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步伐
1. 擊球前首先判斷來球的落點
快速的判斷能力是快速移動的前提,說起步法,大家都知道腳下必須要快,移動必須要快。但是在移動之前首先應該養成盯球的習慣,要時刻觀察對方球拍擊球的瞬間動作和球的運行方向,以此來判斷來球的落點,在對方出手時就可以盡早移動到最合适的位置。如果盯不住球就無法準确判斷來球的線路,起動的速度就會受到影響,即使跑動的速度再快,也無法跑到最佳的擊球位置。就好像你從北京想去上海,卻因為沒有看清車次,坐上了去沈陽的火車,即使是特快列車,你還是到不了目的地。
世界頂級選手之所以能夠輕松自如地應付快速的來球,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判斷來球的線路和落點,提前起動步法,在最短的時間内移動到最佳的擊球位置。
2.通過不定點練習,提高判斷力
通過全台不定點的步伐練習,提高實戰能力
很多選手在進行步法訓練的時候,總是喜歡練習定點步法。比如一邊一下的左右擺速練習,這種練習方式不太結合實戰,如果要培養良好的判斷能力,以實現在比賽中的快速移動,那就需要進行些不定點的步法練習。業餘選手剛開始可以通過定點練習來掌握基本的跑動方法,熟練之後就要有意識地練習不定點跑動。
4.向哪個方向移動,就先動哪隻腳 。移動時,注意邁腳的順序
很多步法的基本移動方法都是相同的,即向哪個方向移動就先動哪隻腳,通常分三個步驟來完成(如圖)。在之前波爾的圖解中(國11-13),他就是以這種步法來向正手位移動的。還有郭焱、柳承敏在撲正手位擊球的時候,也是先動右腳。掌握了動腳的基本原理,你就可以像他們一樣輕松地移動了。
5.每一闆球都要注重步法的移動和還原 為了調整節奏,每一闆球都要還原
下列組圖中,對方連續打了張怡甯三個反手,可以看出張怡甯對于這三個相同落點的球,每一闆都非常注重還原的動作,每個球都會調整一下步法。對于相同線路、同樣落點的球,有很多業餘選手站着不動,隻是動手,這樣容易造成失誤。比如對方連續回球到你正手位的時候,右腳要稍微動一下。在訓練中必須養成用小碎步調整的習慣,這樣才能在比賽中連續快速地跑動。步法的移動不僅是為了回球,而且還可以用來調整節奏,尤其是相同落點而速度不同的球,一定要用小碎步調整,否則就會因為節奏不對而出現失誤。
6.身體重心、不要上、下晃動 減少身體的上下起伏,重心保持穩定
在跑動時,有些選手身體上、下晃動得很厲害,這樣會影響移動的速度及擊球的穩定性,超一流選手在步法移動時,他們的身體重心非常穩定,幾乎沒有上下起伏,好像身體有一根軸,身體和腳步移動完全是一體的,像彈簧一樣。我們在練習中要注意:在移動中,腳不要離地面太高,要貼着地面移動,尤其是小範圍的移動,比如并步,膝關節不要過度屈伸,這樣你就能擁有一流選手的步法了。
反手反撕弧圈球
在比賽中,每一名選手都會争取積極主動,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希望具有威脅性。反手反撕弧圈球是一項具有進攻性的反手技術。在快速的對抗中,反撕弧圈球首先要保證回球的穩定性。
如圖4-6中,吳尚垠在擊球時,自下向上轉動拍頭,這樣可以使回球具有比較強烈的上旋,增加了回球的穩定性,當回球落在對方台面後會帶有向前拱的效果,增大了回球的威脅。反手快撕弧圈球要注意在擊球時保持球拍高度,動作要緊湊。減小動作幅度,增強對球的摩擦
