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車企為了促進銷量,提升自己産品的競争力,時不時會有降價政策的放出。比如這段時間,雷克薩斯、凱迪拉克、奧迪以及奔馳等等,旗下的各款車型,最高降價幅度高達9.57萬元,都快占到車價的三分之一。
說得直白些,車企的降價操作,實屬平常,但是作為造車新勢力之一的理想,旗下的理想ONE的降價操作,卻引來了部分媒體和消費者的質疑,甚至是謾罵。
我們不禁有些疑問,為什麼理想ONE降價是在“割韭菜”?BBA們的降價操作,就是正常的?
理想ONE的正常操作,為何能引起這麼大反響?
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過,理想ONE的降價操作,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為什麼BBA們的降價,沒有一點波瀾,理想ONE卻能引發“輿論海嘯”?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理想ONE與傳統車企的銷售渠道存在很大區别。
傳統車企多是采用經銷商渠道銷售,經銷商們擁有一定的定價權,不同的經銷商給出的實際售價一般也是不同的。雖然這種定價方式比較靈活,但是也會導緻價格體系不透明。
理想采用的是直營體系,整套銷售流程公開透明化,做到了全國統一,稍稍有一點變化,用戶就有感知,所以這次的降價操作,引起的反響就更加強烈。不過,直營體系的好處在于,效率高,消費者買車無套路,也就不用貨比三家,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價格上漲不說話,價格下跌卻是“欺騙”?
關于理想ONE的降價事件的輿論中,有少部分消費者批評理想存在“消費欺騙”行為。
但是,消費欺騙指的是商家以其他任何的虛假手段或者是虛假信息,或者是不正當手段來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都是構成欺詐消費者行為。而理想一直在呼籲消費者理性消費,早買早享受,并且理想在促銷的時候也直接和用戶作了溝通,完全沒有任何欺騙或是隐瞞信息的行為。
而且在8月份的時候,理想二季度财報中是有信息表明理想L8将上市的。理想汽車CEO——李想更是在微博上直言“考慮L8的就别買理想ONE”了,所以理想方面其實一早已經透露了L8的信息,也沒有可以隐瞞。
另外,部分消費者存在“占便宜沒夠”的心态,隻看價格降低就不爽,但價格上漲卻沒看到他們說話。而且之前購買車的用戶享受的政策也是很多的,比如理想提供的終身質保服務,整個成本費用就達到了1.2萬元,也是直接給到了用戶。
理想汽車,可能被蹭熱度?
還需要指出的是,理想以及理想ONE可能被惡意蹭熱度了。
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流量為王”的時代,不少自媒體為了獲得流量,可能會采取一些沒有下限的操作,惡意蹭熱度。
要知道,造車新勢力們本來就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理想汽車的熱度又一直居高不下,受到的關注度當然大大超過了其他造車新勢力。可想而知,一些不良媒體就會蹭理想的熱度,而且許多關于理想降價的負面新聞,論調高度一緻,很難不讓人懷疑其背後動機。
結束語:
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本質都是商品,商品價格有漲有跌相當正常,我們應該放平心态去看待理想ONE降價這件事。降價隻是汽車公司根據行情和形勢而定,消費者根據個人對汽車的需求,時間緊迫性等進行購買,和“消費欺騙”壓根不沾邊。所以這次理想屬實有點冤。不過現在擺在理想面前的難題就是,看看如何安撫這幫老車主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