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到2歲的孩子認知和語言領域的特征:
·15個月時候掌握4-5個詞;18個月15-20個詞;24個月200個詞
·會用兩個詞的詞組,24個月能用簡單的句子
·用泛化的詞(見到同齡女性喊媽媽)
·在熟悉的故事中填詞·執行包含一步的指令
--參考資料《1歲孩子1歲父母》
有媽媽在群裡說,怎樣才可以讓兩歲的孩子多說話?看到這樣的問題,我隻想說,如果孩子已經開口說話,哪怕也不多,就沒什麼好焦慮的,至少他開口了,相對于語遲或者自閉是不是幸運很多?
當然了,也需要注意語言發育是否遲緩,是否能聽得懂别人的講話。兩歲了話并不多,也許是孩子正處于語言儲備期,這是語言發展必須經曆的一個時期,淺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語言是從聽開始的,同時也是需要學習的,所以聽得多才有可能會說得多,有輸入才會有輸出,量變才會引起質變,有高質量的對話和互動,最終才能形成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适當使用電子産品,不依賴就行。有很多人覺得電子産品是單向輸入,對孩子的語言表達沒有什麼好處。
根據我查的資料和理解,說的應該是以前那種很機械式的語音,聽着确實很枯燥,這對孩子的語言發展自然是沒有幫助的。
而現在的兒童音頻故事和兒歌都是真人發音,很多兒童節目都是由媽媽朗讀的,也很有感情,慢節奏;有的說唱的唐詩是由孩子完成的,童聲稚嫩,也特别好聽。
在成長環境相對單一的家庭,人少,彼此之間話又不多,孩子能吸收到的語言自然少,此時播放一些高質量的音頻也未嘗不是一種語言補充啊。(因為我曾經也傻傻地堅持着)
我自己也會在音頻APP上讀故事,有時候也會放給孩子聽,确實不如現實生活中給孩子朗讀的效果好,但是我認為,是可以聽的,隻是大家在選擇節目的時候注意音頻的質量就行,比如口音很重的、沒有美感的就可以排除。
我通常在自己做家務而娃又需要陪的時候使用音頻軟件讓孩子聽歌,聽故事,尤其是我們共讀過的繪本故事,比如《青蛙弗洛格》,在學校玩過的遊戲,比如《老狼老狼幾點了》,他會更有感覺,也會很認真的聽。
二、帶養者要多和孩子說話,高回應,并啟發孩子開口講話,糾正發音,耐心聆聽。媽媽帶着愛意的話會更能刺激孩子的語言發育。哪怕父母不會講故事也沒有關系,但是要多和孩子講話,父母的話,對嬰幼兒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營養。
1、從方法上來講,想讓孩子多說話的兩個主戰場:
①、将對話場景化,引起孩子互動
吃飯的時候,父母在幹什麼呢?趕緊催促孩子吃完,扣手機或者幹别的,我們可以把每一步場景化,這都是引導孩子說話的好時機。
“寶寶坐在餐椅上,我們要開始吃飯了,吃什麼呀,哇,是一碗熱乎乎的面條啊,吹一下,涼了,就可以吃了。”類似這樣,如果不說的話,就平平淡淡的什麼也不會發生了。(還可以讓孩子吹一下,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并不會‘吹’這個動作的。)
穿褲子的時候,“寶寶要先穿哪隻腳呢?左腳還是右腳?”基本上是我們說左腳的時候孩子會伸右腳,還可以給孩子唱《穿褲歌》。
②、讀繪本故事,進行詞彙量擴充
有時候我們可能也講不了太多的話,那麼,合适的繪本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來孩子有機會存儲語言,二來方便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但是,讀繪本的時候,基本上是大人講得多,孩子說話的機會少,那麼,我們就要創造機會讓孩子多說。
填詞:
讀繪本的時候,如果經常看《肚子裡的火車站》這本書,連讀幾天以後,可以說,肚子裡的...,說完這幾個字,表示側耳傾聽的樣子,等幾秒鐘,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都不會說,那麼我們就慢慢說出來,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開口接話,“火車站”,然後别忘了豎個大拇指。
可以玩起來的繪本:
比如《數一數,親了幾下》,親一下數一下,親一下小手,親一下數一下,這種互動的效果會更好,孩子基本上會被逗得咯咯笑。
2、從技巧上來講,父母需要注意的6點:
①、不要做嘴快手快的父母,留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當孩子“啊,啊”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說,你想玩這個小足球,對嗎?有可能還順手把球球遞給孩子了。
可能我們還會因為可以猜透孩子的内心而沾沾自喜,可是,别疏忽了,我們是要翻譯,但是别立馬就把孩子的想法表達出來了。
更建議媽媽們假裝不懂持續幾秒鐘,因為我們的對話不能完全靠猜,孩子必須要掌握自己說話的能力,那麼,就要給他時間,給他開口說話的機會。
②、耐心聆聽
孩子有時候會說半天,其實就是想表達一句很簡短的話,我們要耐心聽完,并簡單地總結一下,這樣,不光是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還有邏輯表達都是有好處的。
③、糾正發音
孩子剛開始說話的時候,有的發音不是那麼準,需要及時糾正,比如我家孩子把老師會喊成“老xi”,我們千萬不要覺得好玩,正确的做法是跟着慢說一遍,“老師”。
④、發音不準的要強化
比如我家孩子“ben,beng”這一類發音總感覺很吃力,不會像我們這樣自然,于是,我就有意教他說“笨蛋”“參差不齊”“正好”等詞語,每天跟讀一遍唐詩或者童謠,因為這些句子很簡短,孩子也願意跟讀。
⑤、不用代詞
我們會很容易說出這裡、那裡、這個、那個這樣的代詞,說得人心裡非常清晰,聽得人一臉茫然。
所以,說話不僅僅是說了,要盡量讓别人能聽清楚,能聽懂,我們在孩子面前說話要少用代詞,孩子才有可能表達的更具體。
⑥、睡前複述
我們每天晚上都會一起回憶當天的事情,以及開心的不開心的,這對孩子的語言提升很有幫助,尤其是我們不在身邊的時候,也能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個事情大概是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斷斷續續的執行,養成習慣是今年,每天晚上互動都特别好。
語言發展的本質是互動,希望這樣的回答能幫助到需要的爸媽,如有不全,也歡迎留言。
5類自然科學,帶孩子走進田野,給孩子更好的自然教育
睡前記得做這幾件事,增進親子關系的同時,還能提高孩子睡眠質量
學齡前兒童數學啟蒙的關鍵,不在于加減法,而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