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聯想做到世界第一嗎

聯想做到世界第一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8 00:18:31

距離聯想被責令整改,整整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

4月14日,北京證監局官網公布了對聯想控股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并要求聯想控股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開展全面整改,且于收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内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聯想做到世界第一嗎(聯想何以至此)1

一個月過去了,聯想曾在5月7日表态,通過公告回應稱已完成整改,并作出深刻反思。5月10日,北京證監局表示,已收到聯想控股的整改報告,正在核驗。那麼,聯想的“整改事件”是否可以告一段落了呢?

聯想為何整改

就北京證監局責令聯想控股整改的相關内容來看,聯想此次被點名,主要與其相關信息披露不及時或未披露有關,其中還特别提到了聯想控股拟收購盧森堡銀行股權事項。

據Wind數據顯示,2017年9月1日,聯想控股在港交所宣布全資附屬公司南明公司拟收購盧森堡國際銀行89.94%的股權,并在2018年7月2日公告完成上述交易的交割。

但上交所網站信息顯示,直到2018年1月23日,聯想控股才披露收購進展情況,由此可見,聯想控股就收購盧森堡銀行股權一事的信息披露,在港交所和上交所之間,至少存在了3個月左右的時間差。

聯想控股在香港上市,卻未在A股上市,不過,在内地發債的過程中,聯想控股忽略了内地的信披合規要求,也确實是企業的一大疏忽。

目前來看,雖然聯想已“道歉”并提交整改報告,但這事也不算已畫下句号。一方面,北京證監局回應稱仍在核驗整改報告,也就是說整改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尚不可知;另一方面,在官宣整改通過之前,聯想仍處于一個“監管期”,如果在檢驗過程中又發現了一些新問題,那麼聯想的“監管期”可能還會延續下去。

不過,在聯想“自說自話”宣布已完成整改後,網絡大V司馬南也迅速發布視頻,對聯想的整改提出了多個疑問。

其在《關于聯想控股,向證監會請教四個問題》的視頻裡提到,證監會是否已經通過了這份整改報告?非經營性往來占款或資金拆借披露不準确,原因何在?為何證監會在去年9月就開始駐場調查,卻在今年4月才公布結果?最後,則是對聯想控股給翼龍貸輸血幾十億提出了質疑。

聯想做到世界第一嗎(聯想何以至此)2

其後,北京證監局通過答記者問回應了媒體的疑問,回答雖然簡潔,但至少提供了幾個信息,一是關于聯想控股的整改報告仍在核驗,結果尚未公布;二是其對聯想的檢查是随機抽取,外界無需過多聯想,調查時間長并沒有其它内部原因;最後,關于聯想控股的經營性問題,證監局則沒有給予明确回應。

口碑一路下滑

衆所周知,從去年10月以來,司馬南多次發視頻炮轟聯想,稱其濫用資本,研發投入過低,是金融公司而非科技公司;又稱其涉嫌國有資産流失。

對此,網絡熱議不斷,部分網友認為“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事實到底如何,或許還得先從聯想的發家史開始梳理。

創立于1984年的聯想,是一家老牌IT企業,當下年輕人或許對華為、小米等民族品牌印象深刻,但對80後而言,第一台台式電腦,用的或許正是聯想。

聯想由柳傳志和倪光南聯合創辦,當時正處于國家鼓勵事業單位市場化的改革大潮,由于中科院計算所的經費被不斷削減,于是不得已成立了聯想公司,而背靠着中科院計算所的聯想,也拿下了不少政企訂單,業務規模發展迅速。

但兩位創辦人之間的分歧,也影響了聯想的發展軌迹,柳傳志主導走“貿工技”發展模式,即以出口加工為主;而科研出身的倪光南則主張走“技工貿”路線,即先把企業的技術水平提上來。

