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慶祝百天
有個說法,說是小孩滿了一百天之後就好養好帶了,百天之後小孩就少病少災,夜裡不哭不鬧,一切都正常,所以要慶祝。
還有個說法是希望孩子能長命百歲。小孩子生下來100天,叫“百歲”,大概就是将“長命百歲”與百天結合起來吉利說法。而在江南,則稱為“百露”,或許是說小孩過了100天,就不必藏在家裡了,該“露”頭了。
嬰兒出生百天,是他作為社會個體成員第一次面臨這種天賜的吉日,祝福他長命百歲是最洽當也最實際的。
各地不同的風俗
老北京給小孩過百天,大多都隻辦一天,有的在家辦,有的則去飯莊辦事,老北京稱為:“做事情”。根據貧富不同,場面也就大相徑庭了,有的還要辦堂會,除了親朋好友一起聚在一起吃喝、慶祝外,其宗旨還是要為小寶寶祈福迎祥。親朋好友都要送賀禮,如:金銀制長命鎖、金銀制長命鈴、禮金、賀嶂、賀聯、銀爐、銀鼎、銀瓶、還有上面刻有麒麟送子圖案的銀盤或銀碗等。小寶寶穿的衣服一也是有講究的,老北京講究:“姨家出布,姑家做活”。姑家和姨家一起給小孩做一套衣服,還要故意做成不同的顔色的兩袖或兩腿。據說小孩穿這樣的衣服好養活,故在辦百日時姨家和姑家都要送衣服和鞋帽等,還有姨家送襪,姑家送鞋的說法。送給小孩的鞋帽也是要一定講究的,男孩要送虎頭帽,祝願他虎頭虎腦,茁壯成長。送給小女孩要送蓮花帽,祝願她如蓮花一般水靈。送給小孩的第一雙鞋要送虎頭鞋,老北京俗稱貓鞋,寓意引導小孩看路識途,不至于磕碰絆腳。以上是老北京給小孩子過百天的一些簡要習俗,還有什麼供奉“全神紙碼”、“送娘娘”、‘辦喜慶堂會”等習俗,現在已經見不到了。
在吉林西北部地區,寶寶過百天到後到姥姥家,姥姥要給脖子上挂些線回去,取“拴牢”與“長命”之意。
河北農村有給小孩過百歲穿五毒兜兜的習俗。所謂五毒兜兜,就是在嬰兒貼身穿的小兜兜上用彩線繡上蠍子、蜈蚣、壁虎、長蟲(蛇)、癫蛤蟆五種毒蟲,在兜兜的左上角或右上角,還要繡上一個小葫蘆,葫蘆嘴兒朝着五種毒蟲。
在榮陽,有一種認乾親方式與四川、陝西、山東長島縣相似,稱為“闖姓”。孩子滿月或出生滿百天,父母在日出抱孩子出門,首先碰到的一人,即認其夫妻為乾父母。另一種多見于男嬰,男嬰家人将鎖鎖門鼻兒上,滿月那天誰先到他家就讓誰開鎖,開鎖者就被認作乾父母。每年孩子生日,都要到乾父母家拜訪,乾娘會送鎖給孩子,每年送一個,直至12歲。在這一年.乾父母要給乾子女買衣物,叫“挽鎖”,表示關系牢固,再把鎖摘去,稱「脫鎖」。以後每逢重大節日和婚喪,兩家乾親戚都要禮尚往來。
“過百天”送什麼禮
嬰兒落地一百天,名為“百歲”。親友來祝賀,所送的禮物有刻着“長命百歲”字樣和麒麟圖案的百歲金鎖、銀鎖、金銀手镯、腳镯等。另外,穿百家衣、戴百家鎖,也是必要的。
長命鎖
長命鎖是挂在兒童脖子上的一種裝飾物,民間認為,隻要佩挂上這種飾物,就能辟災去邪,“鎖”住生命。長命鎖的前身是“長命縷”。佩長命縷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據《荊楚歲時記》、《風俗通》等書的記載,在漢代,每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在門媚上懸挂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到了魏晉南北朝時,這股絲繩被移到了婦女臂上,漸成為婦女和兒童的一種臂飾。在當時,由于戰争頻繁,加之瘟疫、災荒不斷,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纏繞于婦女和兒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災祛病延年。這種彩色絲繩,就被稱之為“長命縷”、也叫“長生縷”、“續命縷”、“延年縷”、“五色縷”、“辟兵增”、“朱索”、“百索”等。到了宋代,這種風俗,繼續存在。不僅流行在民間,還傳人宮廷,除婦女兒童之外,男子也可佩戴。每到端午節前,皇帝還親自将續命縷賞賜給近臣百宮,以便他們在節日佩戴。宋代稱這種五彩絲繩編結物為珠兒結、彩線結,其形制已較複雜。除絲繩、彩線外,還穿有珍珠等物,在當時沛京等地的街市上還有不少店鋪和市販專門以銷售這種飾物為生。到了明代,風俗變遷,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于兒童,并成為一種兒童頸飾。
百家鎖多用金銀制作,兩面镌字,比如一面镌“百家寶鎖”,一面镌“長命富貴”等等。
百家衣
幼兒百天,民間風俗給他穿百家衣。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長,認為這需要托大家的福,托大家的福就要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從各家取一塊布片,将布片拼合起來做成服裝也就成了百家衣。百家衣最重紫色,取其諧音“子”,有對生子之家再生貴子、多子多福的祈祝之意。
提供最豐富,最全面的育兒、親子、早教、懷孕知識等資訊,伴您和小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關注“寶寶育兒親子課堂”,公衆号搜索“yuerqinzi888”(長按複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