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為出版社授權醫脈通使用,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導讀:本文為大家梳理腎囊腫、腎盂旁囊腫、腎盞憩室的超聲表現。為方便閱讀,部分順序有所調整。
超聲聲像圖特點
1.單純性腎囊腫
(1)呈境界清晰的球形腫瘤,内部呈無回聲,後方回聲增強。
(2)位于皮質内或向皮質外突出。
(3)囊腫壁薄均勻,有時也伴有隔膜。
(4)囊腫壁有時伴有鈣化。
(5)如果囊内出血或感染,内部即伴有回聲(complicated cyst)。
圖1 腎囊腫
2.腎盂旁囊腫 中心部回聲(集合系統)内部探及囊腫,囊腫較大時中心部回聲分離。
圖2 腎盂旁囊腫
3.腎盞憩室
(1)中心部回聲(集合系統)附近可探及囊性腫瘤,與單純性囊腫比較其形狀不規則及後方回聲增強略差。
(2)腎盞憩室可伴有結石或鈣乳。
圖3 腎盞憩室
臨床表現
1.單純性腎囊腫(simple renal cyst)
(1)考慮因腎單位閉塞、遠端小管或集合管的憩室變大而形成的液體潴留,見于腎皮質。
(2)腎囊腫在腎腫瘤性病變中最常見,且有随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多的趨勢。
(3)多發于腎的邊緣部,有的伴有隔膜。
(4)既有單側性或雙側性的,也有單發或多發的。
(5)大小不等,也可超過10cm。
(6)大多數無症狀,變大而壓迫周圍髒器時引起疼痛等。
(7)有時合并出血或感染等,囊腫内容物内伴有出血或高蛋白等成分時,其超聲表現與單純性囊腫不同,囊内探及回聲,稱為複雜性囊腫(complicated cyst)。
2.腎盂旁囊腫(parapelvic cyst)
(1)位于腎門區的囊性腫瘤,考慮為淋巴源性囊腫。
(2)囊腫較大時,壓迫腎盂腎盞有時引起腎積水。
(3)與腎積水鑒别要點是:腎盂旁囊腫并不與腎盂、輸尿管相交通的獨立性囊腫。
3.腎盞憩室(calyceal diverticulum)
(1)腎盞憩室是與腎盞相交通的先天性囊腫,稱為腎盂源性囊腫(pyelogenic cyst)。
(2)腎盞憩室是由腎盞向皮質側突出的憩室,因此,想排空其中的尿液較困難,其内尿液因濃縮而容易形成鈣乳或結石。
注意
1.腎囊腫大多數向外突出,容易漏診,應給予注意。
2.囊腫内出血時内部有回聲,需要與囊腫内腫瘤鑒别。彩色多普勒檢查可确認内部回聲中有無血流信号。囊腫内出血時其内部無血流信号。
圖4 腎囊腫(囊内出血)
圖5 腎囊腫(囊内出血)
3.腎門部的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也常表現為囊腫樣回聲,但其後方回聲無明顯增強,可借彩色多普勒檢查内部探及血流信号進行鑒别。
4.腎門區腎靜脈随着掃查方向不同可表現為囊腫樣回聲,兩者的鑒别要點是與下腔靜脈的連續性或彩色多普勒檢查可以探及血流信号等。
5.因腎盞漏鬥部狹窄而緻的腎盞擴張稱為腎盞積水(hydrocalycosis)。腎盞擴張可以是單個或多個。其原因除了先天性漏鬥部狹窄或巨大腎盞症外,也見于腎盞結石造成的狹窄。應與腎盞憩室或腎積水相鑒别,腎盞積水表現為與正常腎盞部分相同的囊腫樣無回聲區,其内大多數可探及鈣乳或結石。
圖6 腎盞積水
6.較大的多房性腎囊腫(multilocular cyst),需要與囊性腎細胞癌鑒别。通常是單側性孤立性腫瘤,大多數間隔内不含腎單位,而含有不成熟的組織,被稱為多房囊性腎細胞瘤(multilocular cystic nephroma,MLCN),其歸屬于腎母細胞瘤,較為罕見。多發生于4~20歲或40歲以後兩個年齡段,幼兒多為男性,成人多見于女性。在幼兒,常伴有腎母細胞瘤成分,因此又稱為部分分化型囊性腎母細胞瘤(cystic partially differentiated nephroblastoma,CPDN)。另外,應注意也有合并腎細胞癌或Wilms瘤的情況。
圖7 多房性腎囊腫
7.腎或輸尿管外傷等引起尿液滲漏于腎周圍而形成的尿性囊腫被稱為尿瘤(urinoma)。
本文内容節選自《泌尿系統超聲入門》(科學出版社)。醫脈通已獲得出版社授權。欲了解更多内容,請閱讀原版書籍。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