兩者間的分歧一直持續到1995年,最終以倪光南的“技工貿”路線敗給柳傳志的“貿工技”路線而告一段落,倪光南也随後從聯想離任。

現在回過頭來看,或許很多人會指責聯想沒有選擇堅定走技術路線,但在當時的客觀情形下,微軟與英特爾的技術壁壘堅不可摧,聯想試圖用“規模換時間”,又是不是一定是錯呢?不過,外界對聯想當時的這個選擇,肯定還是不能完全理解,特别是近年來國内科技領域屢屢被卡脖子之後,抱怨的人也會更多。

除此之外,聯想還有很多負面傳聞,比如司馬南就曾炮轟聯想高管薪資過高,網上更流傳說聯想的高管大部分都是外國人。

據聯想年報顯示,薪資最高的一位高管薪酬是3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兩億,而且還有股票激勵,确實很高,但在高管團隊裡還是亞洲人面孔更多,不過國籍是否為中國,就不好說了。

還有,司馬南還曾指控聯想涉嫌國有資産流失一事,不過後來聯想在内網發了一份簡短的聲明,表示有關股權轉讓均嚴格按照國有資産産權交易相關要求進行審計、資産評估和備案,但這似乎也沒讓其口碑回升。

聯想做到世界第一嗎(聯想何以至此)3

還是科技公司嗎

雖然,我們無法完全斷定外界對聯想的指控是否真實,不過,聯想口碑不佳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作為一家IT公司,卻沒有擔負起提升國内IT技術水平的責任,相反,其IT業務還漸漸式微。

去年10月,聯想集團曾公告将在科創闆上市,沒想到一個工作日後,聯想便撤回了IPO申請。對此,外界認為其研發費用投入過低,不符合科創闆的規定,或是聯想退出IPO的原因。

由于在研發上的短視,聯想一直被吐槽像“組裝廠”,其産品的核心零部件,諸如芯片、CPU等,幾乎全部都是開放式供應鍊的産品。

2004年收購美國IBM後,為聯想擴展規模提供了便利,但長遠來看,也培養了聯想“疏于研發”的習慣,沒有技術底氣的聯想,其盈利能力也逐年降低,其近12個月的其淨利潤率僅為2.4%,還已是過去十年的新高。

聯想做到世界第一嗎(聯想何以至此)4

相較于累死累活“組裝電腦”,聯想集團的母公司聯想控股則更專注于投資業務,還成立了多個基金,旗下金融業務涉及銀行、證券、第三方支付、互聯網金融等多種業務形态。

不過,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在今年4月的集團新财年誓師大會上提到,要力争成為一個創新能力更強,創造更大社會價值,能夠更高質量發展的新聯想,并将在未來五年為技術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人民币,這或也意味着聯想對IT業務的重視在提升。

聯想做到世界第一嗎(聯想何以至此)5

據Canalys數據顯示,2021年聯想仍是國内電腦市場的“一哥”,而在國際市場中,Strategy Analytics 顯示,雖然聯想的出貨量同比下降 12%,但仍以 23% 的市場份額保持領先。

不過,在過去多年的發展中,華為筆記本其實也一直在追趕,2020年時,由于疫情居家導緻PC行業出現爆發式增長,彼時華為筆記本的市場份額一度從11%漲至16%左右,僅次于聯想。

可惜的是,其後由于遭遇“芯片短缺”,華為在關鍵時刻無法一鼓作氣追趕。不過,近日華為宣布将新增B系列MateBook,主要面向政府企業客戶,從C端口走向B端,華為也在進一步嘗試擴大市場份額。

對聯想來說,華為發力B端的選擇或有些熟悉,畢竟90年代的聯想正是憑借跟政企的合作來快速擴大規模的,華為此舉将對其造成不小的壓力。

聯想和華為作為中國兩家代表性的企業,早已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路線,聯想憑借收購、投資,在國際市場中形成了穩定的布局,但疏忽技術積累,又讓其陷于“單腿走路”的尴尬。

未來,在千億研發的投入下,聯想又會不會有機會成為第二個華為,在核心零部件上迎來自己的專利,創造出更多的核心技術,我們或還需拭目以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