加力反撕對方弧圈球必須先掌握基本的反手防守技術,如果基本的反手技術掌握不好,就難以保證反手快撕技術的穩定性。因此,對于每個選手都要先提高反手平擋弧圈球的基本技術。
反撕弧圈球時,在接觸球的瞬間轉動拍頭,減小動作的幅度,使動作更加緊湊,這樣的回球會帶有比較強烈的上旋,具備了一定的進攻性。請注意在防守的時候并不是用力彈擊球,而是在借對方來球力量的同時摩擦來球,進行反擊。 用球拍正面迎球,擊球。反手反撕弧圈球時,必須用球拍的正面面對來球,向後引拍時球拍要保持在較高位置,這樣就可以在接觸球時更容易調整球拍擊球的角度,确保擊球動作的緊湊性。
很多選手在打兩面擺速的時候,球拍習慣下沉。球拍下沉會使擊球動作變形,并出現多餘的動作,而且無法提高擊球的速度,無法保證擊球的穩定性。如果感覺到自己的動作不夠流暢,不妨調整一下球拍的高度來找到最佳的擊球感覺。
手腕略微内收,穩定拍形
在反手反撕弧圈球時,擊球時手腕可以略微向懷中内收,這樣可以較好地避免被對方的來球旋轉壓住,并且能更好地穩定拍形。當對方來球旋轉不太強烈的時候,擊球時還可以加入手腕的力量,增大回球的力量。
正手反帶弧圈球
正手反帶弧圈球是建立在平擋弧圈球之上的技術,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反帶弧圈球的動作幅度也比較小,與平擋弧圈球一樣,要依靠腰部的動作來保證回球的穩定性。在業餘選手中,反帶弧圈球是很常用的技術,從回球的旋轉和速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組圖B中,波爾在擊球前首先判斷對方拉球的線路,将身體重心放于左腿,左肩下沉,這樣可提前移動步法(圖1);判斷好來球的線路之後,波爾将身體重心完全轉移到左腿,同時降低身體重心的高度,左肩更加下沉,前臂自然展開(圖2);觸球時,波爾的左腿向左跨出一步,調整身體到最佳的擊球位置,根據來球的弧線高度,調整球拍的位置,在來球的上升期觸球,盡量保證球拍拍面正對來球,前臂幾乎與球台端線平行(圖3);觸球瞬間,波爾向前上方摩擦,控制回球的弧線高度(圖4);擊球後,波爾迅速還原手臂及身體重心(圖5—6)。
正手度拉弧圈球
正手度拉弧圈球是一項難度較高的攻擊性技術,是防守轉攻的重要手段。反拉弧圈球的力量大、速度快,旋轉比較強,具有很強的威脅。正手反拉弧圈球是專業選手必備的技能,對于業餘選手來說其有較高的難度。
組圖C中,王勵勤首先要判斷對方來球的線路,他壓低身體重心,兩腿的彎曲幅度較大,右臂壓低,前臂自然放松(圖1);擊球前,王勵勤将身體重心放于右腿,轉腰引拍(圖2);當對方來球跳至最高點時,王勵勤增太轉腰的幅度,并将身體重心放低,把重心完全壓至右腿,手臂向身體後側打開(圖3);當來球位于下降初期的時候,王勵勤開始轉腰擊球,以腰部帶動手臂向前迎球(圖4);觸球時,王勤的腰部自右向左大幅度轉動,手臂向前上方送出,可以看出王勵勤前臂收縮的幅度并不犬(圖5—6);擊球後,王勵勤手臂放松,将身體重心迅速還原(圖7—9)。
反拉弧圈球對擊球點的把握十分重要,擊球時,必須要将身體迎前,依靠腰部的力量充分釋放全身的爆發力,反拉弧圈球的動作幅度比較大,擊球後必須要迅速還原,準備連續進攻。
橫闆反手反拉弧圈球
橫闆反手反拉弧圈球的技術難度很高,目前歐洲的男子弧圈球選手對這項技術掌握得更加出色。中國的運動員由于曆來重視正手的技術,相對來說反手拉球,尤其是中台反手拉球的能力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反手反拉弧圈球與正手反拉弧圈球的技術要領基本相同,隻是在身體站位上略有區别。
