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原創 作者:鐵九師 李忠忱 鐵道兵戰友 2020.1.10
我是1968年2月入伍的鐵道兵,3月4日離開家鄉遼甯海城,3月7日到達新訓駐地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塔河西羅奇3350部隊新兵3連(在鐵九師42團3營12連的營房進行新訓)。經過3個月新訓分到三營十連,參加嫩(江)林(海)鐵路西羅奇一号隧道施工。同年7月調到營部測量班,當年塔河~樟嶺段鋪軌通車。
在大興安嶺嫩林鐵路施工兩年。1970年元旦離開了戰鬥兩年的大興安嶺,回到遼南家鄉,參加溝(幫子)~海(城)線盤(山)~唐(王山)段新建鐵路大會戰。
我們是先随大部隊乘悶罐軍列到遼陽,又坐火車去沈(陽)~山(海關)線的溝幫子,轉盤錦火車站。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第三勘測設計總隊的解放牌敞篷大闆車來接的我們,把我們拉到盤錦墾區五七農業大學鐵三院臨時駐地。我們42團一行6人打前站(每個營抽2人)配合鐵三院進行溝海鐵路盤唐段勘測設計外業測量。
溝海鐵路全長101公裡,從溝幫子至盤山段已經通車。新建盤唐段長70公裡,從盤山到長(春)大(連)線海城站的下一站唐王山站接軌。同時從西柳站向南同長大線葫蘆峪車站接軌,連通大連方向。溝海線也是(北)京沈(陽)、哈(爾濱)大(連)鐵路的聯接線。
我們配合鐵三院三總隊進行現場勘測,我被分到大旗組和導線組。大旗組主要根據1/2000的軍用地圖上圖上定線,沿線路徒步行走選點,實地定線。每隔500米左右選控測點,插上測量專用的紅白相間的三角旗,釘控制點樁,與大地三角網聯系後進行線路導線測量。 我們每天一大早就坐上大闆車出工,冒着寒風,在工地上來回奔跑,每天要測10多公裡,天黑了才回住地。冬天盤錦的地凍的很硬,木樁打不進土裡,就用鐵樁先打入地下,再拔出來打進木樁。我們搶着打樁,鐵三院的師父們稱贊我們“老鐵”能幹,能吃苦。每天晚上回到駐地,還要整理測量資料。春節前我們完成配合鐵三院勘測任務,回到盤錦墾區新開農場趙家街青年點營部新搬來的家。
溝海鐵路是沈陽軍區的戰備線,是沈陽的戰備迂回線,也是開發盤錦墾區和遼河油田的運輸線。全線由沈陽軍區肖全夫副司員指揮,鐵九師、鐵三師1個團(盤錦雙遼河特大橋及盤錦車站段)、陸軍第39野戰軍還有地方民兵團一同參戰,沈陽軍區後勤部汽車團負責主要材料運輸,進行溝海鐵路大會戰。
我們42團團部住新開農場場部,我們三營營部住在趙家街青年點。我營管段10公裡,2座中橋、42座涵洞和新開車站及部分路基土方。9連住新開車站,主要負責站場站房;10連與營部住在趙家街青年點,主要負責新開引水總幹渠中橋;12連住管區東端的于家街,主要施工新開排水總幹渠中橋。時間緊,任務重,要求大幹100天,保證鋪軌通過。
1970年春節到了,從大興安嶺出來大家都想回家看看,營部技術組曾工是四川人,他也沒有回家,做開工計劃。他看到我情緒較大,離家又較近,就向團裡值班的領導請示。正月初二上午,曾工說同團裡請示了,同意你回家看看,給你五天假。我心裡别提多高興了!那時新兵回家心切,我簡單的收拾一下就出發了。
天氣陰沉沉的,隻知道海城在東邊方向,我望着遠方的天空,腳踏着一馬平川的盤錦大地,朝着大路疾步走去,心裡想沒有車走也要走回去。半路上遇到一輛卡車,我攔住車,問去哪裡,司機說去鞍山。雖然去鞍山比直接去海城遠,但大年初二路上的車很少,能遇到車就算有福了。我上到大闆車車廂頂上,裡邊正好有個稻草墊子,我坐在上面,心情特舒暢,一路到了鞍山。那時我舅舅是鞍鋼耐火廠的車間主任,他已支援大三線建設去了貴州水城(現在的六盤水)水鋼,後又調到四川渡口攀枝花鋼鐵公司。當時他們住在鞍山火車站的對面,我去了他家鐵西區南一街17棟,看到舅母和四個表弟,吃了飯我就坐火車回家了。火車快到葫蘆峪車站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車廂裡隻有幾個人,這是一趟通勤車。我看到有一位工人帶着大皮帽子,手裡拿着小錘,象鞍鋼通勤工人。我穿着軍裝,他也沒趕認出我,我走向前仔細打量,認出是本村前街的親叔伯大姐夫,他是鞍鋼工人,來回跑通勤,正好下班回家。我們村離火車站八裡地,還要翻過一座大山,走羊腸小道,虧得遇見他,不然一個人晚上走山路是很害怕的。他帶着長簡手電,一直送我到家。家中見我回來了,那高興勁就别提了,全院的人都來看我,我把在鞍山買的長春産的2角多一盒的葡萄煙和糖果發給大家。
離家兩年了,當兵第一次回家,自然高興無比,自豪無尚。家中父母看到我長高了,也健壯,很是高興。我看到弟弟妺妺們也長大了,很是開心。離家兩年了,自己也進步了,從一個普通老百姓成長為一名鐵道兵戰士,感到光榮與自豪。親友們、鄰居們都來我家看我,我在部隊學會了擀皮包餃子,表現給大家看,他們都誇我當兵兩年出息了。我也到本村本街、本姓、親戚家中走一走,拜訪長輩、同學、親友。那時正好有當地的部隊駐在我家搞野營拉練冬訓,都是當兵的見到他們分外親,他們部隊在我村我家過年,又恰逢我當兵後第一次回家過年,心情别提多激動,多美了。他們部隊的人看到我們村同時入伍的幾個鐵道兵兵蛋子,說我能有出息,有前途。本村的一位付姓三哥,以前是鞍鋼工人,時任生産大隊書記,他說搞測量的,用處很大,技術工種,好好幹,以後能有出息。
我在大興安嶺時談了個對象,是本村女方的親戚介紹的,通信一年多也沒見過面,這次回家也是第一次見面。
五天假很快就過去,臨走那天,我父親和我各自騎着自行車,我帶着女朋友,到海城汽車站坐大客車去牛莊,走過41團正在施工的三叉河大橋的施工便橋,到了盤錦新開農場,回到部隊,開始了溝海鐵路新開車站段路基涵洞測量放樣。
後來女友在回信中寫到“大客車向祖國的西方飛去,我和父親凝視的西方天空的烏雲,再見了親愛的戰友!再見了親愛的同志!”這是當兵後第一次回家,也是第一次回家過春節。
2020年春節馬上就要到了,一晃50年過去了,1970年的春節多麼難以忘懷。如今事過人非,父母等很多老人都故去了,我們也步入了老年人行列,難忘的參軍第一次回家又是過年,揮不去抹不掉的記憶。
2020年1月10日
(編發:玉樹臨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