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萬水千山在詩中意思

萬水千山在詩中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7 02:20:44

來源:【運城日報-運城新聞網】

記者 牛嘉榮

萬水千山在詩中意思(思接千古興悠悠)1

湯王山露營基地

中條山脈一路綿延,行至聞喜,更顯雄偉壯麗。

是2600條縱橫交錯的溝壑、3688個星羅棋布的磨盤嶺,塑造出聞喜獨有的氣質和品格。

聞喜得名于漢武帝劉徹時期的南越平叛大獲全勝,那是公元前111年的故事。

21世紀的今天,裴氏文化依舊響徹全國,因為“将相接武、公侯一門”;因為在曆史的長河中,這裡先後出過裴度等59個宰相,裴行儉等59個大将軍,是中華文明中熠熠生輝的明珠。

今天,我們追随聞喜縣的腳步,走進他們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态文旅經濟示範帶的建設中,感受其中不變的情思,看看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在延續傳統的同時,如何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尋求新的突破。

故事,從傳統工業的篇章掀開,然後走進鄉村振興的山谷,在一個寂靜的曹家溝開啟新的旅程……

傳統工業煥發活力

萬水千山在詩中意思(思接千古興悠悠)2

聞喜縣城西新區,一座玻璃文創館拔地而起。

在工地現場,機器轟鳴聲隆隆,頭戴安全帽的工人也在有條不紊地施工。“目前玻璃文創館土建、外部裝修已完成,正在進行内部裝修,包括電梯、中央空調、塗料等。”玻璃文創館項目技術負責人傅長林說,“聞喜玻璃工業曆史悠久,文創館建成後,會将原本散亂的玻璃工廠集中起來,進行展覽、推廣等。”

玻璃文創館的興建,意在将聞喜的傳統工業與旅遊業結合起來,形成一條聞喜獨特的産銷工業旅遊線。其中,最具特色的就屬一樓和三樓。一樓為聞喜玻璃展示廳,将聞喜玻璃樣品、精品在此處集中展示,不僅方便外地客商選購,同時方便市民、遊客參觀、了解聞喜玻璃工業的發展曆程。三樓則是電商直播區,希望在現代快節奏的社會中,搭上直播帶貨的順風車,通過網絡,将聞喜玻璃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山西晶尊水晶科技有限公司與玻璃文創館一牆之隔,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與文創館有着怎樣的聯系?帶着這樣的疑問,記者走進該公司的3号生産車間。在這裡,記者看到一個個造型精美的玻璃花瓶從全電玻璃電熔爐中生産出來。“我們公司是去年招商引資而來的,與文創館達成了工業旅遊的協議。遊客們參觀完文創館,可以通過一條小路來到我們的生産車間,近距離了解玻璃制品的制作流程。”山西晶尊水晶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曉海說。

這家公司的老闆任金奎其實就是聞喜人,早年主要在外地做玻璃制品銷售工作,負責把聞喜玻璃推銷出去。去年招商引資回來後,開辟了自己的生産線,雇用聞喜經驗豐富的玻璃手藝人,想為家鄉作貢獻。

走出工廠,眼前的中條山綿延巍峨,悠悠綠色好像在訴說着代代聞喜人不變的初心。

綠色繪就鄉村振興的底色

“這裡面種的是小油菜,剛發芽,10天前才播種的。”在河底鎮鄉村振興蔬菜産業園8号大棚前,河底鎮坡申村駐村第一書記趙鑫向記者介紹該村種植的蔬菜,“産業園有17個大棚,交由5個村管理種植,主要種植香菜、上海青、茼蒿、生菜等,多銷往河南和陝西,坡申村主要負責其中3個大棚,分别是6号大棚、7号大棚和8号大棚。”

河底鎮是傳統農業大鎮,在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上面臨着地理位置偏僻、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投入難見成效的難題。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成效,河底鎮實施了河底鎮鄉村振興蔬菜産業園項目建設,流轉集鎮附近、交通便利、設施完善的優質農田,投資210萬餘元建設一區項目标準化溫室大棚17座,并配套建設管理用房、卷簾機等輔助設施,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帶來了設施農業、規模産業發展新模式。

