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别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
四大名山随印度佛教的傳入,自中國漢朝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得到政府的曆史性保護,确定作為文化文物重點管理單位,并對寺院進行了修葺,現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峨眉山 (中國佛教名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産)
峨眉山(Mount Emei)位于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曆史文化的主體,所有的建築、造像、法器以及禮儀、音樂、繪畫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濃郁氣息。山上多古迹、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勝迹,是中國旅遊、休養、避暑目的地之一。
九華山 (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産、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九華山(Jiuhua Mountain),古稱陵陽山 、九子山 ,為“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 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内,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傳說因唐朝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挂綠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為“九華山”。
九華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衆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寶殿、慧居寺、百歲宮等古刹78座,佛像1500餘尊,藏有明萬曆皇帝頒賜的聖旨、藏經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餘件。
五台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産,中華十大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
五台山位于五台縣内,由東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座山峰,峰頂都象個平台,故稱五台山。
《名山志》載:“五台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截至2017年,五台山有寺院47處,台内39處,台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五台山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台”,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總面積達2837平方千米,最高海拔3061米。五座山峰(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台内39處,台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普陀山,位于杭州灣南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也是觀世音菩薩教化衆生的道場。
普陀山于1982年被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普陀山被評為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國家示範區。 2007年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自古被譽為“人間第一清淨地”。山上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幻景渾然一體,形成山海兼勝、水天一色的獨特景觀。森林覆蓋率達80%,古樹名木繁多,香花異草遍野,尤以普陀鵝耳枥為世界獨存,屬珍稀瀕危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山上有國家二級以上動物30多種,是野生動物的天然樂園。
普陀山主要景點有:
普陀山三寺:普濟禅寺、法雨禅寺、慧濟禅寺。
普陀山三寶:多寶塔、楊枝觀音碑、九龍藻井。
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龜聽法石。
普陀山三洞:朝陽洞、潮音洞、梵音洞。
普陀山十二景:蓮洋午渡、短姑聖迹、梅灣春曉、磐陀夕照、蓮池夜月、法華靈洞、
古洞潮聲、朝陽湧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霧、天門清梵。
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