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傅醫生。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病例劉女士,54歲。
三個月前,劉女士無意間發現腹部皮下長了一個包塊,找了社區診所李大夫查看,李大夫告訴她可能是脂肪瘤,沒什麼問題,包塊如果不生長,不用管它,若是變大了,可以手術切除。
劉女士聽了李大夫說是脂肪瘤,回到家自己在網上搜索了一番,脂肪瘤為脂肪粒聚集的良性腫瘤,這下劉女士放心了。
一個月過去了,劉女士感覺肚皮下的包塊好像變大了,觸摸時稍微有些疼痛。網上說脂肪瘤一般不疼痛,劉女士不放心,決定去醫院再咨詢一下。
劉女士來到醫院普通外科門診,門診醫師聽了劉女士的叙述,查看了劉女士腹部包塊情況。
門診醫師告訴劉女士,肚皮下的包塊是脂肪瘤的可能性較大,但也不能排除其他情況可能,建議劉女士查個腹部彩超、腹部CT,或者直接手術切除,送病理化驗。
劉女士詢問手術費用,門診醫師告訴劉女士,各種檢查加上手術費和病理化驗費大概一千多元,而且門診是不能報銷的。
劉女士考慮到一千多元錢也是個不小的數目,就沒有在醫院門診手術。
回家路過社區診所,正巧碰見李大夫。
劉女士說自己肚皮下的包塊好像變大了,剛才去了醫院,門診醫生也說是脂肪瘤,讓她做手術切除,她嫌花費高,沒在那裡手術。
李大夫說:你可以在這裡手術切除包塊,花不了多少錢。
劉女士想想也行,畢竟這邊社區診所的衛生條件也不錯,自己經常因為胃疼在這裡輸液,對診所衛生情況以及李大夫的技術還是挺贊同的。
李大夫詢問了劉女士的基本情況,有沒有乙肝等傳染病,劉女士說,沒有傳染病,除了胃病,沒有得過其他疾病。
李大夫準備好手術器械,消毒完畢,注射了麻藥,把肚皮下的包塊完整的給切除了,包塊約冬棗那麼大。
李大夫囑咐劉女士按時來換藥,并開了一盒抗生素口服。
一周後,刀口愈合良好,拆了線。
劉女士問李大夫總共費用多少?
李大夫說:都是熟人,少收些錢,手術費加上換藥等費用,一共收了一百塊錢。
劉女士萬分感謝。
為了答謝李大夫,還特意在社區樓下的旋轉小火鍋請李大夫吃了個飯。
過了大概有三個月,劉女士洗澡時發現肚皮刀口旁邊又長了一個包塊,劉女士很驚訝,明明切除的很幹淨,怎麼會又長出來一個包塊,劉女士聽說過,惡性腫瘤會很快複發,難不成...劉女士越想越害怕。
洗完澡,劉女士去了社區診所。
李大夫說:一般情況下,脂肪瘤切除後在短時間内很少有複發的。建議劉女士前往醫院進一步診治,把旁邊這個複發的包塊切除送病理化驗。
劉女士再次來到醫院外科門診,門診醫師聽了劉女士叙述完前因後果,查看了腹部包塊情況。
腹部刀口旁邊可觸及一直徑約1cm包塊,邊界不清,活動度差。
門診醫師憑多年的外科經驗判斷,這個包塊不簡單,不應該緊緊是個脂肪瘤,腹腔應該存在問題。
遂開了腹部彩超和婦科彩超檢查。
劉女士心裡面害怕的狠,也顧不得嫌花錢多了。
做了彩超檢查,結果顯示腹腔多發腫大淋巴結,肝膽胰脾及婦科髒器未發現明顯異常。
拿着彩超結果急忙來到門診,大夫,我這淋巴結咋腫大了?是不是得了癌症了?劉女士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結果。
門診醫師說:淋巴結腫大原因很多,像腹腔、盆腔髒器炎症都有可能引起淋巴結腫大。
聽到這裡,劉女士松了一口氣,緊張了一天的心終于可以平複一下。
但是,你這無緣無故的不會出現腹腔淋巴結腫大,說明存在我們沒有發現的疾病。而且腹部皮下包塊跟腹腔淋巴結腫大不一定就有關聯,門診醫師說。
劉女士剛放松的心又提了起來。
那怎麼辦?劉女士問醫生。
詳細做下檢查,像胃鏡、腸鏡等這些檢查還是很有必要做的。
我們平時體檢,簡單的化驗下血,做個彩超,拍個平片,這些檢查太局限,像許多隐匿性的疾病很難被發現,胃腸道腫瘤什麼的有時候隻有做了胃、腸鏡才能被發現。
有句話說的好,體檢不做胃腸鏡,等于沒體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得花不少錢吧?