組圖D中,薩姆索諾夫的站位離球台較遠,身體與球台的端線基本平行。反拉前,他先将身體的重心放低,前臂自然放松,處于身體腹部前方,球拍的高度略高于台面(圖1);擊球前,薩姆索諾夫将身體重心壓得更低,腿部彎曲,用兩腳的前腳掌作為支撐。收腹的同時,将前臂和手腕向懷中内收,球拍的高度低于台面
(圖2);擊球時,右腳蹬地,重心上提,肘部向身體外側支撐,右肩向前探出,使球拍與球之間保持足夠的距離,有助于發力(圖3);觸球時,身體重心從下向上提高,大臂略微向上擡起,前臂和手腕迅速向外展開,發力摩擦來球(圖4);擊球後,身體重心還原至兩腳的前腳掌(圖5),大臂以及前臂自然放松還原,準備連續相持(圖6)。
反手台内進攻
在前三闆的争奪中,搶先上手是每個選手的主導意識,能夠直接占據主動是得分的重要因素。通常在接發球環節,對短球的處理至關重要,多數選手采用擺短、晃撇等技術來遏制對方的上手,因此如何能夠直接進攻台内球成為選手們必須掌握的技術。 正手的台内進攻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相應地對于反手的台内進攻技術也有了新的要求。如今,反手台内進攻技術有了很多創新,比如反手的台内彈擊、反手側擰以及反手的台内挑打,這些技術在實戰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了重要的進攻手段。
組圖A中,陳玘發短球到孔令輝正手,孔令輝擺短斜線(圖3),陳玘側身回擺到孔令輝反手(圖5),孔令輝右腳上步,手腕最大幅度地内收,側擰到陳圮的正手大角(圖6—9)。孔令輝的這闆反手側擰速度快,旋轉十分強烈,落點刁鑽。陳玘的回擺質量并不差,而且在擺短後,陳玘做好了相持的準備,但由于束球的速度太快,還帶有強烈的側拐,因此隻能被動地撲救(圖10-11)。孔令輝反手上手之後不慌不忙,他已經封死了陳玘的回球線路,用反手輕擋一闆直線(圖13-15),再次以落點調動陳玘,陳圮雖拼命跑動,但最終還是回球失誤。 這組套路中,孔令輝打得非常巧妙。孔令輝第一闆接發球擺短遏制了陳玘的上手,陳玘回擺後,站位離球台很近,而且身體幾乎平行于球台,這樣的站位并不利于陳玘的進攻。孔令輝抓住機會,反手側擰一闆強烈的側旋,回球到陳玘的正手位大角,靠速度和落點壓制住對方。陳玘的起動速度較慢,在撲正手的過程中拼命勾住手腕拉一闆側旋,陳玘的這闆拉球十分勉強,雖然撲教成功,但身體的重心完全喪失。孔令輝早已等在反手位輕擋一闆直線。孔令輝的反手回球雖然速度不快,但他在擊球時将拍形外撇,借對方來球的旋轉,使回球同樣帶有強烈的側旋,再次以旋轉和落點調動對手。孔令輝先是依靠速度和落點壓制對方,再以旋轉和落點調動對方,依靠節奏變化獲得了成功。
組圖B中,莊智淵發短球到薩姆索諾夫中路偏反手,薩姆索諾夫側身用正手擺短(圖3)。薩姆索諾夫的這闆擺短弧線略高(圖4),莊智淵突然上步,反手台内彈擊,回球到對方中路。莊智淵這闆反手彈擊的速度非常快,弧線低平(圖5-7)。薩姆索諾夫向後撤步到中台,但由于來球速度太快,他無法及時調整好站位,隻能比較勉強地反帶一闆(圖8),莊智淵抓住機會在來球的上升期發力反拉到薩姆索諾夫反手位大角(圖 10-14),薩姆索諾夫在中台反手防守失誤,此時莊智淵已經側身準備好下一闆的正手連續進攻(圖15-16)。 