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月初三,民間相傳此日是文昌帝君的誕辰,文昌帝君是主宰科舉登第、功名祿位的道教神祇,和佛教的文殊菩薩雖然名字相似,但是教派不同,文殊菩薩象征智慧,文昌帝君象征功名利祿。二月初三都有哪些習俗呢?
二月初三習俗拜文昌帝君:每逢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文人雅士都會去祭拜文昌帝君,就會得到文昌帝君的庇佑,就可以“文星高照”,以此求科舉取得名次。在很久以前,人們也會在這一天給孩童舉行開筆禮,開筆禮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禮儀,要拜孔子像,儀式過後,表明孩童可以正式開始讀書。
文昌會:文昌會是文人學士在祭祀文昌帝君時舉辦的民俗活動,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可以進行吟詩作文祝聖,可求帝君賜“文昌符”和“先師符”,或擡文昌帝君神像巡遊來表達對文昌帝君的尊敬。
迎聖迹:在我國的台灣地區,大家在文昌祭典後會舉行“迎聖迹”的活動,認為倉颉造字不易,對文字和紙張要恭敬,成立“敬字會”的組織,号召大家平時就會收集廢棄的字紙做成字紙籠,籠子上要貼上“珍惜文字”的貼條,在這一天會把他們都焚燒掉,然後倒進河裡或者江裡,稱之為“迎聖迹”。
拔智慧毛:說來有趣,智慧毛就是祭祀文昌帝君的三牲祭品上的豬毛,參加祭祀盛典的學子會把祭品上的“智慧毛”拔下來,然後放進文昌廟為學子準備的特制“護身靈符”中,這樣做的話就會保佑自己成為考神,大大小小的考試都不在話下。
迎公太:在福建連城,二月初三有大型傳統習俗活動叫做“迎公太”。每逢次日都要去蛤瑚廟迎接“公太老人”安放在自家的祠堂。迎接的隊伍中有小孩扮演的“八仙竹馬”,還有彩旗隊,火铳隊來放铳開路,熱鬧非凡。還有許多人會把牲畜帶到公太面前宰殺,以表達對他的尊敬。活動在某一地方舉辦時,周圍其他地區也要參加,稱為“參公太”。
歡樂節:在江西南昌,每逢二月初三是當地的歡樂節。人們會舉辦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包括民俗展演、舞龍舞獅、山歌對唱等傳統民俗表演,讓參與的人們感受到濃濃的過節氣氛和傳統民俗的獨有魅力。
你的家鄉二月初三還有哪些有意思的習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守望食安每日會為您整理傳統習俗,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收看,我們明天再見!
#傳統##習俗#
關注守望食安,您會得到最新原創資訊!為家人的健康,歡迎您評論轉發朋友圈!,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