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鹧鸪天》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迹遠隻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應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簡注:
騷人,屈原作《離騷》,故後世稱文人為騷人。這裡就是指屈原。煞,太。無情思,楚辭中多以香花異草喻君子,卻未提及桂花,所以李清照說作者太無情思了。宋陳與義《淸平樂詠桂》雲:“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
散繹:
容光暗淡顔色微黃,生來性格溫柔。
情懷疏朗意态閑遠,飄來香氣悠悠。
不須要淺綠深紅那樣妩媚嬌豔,
桂花本來就是百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因之妒忌,菊花因之害羞,
桂花盛開在畫欄旁,風情第一奪冠中秋。
屈原詠遍奇花異草,情思才氣終是不夠,
未能提到桂花之美,離騷千載遺憾長留。
品讀:
詠物詞一般以詠物抒情為主,絕少議論。李清照這首詠桂花的詞卻一反傳統,以議論入詞,又托物抒懷。詠物而不乏形象,議論又充滿詩意,堪稱是别開生面。
上片首二句詠物,形神兼備地寫出桂花的獨特風韻。她不以明亮眩目的光澤和秾豔嬌媚的顔色取悅于人,她情懷疏淡,遠迹深山,唯将濃郁的芳香飄灑人間,猶如一位隐居君子,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世人的敬佩。
上片後二句議論。花以姹紫嫣紅為美,而綠牡丹,綠萼梅尤為名貴。這是一般人的審美觀點,然而在李清照看來,内在美與外在美相比顯得尤為重要。色淡香濃,迹遠品高的桂花才是“花中第一流”!這是第一層議論。
下片前三句是第二層議論。李清照酷愛梅花,《漱玉集》中詠梅詞多達五首。即使如此,她仍覺得在充滿内在美的桂花面前,梅花還不得不油然而生妒忌之意。而菊花若遇到桂花,也會掩面含羞,自歎弗如。中秋時節桂花才是百花之冠。“畫欄開處”,詞人暗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名句:“畫欄桂樹懸秋香”。
下片結二句是第三層議論。詞人推開一筆,不再就花論花,而是從評說古人說起。屈原《離騷》遍詠名花珍卉,以喻君子美德。卻偏偏沒提及桂花。李清照為桂花抱屈,因而批評這位前賢“無情思”,竟把香冠中秋後桂花給遺漏了,真是遺憾!有意思的是,與李清照同時的陳與義,在他的《清平樂》詠木犀的詞中,也說:“楚人未識嬌妍,離騷遺恨千年!”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不謀而合。
這首詞詠物而不滞于物,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襯,或評骘古人,從多層次的議論中,形象地展現了她那超塵脫俗的美學觀點和對桂花由衷的贊美和崇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