這組套路中,莊智淵的發球搶攻先聲奪人,利用薩姆索諾夫擺短的失誤,莊智淵通過反手的台内彈擊首先占據了上風。莊智淵在反手台内彈擊的時候,腳下步法移動非常迅猛,右腳向前跨了一大步,利用身體向前沖的力量增加了回球的威脅。在落點上,莊智淵彈擊到薩姆索諾夫中路,抓住了橫闆選手的軟肋。薩姆索諾夫雖然快速後退,但還是被來球頂住,無法發力,隻能反手拉一闆過渡球。莊智淵的下一闆反手拉力量很大,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突出了回球的速度,同樣在落點上盯住了對方的反手位大角。薩姆索諾夫雖然做好了防守的準備,無奈對方的攻勢太強,最終回球失誤。這套組合中,莊智淵先通過速度和落點壓制對方,再通過力量、速度、落點的變化占據了絕對優勢。
組圖A與B體現了兩種反手進攻技術的特點。對于進攻型選手,具備多樣化的進攻技術至關重要。反手台内的進攻技術越來越成熟,根據自身的技術特點,設計最佳的戰術套路是實戰中的重點。無論是反手彈擊還是反手側擰,我們可以從高水平選手的戰術套路中總結出一定的規律: ●觀察對方站位,第一闆進攻以落點為重。 ●出手要突然,直接占據主動。 ●第二闆進攻要抓住對方的弱點,依然要注重落點,占據絕對主動。 ●準備好後續的連續進攻 反手台内進攻技術相對在旋轉、力量、速度上與常規的進攻技術還有一些差距,但台内進攻技術更為突然,更加巧妙和靈活,在節奏變化上具有一定優勢。掌握反手台内進攻技術拓展了選手進攻的方式,豐富了戰術組合。如何更加合理地運用這些技術對每個選手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波爾三彈定乾坤
賞析過與撞擊有關的六組單項技術,最後讓我們來看一組綜合運用。在G組圖中,波爾三闆定乾坤,每闆皆與撞擊有關:
側切 側切可說是搓球的一個“變種”,波爾在接柳承敏發球時即運用了這種技術。圖1中,波爾觸球時拍形接近垂直,卻能将球“切”到擦網而過,竅門何在?對比圖1和圖2,不難發現,波爾接發球時除向下用力外,同時向側有明顯用力,這樣拍形雖立,卻能克服來球的旋轉,并能分散向前的用力成分,既能給球加上轉,又使其更多向側飛而不是向前走,以便回球更短更低。此時的撞擊,有助于加深觸球感覺,加強“切磋”旋轉。
推送 由于波爾回球擦網,柳承敏匆忙間救起的球質量不高,被波爾趁勢“推送”到正手大角。圖8中清晰地顯示,波爾是以垂直的拍面(中部)接觸來球。這裡,打開手腕、腳下移位、重心配合等等不必多言,值得體會的是出球的節奏感:同為撞擊技術,與挑打強調加速度、突然性不同,采取“推送”時多不适合以力取勝,而是注重線路的刁鑽,因此整個動作節奏相對平緩,穩中有快,好似拿着球“送”到預期落點一樣。
快擋 被調動正手的柳承敏飛身撲救,将球拉回,波爾并沒有拉開架勢與之展開對拉(與柳承敏對拉也未必能讨到便宜),而是稍退半步,将球擋回柳承敏的反手空當(圖12-14),最終迫使柳承敏反手放高球失誤。當對方拉球弧線低平、速度很快時,盲目向後拉手準備反拉很可能錯過最佳擊球點,吃力不讨好,不如像波爾這樣借力快擋,沒準能“四兩撥千斤”。此時,注意手不能離軀幹過遠,膜髋收緊,沉肩墜肘,以便借身體下盤穩定拍形;擊球點要在身前,以保證回球速度。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贊同撞擊無處不在、無法繞過的觀點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