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有巨大的降價空間。
全國範圍内高值耗材集采的第二槍在骨科打響。
昨天,在天津開标的骨科集采中,髋關節的平均價格從3.5萬降至7000元,膝關節從3.2萬降至5000元,平均降幅82%。
本次集采預計明年3月份左右落地實施,首年意向采購量共54萬套,采購周期為2年。降價後,預計可節約160億元費用,進一步擠壓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水分”,惠及更多百姓。
那些忍痛等着降價的病人
對于等待手術的患者而言,這将為他們節省一筆不小的費用。
一位江蘇三甲醫院的骨科醫生已經發現,近期很多患者都在等降價,手術量減少了。“以前一周至少七八台,現在幾周才兩三台。”
李雪(化名)就是等着降價的那一個。今年26歲的她患上股骨頭壞死已經五年,不能下蹲、不能分腿、雙腿沉重、如廁困難,多走幾步路腿就疼的厲害,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因為高額的手術費,以及心理上的障礙,她一直沒有做關節置換手術。
李雪下定決心,等國采落地,就去做這個遲到了5年的手術。她期待着這場手術能改變她的生活。
在李雪所在的近500人的關節置換患者群裡,這段時間,人工關節國采是群裡熱議的話題。
對這些股骨頭壞死的病人群體而言,集采從來不是一個虛無缥缈的政策,它帶來的大降價,實實在在的體現在收費賬單的數字上。
集采前,江蘇徐州的一位患者,2020年6月在北京一家三甲醫院做了雙側髋關節置換手術,用的是材質最好的全陶進口關節假體,單側材料費約6萬元,雙側共12萬元,手術費4752元。報銷前,從住院到出院一共花了157217元。
這是集采前的普遍行情:髋關節的平均價格在3到4萬,最貴的進口産品價格維持在6~8萬,雙側關節的材料費更是高達12~16萬。
在江蘇的鄰省安徽,一年前率先試點骨科關節集采。2020年12月1日,集采價格落地安徽醫院。在安徽關節置換手術量最大的安徽省立醫院,主要有兩家外企的進口髋關節假體中标。其中,德國林克骨科生産的進口髋關節假體,從43000餘元降到9000多元。
今年3月,一位本地患者在安徽省立醫院做了單側髋關節置換手術,用上了這款林克的全陶進口關節假體,材料費9366元,手術費5833元,總費用23257元。
另一位在2020年1月手術的患者,則沒趕上集采的紅利。同樣一台單側髋關節置換手術,他花了43933元的材料費,5423的手術費,總費用高達59628元。
本次國家集采髋關節的平均價格從3.5萬降至7000元,膝關節從3.2萬降至5000元,平均82%的降幅,和此前安徽等地集采的降幅相當。這也意味着,一台單側髋關節置換手術在醫保報銷前,平均能省下了近3萬元,雙側更能省下近6萬餘元。
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價格招采室主任蔣昌松說:“目前的人工關節,不管是國産還是進口的,都是定額報銷。比如說1萬元以内報80%,假如一套關節5萬元,他隻報1萬元的80%,剩下的42000元都是需要患者自費的。今天的集采之後,幾萬元的關節就會進入到千元時代,患者的自費負擔大幅降低。”
“支架自由”到“關節自由”
此次是國家層面第二次組織的高值醫用耗材集采,首次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針對的是心髒支架。2020年11月9日,第一批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公布,10個産品中選,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降幅超90%。
截至今年8月,全國醫療機構共使用中選支架110萬個,相較集采前去年同期數量增長了54%。據北京市測算,接受支架植入的患者平均個人負擔下降1萬元。同時,很多原本用不起支架、用不起鉻合金支架的群衆也用上了“質優價宜”的鉻合金支架。
這也是為什麼在冠狀動脈支架之後,骨科成為了第二個醫保局“開刀”的領域。
知名醫藥領域觀察人士、風雲藥談撰稿人張廷傑告訴記者:原因在于骨科人工關節和心髒支架有着很多相似之處:全國用量大、價格高、高毛利,同時已經在該領域有充分競争,并産生出國内較大型綜合性公司,國産産品有一定的占有率。