是的,而且門診是自費。
劉女士思索一下,檢查先緩一緩,先把這個腫塊切除了,做個病理化驗吧!
那行,交了費,抽完血,門診手術室手術。
包塊再次被切除,送了病理化驗,三天後出結果。
劉女士焦急的在家等待了三天,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都在她腦海裡浮現過,她害怕極了,三天來她都沒怎麼休息好,人憔悴了許多。
病理結果出來了,劉女士不敢自己來取化驗結果,生怕查出來問題。
墨菲定律就是這樣,你怕什麼,它就來什麼。
病理結果顯示:送檢組織中發現中-重度異型細胞,考慮為轉移癌可能,原發竈不明确,建議做免疫組化協診。
劉女士在一樓等丈夫,因為害怕,沒敢跟着丈夫去病理科。她看見丈夫臉上表情嚴肅,知道情況可能很糟糕。
怎...麼...樣?劉女士緊張的快說不出話來了。
沒什麼事,就一點小問題,丈夫盡力的安慰着劉女士。
門診醫師看了病理報告,告訴劉女士需要住院進一步檢查。
劉女士雙腿發軟,已經沒有力氣走路了,丈夫去服務台推了輪椅,将劉女士推入外科病房。
主管醫生開了腹部增強CT,胃鏡檢查安排在了第二天。
腹部增強CT結果出來了,提示胃壁彌漫性增厚,胃腔内見不規則軟組織腫塊影,考慮為胃癌可能,肝髒可見多發轉移竈,腹膜後間隙、腹腔内可見多發腫大的淋巴結影。
主管醫生把劉女士丈夫喊到醫生辦公室。
現在從腹部增強CT結果來判斷,可能是進展期胃癌。
她除了年輕時得過胃病,偶爾胃疼以外,平時也沒有什麼症狀啊,怎麼就會得了胃癌呢?劉女士丈夫不解的問主管醫生。
她血紅蛋白低,糞便隐血試驗陽性,存在慢性失血的情況,考慮消化道有慢性出血。
早期症狀不明顯或者不典型,可能會出現隐痛、嗳氣、食欲不振等,類似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慢性胃炎。
像這種有胃部疼痛症狀或者有家族史的患者,年齡大于40歲,原則上建議每年檢查一次胃鏡,從而可以及早發現胃部病變,早發現,早治療,治療上有些可以達到臨床治愈。
現在隻是影像學檢查初步判斷,最終結果以活檢病理結果為準,你先安慰安慰你媳婦兒,等胃鏡檢查。
焦急的等待了兩天,劉女士進了胃鏡室。
胃鏡發現,劉女士胃中一腫塊隆起,腫塊表面潰爛、滲血。
劉女士丈夫被喊進了檢查室,胃鏡檢查醫師告訴他胃部發現一明顯腫塊,表面潰爛,考慮是胃癌,需要切除一部分組織送病理化驗。
同意送病理。
幾天後,病理結果為胃癌。
劉女士聽見了丈夫打電話的内容,知道了病理結果,她心裡面也不再害怕了,因為她已經預見了結果,幾天前就在手機上搜索了胃癌的相關治療及預後。
她知道自己胃癌已經多處轉移,腹部的那個包塊也是胃癌轉移瘤,晚期胃癌,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治療,即使手術切除,就算經過系統的有效治療,其5年的生存率也隻是在16.6%左右,等待她的隻有默默逝去。
她腦海中飛速回想着自己第一次出現腹痛的時間,為什麼這些年沒有體檢過身體?沒有做過胃鏡檢查?是可憐那點錢嗎?如果自己能按時體檢身體,早期發現胃癌,早期手術切除,那麼情況就不是這樣了。
哎,悔之晚矣,劉女士歎息了一聲。
劉女士被轉到腫瘤科治療。
一般早期胃癌症狀沒有特異性,與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等良性疾病的症狀類似,常有上腹部輕度疼痛或脹滿不适感、食欲缺乏、乏力、嘔吐、嘔血、便血及吞咽困難等。
早期胃癌施行規範的根治性切除術後,遠期生存率都在90%以上。
早期胃癌很難被發現,現在很多單位體檢沒有胃鏡這一項,所以很多人查出來胃癌,會很詫異,明明年年體檢,為什麼腫瘤沒有被發現?隻能說年年體檢的項目很局限,沒有胃鏡,很難發現胃部的腫瘤。
晚期胃癌主要症狀為上腹疼痛,并可出現貧血,厭食,上腹部觸及包塊,還可出現嘔血,血便,惡病質等。如果短時間内出現明顯體重下降,就需要警惕了,查一查身體是不是出現問題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