9月9日,記者在河底鎮鄉村振興蔬菜産業園看到,17個大棚背靠青山,整齊有序地排列着。每個大棚前寫着對應村子的名稱。走進由坡申村管理的8号大棚,泥土裡微微泛了點兒綠意,湊近一看,像是蝴蝶翅膀的綠葉子剛剛冒出了頭。在這些可愛的綠葉子背後,是坡申村人走向鄉村振興的希望。

“就拿8号大棚來說,8月31号開始種植,每天十來個村民在這個大棚裡埋頭耕耘,看到出芽别提多開心了,施肥、澆水、監測一樣都不敢掉以輕心!”坡申村黨支部書記賈健康說,“鎮政府依規,将蔬菜産業園一期項目資産确權到集體經濟薄弱的5個脫貧村,村子裡也依托大棚,為村裡的低保戶、脫貧戶、監測戶等經濟困難的村民提供務工崗位,讓他們負責大棚的日常管理,确保他們有事做、有錢賺。”

說起鄉村振興,賈健康更來了興緻,他說坡申村不僅有蔬菜産業園為村子緻富增收,還有一條“高山果園”的路子。沿着陡峭蜿蜒的山路,記者和賈健康一起走進了坡申村下莊組,在中條山前沿,實地感受勤勞淳樸的村民将荒山變成果林的故事。

河底鎮坡申村下莊組位于聞喜縣南垣,臨近聞垣路,交通便利,現有114戶375人,耕地700餘畝。為了增加村民收入,積極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從2019年3月開始,村裡花費300多萬元,對村南磨盤嶺荒地進行綜合開發,修建30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硬化田間路1200餘米、平整南嶺坡地260餘畝,完成200餘畝水肥一體自動化節水灌溉管道鋪設……山上栽植了珍珠棗油桃、雞心果、維納斯黃金、西洋梨、紅香酥梨、金太陽杏、凱特杏等18個果樹品種,18000餘株。截至目前,珍珠棗油桃、雞心果、維納斯黃金已開始銷售,市場反響較好。

在綜合開發前,屬于中條山前沿的磨盤嶺,一片荒蕪,除了雜草外沒有一絲綠意。“村民當時就是憑着頑強的意志力,依靠愚公移山的精神,将荒山變成果林!”坡申村黨支部副書記、永盛農牧專業合作社法人牛永慶站在高處,看着眼前漫山遍野的蘋果樹,十分自豪。

牛永慶給記者摘下來一個維納斯黃金蘋果,将套在表層的袋子取掉,咬一口蘋果,汁水四濺。“這是我們蘋果園最好的品種了,再過段時間,就到收購它的時令了。”牛永慶說。很難想象,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撐坡申村下莊組去将荒山改造成果林,還為此修建了一條略顯陡峭的平整山路。

如今,坡申村的鄉村振興事業就像蔬菜産業園裡的一顆顆種子,從最初的小芽已經長成了約2米高的果樹,遍布在山巒之間。登高遠望,那望不盡的綠就是他們源源不斷的希望。

露營經濟走進湯王山

驅車順着聞垣路向湯王山前進,行進大約兩個小時,才到達蜿蜒山路的盡頭——石門鄉白家灘村曹家溝。這裡也是湯王山“森愈秘境露營地”的所在地。

白家灘村由多個自然村組成,分散在中條山腹地,曹家溝就是其中之一。盡管白家灘村常住人口有103戶,可曹家溝僅剩4戶。

9月9日,記者走進露營地,拾級而上,來到一片略為開闊的草坪。放眼望去,這裡散落着6頂大大小小的露營帳篷。向高處遠眺,四面環山,層巒疊嶂,營地被數不盡的奇石青松環繞着。繼續往北走,看到汩汩流淌的山泉水,這條水流走過的地方,孕育着無盡的綠色與生命。“之所以選擇白家灘村做露營營地,幾乎不可複制的自然風景要占首位。”營地項目負責人李楠說。

繼續交談中,李楠告訴記者,他從2008年偶然到訪曹家溝,就年年來這裡放松遊玩。“我們眼睛能看到的,有林海,有溪流,就連身旁的山楂樹都有15年以上的樹齡。包括我們現在站立的地方,我也把之前的雜草地用青草坪替換掉了。”早在今年帳篷經濟爆火以前,李楠就已經在曹家溝有2年多的露營經驗,“那個時候隻是個人愛好,喜歡這裡的自然風光,享受這裡清新的空氣,就和家人朋友帶着裝備,自己找塊兒地,搭起來帳篷。”

