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健康網
幾年前,冰桶挑戰讓一群“特殊”的人走入大家的視野中,他們被大家稱為“漸凍人”,一群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患者。
“漸凍人症”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甚至對很多醫務人員來說,它都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然而,它卻是世界衛生組織開列的五大絕症之一,與癌症和艾滋病齊名。
今年6月21日是國際第20個“漸凍人日”,但我們對“漸凍人症”這種罕見病的了解仍然極為有限。2020年6月21日(周日)9:00-10:00,人民日報社旗下新媒體平台“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罕見病中心主任兼神經内科副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神經内科教學組長袁雲進行視頻直播訪談,讓更多人知道被稱為漸凍人的這一罕見疾病的相關知識。
專家介紹
袁雲,主任醫師,教授,博士導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罕見病中心主任兼神經内科副主任,北京大學醫學部神經内科教學組長。
亞洲大洋洲肌肉病中心理事、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神經内科分會常委、北京神經科學學會理事。中華神經科雜志等國内多本核心期刊的編輯委員。
擅長
神經内科的疑難病和罕見病診斷和治療,特别是周圍神經病、骨骼肌疾病以及神經系統遺傳性疾病。
漸凍人的5個過程
1症狀開始期:
罹病初期,可能手無法握筷,或走路會無緣無故跌倒;有的患者由聲音沙啞和吞咽困難開始,需要到神經科門診看病,開始治療。
2工作困難期:
已明顯有非對稱性的肢體無力,伴随肌肉萎縮,生活尚能自理,但在職場上已不能勝任常規工作,需要心理的護理盒繼續藥物治療。
3生活困難期:
病程進入中期,嚴重的肢體無力導緻無法行走、穿衣、拿筷,且口齒不清,已經不能維持日常的活動,開始輪椅代步。需要居家照護。
4吞咽困難期:
進入中末期,四肢幾乎完全無力,說話嚴重障礙,進食時容易嗆到,易導緻吸入性肺炎, 需要進食流食或者進行胃造瘘。
5呼吸困難期:
在不知不覺中呼吸肌也受累及,導緻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患者可能卧床,需使用無創呼吸器輔助呼吸,有些患者會住進呼吸治療中心。
漸凍人的疾病發展在部分患者并不按照上述規律發展,有的患者直接從第四期的吞咽困難開始發病,就是咽喉肌麻痹型;也可以呼吸困難出現在吞咽困難之前;也有的患者不出現肌肉萎縮,就是原發性側索硬化型。
如何收看直播:
一、下載人民好醫生客戶端。
直播在人民好醫生App進行,請掃描二維碼下載後提問,或在蘋果市場、安卓市場搜索“人民好醫生”,即可下載。
二、關注人民健康公衆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點擊健康互動“下載人民好醫生App”。
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隻提供疾病咨詢、就診建議,作為您的就醫參考,不做具體診斷和開處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