《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版)》顯示,2018年我國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中,血管介入領域和骨科植入領域市場規模最大,占比分别為37.2%和25%。
事實上,通過查詢數據也确實印證了上述觀點。根據中國醫師協會的數據,在2018 年,在骨科領域,中國人工全髋關節置換手術達到了439324台,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249259台,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11200台。
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醫務科主任劉言宏表示,髋、膝關節作為人體的負重關節,是退行性老化最多的關節,随着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人髋、膝關節置換需求将不斷增多。
老年人膝關節疾病嚴重時,會“走一步、疼一步”,而髋關節骨折更是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這是一種在老年人群體中常見的骨質疏松性骨折,死亡率非常高。導緻他們死亡的,不是骨折本身,而是各種并發症。“骨折後隻能卧床,長期卧床又容易導緻肺栓塞、壓瘡等并發症,有時候骨頭沒長好,人先沒了。”
面對這種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業内的基本共識是:盡快手術,讓他們站起來或坐起來做康複,由此大大減少并發症發生概率。此時,髋、膝關節置換成為優選治療方案。
在美國,每年有110萬例接受髋關節手術和130萬例接受膝關節手術的患者,而在中國,兩種關節手術加起來,每年大概有70-80萬例,隻有美國的三分之一。在中國人口四倍于美國的情況下,關節手術量隻有美國的三分之一。
價格機制被不斷“正骨”
“行業正面臨着一輪一輪的洗牌。”一位從業十年的骨科耗材領域資深人士向陽(化名)表示。他關注到,不久前剛開标的河南等十二省聯盟采購,接骨闆、髓内釘等骨科創傷類耗材平均降價88.65%。“競争慘烈,有些報價就像論斤賣一樣。”
人工關節為何有如此巨大的降價空間?
向陽介紹,骨科醫用耗材一直是高毛利行業,單就其中的人工關節來看,最終賣給醫院的價格中,生産廠家一般出廠價隻占20%—40%,剩餘80%到60%歸屬流通環節,由經銷商操作。
“經銷商會直接對接醫院,這60%到80%他不可能都拿到,除了各種稅費、人力開支,還有大家都懂的‘客情’要投入。”向陽說。
首批集采支架落地後,還遇到一個的難題,就是配送。當集采跨入到人工關節時代,供應鍊的問題将更加複雜。
某三甲醫院骨科關節組主治醫生介紹,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屬于四級手術,比較複雜性,一般由副高及以上級别醫生主刀,此外還需要一兩位醫生協助,一般要三級醫院才能開展。
這位醫生介紹,科室内常用的幾個人工關節品牌,廠家都會派人“跟台”,“跟台的人要帶關節置換手術相配套的器械,而且他對産品使用的流程、步驟更熟悉,手術中可以調試、指導。”
在本次集采規則中,特别明确了企業報價需包含“伴随服務”價格,且要與關節産品相區别,單獨列出。具體而言,“伴随服務”包括協助組裝工具、進行必要的工具使用指導、對醫療機構進行工具操作培訓等。醫療機構可選擇是否需要企業提供伴随服務,并按相應的價格支付。
因此,不久後,等關節中标産品落地,新一輪的磨合考驗也即将開始。
2019年發布的《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中,重點任務第一項即是“完善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高值醫用耗材虛高價格”。
在一輪又一輪的集采中,價格機制被不斷“正骨”。到了此輪人工關節集采,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的采購文件厚達380頁,超過19萬字,堪稱高值醫用耗材界的“國考考綱”。
此輪集采,共有49家企業“趕考”,中标結果“放榜”後,“落地”之時指日可待,改革在博弈中走向縱深。
綜合新華社、八點健聞、健康界、澎湃新聞報道
來源: 武漢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