今年七八月份,城區裡酷暑難忍,“森愈秘境露營地”成為不少人避暑的選擇。“營地今年8月開業,主要宣傳方式就是抖音短視頻,每天晚上都是滿員,遊客過來留宿還得提前預訂才行。”李楠介紹說。一頂帳篷就撐起來一片天地。在基地裡,帳篷、配套桌椅、晚間照明燈、小挂燈等大衆設備随處可見;停車場、衛生間、遊客中心、淋浴間等配套設施也已準備。在未來的宣傳計劃中,李楠給記者展示了一部分自己拍攝的營地片段,這方小天地的四季輪轉,都在畫面裡一一呈現,春風為草木帶來的生機、夏日迷醉的晚霞和蟬鳴、秋雨紛飛給綠葉披上一層清冷、皚皚白雪又為高山增添了幾分雄渾……“就在今年吧,把這些片段整理一下,好好弄一個宣傳片,畢竟現在短視頻是宣傳的主角。”這名年紀30來歲的負責人,講述着年輕一代創業者對文旅宣傳的理解,從他的話語中,也能感受到他對腳下這方土地的熱愛。

湯王山的不可複制性,不僅體現在松林鋪就而成的綠浪中,更有其自商湯而來依然屹立于懸崖峭壁之上的湯王廟。說起湯王山的曆史,它在《山海經》中可尋到蛛絲馬迹:那是公元前1600年,成湯于此發兵,鳴條一戰,滅夏建商,由此奠定商朝600年基業……不僅如此,海拔高達1752米的湯王廟,始建于商、周,又經唐、明、清曆代重修擴建,曆經數千年風雨之後,殿内山石依舊古樸精妙,可尋往昔痕迹。這樣一處湯商文化底蘊豐厚的景觀勝地,就是放眼全國,也僅此一家。

從營地出發,步行上山,約莫90分鐘,就能抵達湯王廟。可以說,營地的建成,是在原本單一的登山旅途中,增添新的風景。遊人們走到這裡,也多了新的選擇,他們可以進來歇歇腳,還可以走進村子,感受鄉村淳樸的風光。李楠講起營地與湯王廟的關系,說這就是通過新的業态經濟,把鄉村、生态、文旅融合起來的示範性嘗試。

記者在離開營地路途中,遇見一位身穿藍衣、坐在闆凳上曬太陽的老人家,他的腳邊有兩隻懶洋洋的橘貓和一條瑟瑟發抖的白狗。“這狗娃發抖是因為老了,15年了。”老人家開口,對着記者十分熱絡地聊起天來。他說,他是白家灘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今年75周歲的他,已經在崗40餘年。“我都退休15年了,但是村子裡總得有醫生,你看那塊牌子,上面有我的名字和照片,我是老中醫了,但是西醫也行,量血壓、測體溫這種都能幹。”老醫生十分自豪地指着衛生室上的公示牌——鄉村醫生秦雲安。

“曹家溝人不多了,常住的就4戶人,待在這深山裡小鄉村,賺不到什麼錢,年輕人,基本見不到咯。但是上個月來了好多人!汽車就好多輛!都是來露營營地的,大人、小孩都有,可熱鬧,幾年都沒見過這麼鬧哄哄的場面了。”秦雲安笑呵呵說起最近的變化,“你是沒見上月,就連我這衛生室都熱鬧很多。你說這爬山、野營啥的,玩開心了難免磕磕碰碰的,我就給遊客上上藥。收費?收費咋好意思收費的,都是小毛病,能一起聊聊天就很滿足了。”

李楠也說,曹家溝隻有4戶人常住,但他還說了,現在帳篷營地也隻是試營業階段,後續還有兩塊地等着開發整理,按照目前的客容量,也就容納三四十個人。隻不過,這40名遊客,對于寂靜的曹家溝來說,已經很多了。按照李楠的構想,他最期待的事情,是通過帳篷營地為村子帶來增收途徑,同時讓人留下,讓人回來,讓曹家溝乃至整個白家灘村生發更多持久的活力。

攝影 常 奇

本文來自【運城日報-運城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