲了。

能夠相忘于江湖,對于老人來說,也并不是什麼難事,可惜的是,子女輩還是念念不忘父母的那一點點财産,總認為自己從中分到的一份是最少的,而不問自己為老人做了什麼。

更有甚者,新建的房子,有人不願意老人一起居住,認為不幹淨,在屋旁另築小平房,算是父母的栖身之所,老人偶爾到正房裡走走,還引得媳婦的大罵,甚至拳腳相向,理由隻是踩了腳印在家裡。

老一代無法感受到溫暖,當生存都存在問題時,感情也許真的無法保障,造成老人對生活的孤寂和無奈。

親情的冷漠,卻沒有相關的法律來制裁,道德的缺失和淪喪,讓人義憤填膺。

近幾年,農民也開始交基本養老保險了,絕大部分是農村居民,基本上實現了應保盡保。

農村養老,作為兒女的你、我、她,都是比較關切,父母有個頭疼發熱沒有人管,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人幹一輩子了,讓老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這是應該的。還得政府牽頭,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的作用,領辦的“合作社”裡面設置“互助金融”體系,互助金融的收益,預留一部分,用來孝敬老人、互助病殘。同時,引導和激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領域,政府要對于願意進入農村養老産業的社會性力量,給予運營、房租、康養等方面的補貼。

養老問題,每個農村人遲早會面臨,也是鄉村振興需要突破的難點。

大病問題

最近幾年,我們村裡多數的本家、旁親,不斷有得大病,去世的。有的不到50歲就得了,各種的癌症。

都是因為,昂貴的治療費用,後期中斷了治療,最終倒在了抗争病魔的路上。

雖然現在,中國實行了農村合作醫療以及大病救助制度,但是對于真正得了大病的農村人來說,一是救助能否到位,到位多少是未知數,二是即使到位,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一場大病,就是一個家庭的變革,少則幾十萬元,動則上百萬元的醫療費用是沉重的負擔,讓原本小康的家庭徹底返貧,而且債台高築。

許多農村人不得不放棄治療,慢慢地等待着死亡的臨近。人死了,錢也沒了。

傳統習俗的衰竭

現代文明制度的沖擊以及城鄉一體化的逐漸推進,導緻原有鄉土體系的崩潰。

農村的“三叩九拜”已不複存在,城裡的冷漠、傳統文化的缺失,讓城裡的體系變得畸形,真正适合中國城裡的體系卻沒有建立起來。

沒有信仰,沒有宗教,吞噬着靠老一輩人以“道義”維持的老本,讓人匪夷所思。

正所謂,城裡人不像城裡人,農村人不像農村人。比如說過年,現在許多人都在說過年沒意思,沒年味了。

貼窗花沒有了,手寫對聯沒有了,三十晚上供奉土神爺和竈馬爺沒有了,三十晚上供奉大神沒有了,大年初一早晨給長輩磕頭拜年沒有了……

說是古風怡然也好,說是陳規陋習也罷,反正是沒有了。

比如說人與人之間的聯絡,現在村裡人也罷,本家也罷,還是親戚,要想見面拉上幾句家長裡短,隻能在紅白喜事上了。不像原來,你借我家兩袋洋芋,我借你家一升谷米,頻繁地互動着。

現在大部分人都待在城裡,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就連我本家的侄兒,有的見了我,都不知道稱呼啥,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我在想,到了我兒子這輩人,不要說村裡人認識了,本家兄弟之間的關系肯定,也會疏遠。

文脈風骨的重塑、民風民俗的傳承,這東西真的不能丢,一個民族沒有魂,很難正常的繁衍生息下去。

歸根結底,“三農”問題的疑難雜症,猶如七座大山,在吞噬着農村向上發展的空間,需要深入地拎清病源,尋求突破口子,才是重中之重,更能解決根本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更要摸清農村發展的每個階段是什麼。

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需要摸清四個發展階段

“十四五”時期,國家從上到下,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但我們也不能,不了解農村在每個時期的發展,處在什麼階段。

鄉村振興,這個宏偉藍圖是一個更為全面、普惠、長期的任務,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彙聚更強大的力量,才能實現這個目标。

這就需要我們,把握農村的發展規律,以曆史的、長遠的、發展的眼光去審視、去考量、去研究,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提出發展對策,引領鄉村振興全面落地。

回顧曆史,尋其規律,我國對于農村的發展,摸索上可分為四個階段:

1.0階段,主要是以政府為主體,進行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全新的理念指導着“十一五”時期中國農村綜合變革的新起點,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的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主要解決了一些不适合長期居住的異地搬遷村的打造,形象大過于内容,面子工程做得十足,也是各級領導視察的必去之地,樣闆村維持下去,難以超過5年之久,更别提可持續性了。

2.0階段,主要是以政府為主體,進行了“美麗鄉村”的探索,這一理念,指導着“十二五”期間,中國農村變革的前進,“美麗鄉村”主要是解決了鄉村的生态生活環境問題,并沒有考慮到鄉村自身的造血和可持續發展問題。

3.0階段,主要是以政府和部分地産企業為主體,推進了“田園綜合體”的開發建設,“十三五”期間,首次試點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各地跟進試點省級和市級田園綜合體,但實際上這還是一個地産發展的邏輯,雖然最後政府通過部分項目的建設實施有效地推動了脫貧攻堅,但是這個階段依然沒有解決核心的産業可持續發展、内生動力的問題。

4.0階段,這是“十四五”期間及未來将要推進的“産業升級驅動”階段,這需要以鄉村特色産業為突破,根據不同的資源禀賦、城鄉互動要素、科技成果轉化來為鄉村創造出新的産業升級引擎,解決鄉村産業生态的自我循環。

從四個階段的不同探索路徑,很多最突出、最要害、最複雜的問題暴露無遺。按照目前的慣性,若無改觀,容易預測,十年後,中國鄉村的命運會被城市化所洗劫、所替代。

尤其,某些地區的農村,在不可抗力因素(洪水、地震、火災)的沖擊下,變得不堪一擊。例如,今年多發的洪水、地震等,讓一些農村難以招架,面子和裡子在打架,怨天尤人更可怕。

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農村需要做到三個方面

當下,各類型的農村,面對不确定事件沖擊時,是否有可持續地适應和應變能力?

結合時下的發展趨勢、生态文明、數字文明、新科技術的發展,如何重構鄉村振興全面落地的模樣,所需農村理想發展的模型,增強村莊内生發展的韌性?

首先,不管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基礎,還是“美麗鄉村”做升級突破,面子和裡子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其次,田園綜合體試點還在進行,鄉村振興落地得有載體,不能停而不前,亟需“升級版”。

最後,鄉村振興,一定要靠“産業升級驅動”,必須立足“農業 ”來做産業的疊加與整合,以鄉村特色産業為突破口,實現農業要素的重組。

總之,通過鄉村振興,開展鄉村建設行動,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一定要夯實裡子,還要粉飾面子,二者缺一不可。無論是貧困山區的農村,還是一般農業地區的農村,亦或發達地區的農村,都需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依據所處的區位和自身的資源條件,前期做好策劃、規劃設計,采取不同的發展方式,走出鄉村振興發展得“精、專、特”,來讓城裡人能夠下得了鄉、農村人能夠回得了家,一起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的新趕考之路,循序漸進的實現共同富裕。

文 / 李國民 / 跨界融合策劃人 / 三農研究 專注(鄉村建設、文旅、農旅)等項目的前期策劃、規劃設計!

從開發到運營,選項目,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請關注“唯美鄉村”微信公衆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