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一個角度來說,有時候生活會讓自己産生一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的産生會讓自己不知所措,甚至會有一種讨厭自己目前的狀态。人生的狀态就是如此,總是在自己的前進道路上不斷摸索着前進,大多數的時候就是一個人在默默向前出發。
一位來訪者走進咨詢室,向咨詢師進行傾訴:自己總是感覺到一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讓自己的心情持續低落,甚至有一種想法出現,自己啥都不想幹了。内心深處的那種孤獨感會總是在敲打自己的心門,從而讓自己對生活感受不到溫暖。感覺自己已經變得郁郁寡歡了。
人在産生無力感的時候,其實是自己的心力消耗差不多的時候,這時候的自己已經有很多的心理能量消耗完了,從而産生一種不知所雲的狀态體驗。這時候就會想自己還有很多的人生任務沒有完成,自己還有很多的情感訴求沒有完成,自己還有很多的地方沒有去看。
人是需要支撐力的,當沒有支撐力的時候,就會覺得很空虛,很無聊,不知道人生應該要幹什麼。所以無力感的出現往往跟自己的人生目标缺失有關。為什麼人要奮鬥努力拼搏?這背後的邏輯思維是什麼?是一種向上追求的向往,是一種自我願望實現的一種抱負。
比如說,自己的工作丢失了,這時候的自己就是一個無業遊民,這時候的自己變得比較頹廢,變得比較狼狽。每天都在思考應該如何來養活自己?應該如何去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應該如何去挖掘自己的潛能?想法每天都有,但是行動力就不行。當想法和行動産生沖突時,就是在消耗自己的心力。
再比如說,一段戀愛關系,一方總是對另外一方很好,而另外一方就這樣默默接受這份好,自己卻沒有給予對方回饋。這樣的關系在短時間内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長時間的情況下會發生變化:給予方的内心世界會發生不平衡,因為長期的給予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回報,從而引發一種焦慮感和失衡感。這時候無力感就産生了。
當一個人的無力感産生時,那麼就相當于自己沒有那麼多的精氣神去完成任務。就想要放飛自己,或者給自己放一個長假。這時候的自己就是不想要被打擾。
當因為無力感而産生抑郁的情緒時,應該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調整呢?
首先:允許自己徹底休息。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要好一點,能夠把很多事情看透,就早一點看透。在看透的過程中就沒有什麼牽絆了。一個人為什麼心情不好?就是因為欲望太多,并且沒有得到及時的滿足。所以改變自己的認知,先不去想這些欲望,而是想着如何好好休息。
其次:做自己感覺特别開心的事。有些人喜歡跟家人一起度假,有些人喜歡自己一個人待着,有些人喜歡找一個深山民宿住幾天,有些人喜歡每天都在釣魚,這些都是可以的。隻要能夠讓自己内心愉悅開心,那就是沒有問題的。凡事不去糾結,以内心愉悅為前提。
其三:重新找到自己的節奏感。一個人有了節奏感,就會感覺到工作、生活、學習是被自己所控制的,那一種掌控感,其實就是自我的滿足感。比如早上七點起床、自己做早餐、上午逛菜市場、中午吃個便當、下午運動、傍晚下棋、晚上做飯看電視。一天的生活感覺非常好,非常充實,那麼就讓自己跟着這個節奏去進行。
因為無力感而讓自己産生抑郁情緒,其實是沒有必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負責就好。人生匆匆幾十年,何不潇灑走一回呢?幹啥那樣的糾結,沒有啥意思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