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根據《杜臆》:“此是既為工部郎後,追論往事也。故以《憶昔》為題,乃廣德二年嚴武幕中作。吐蕃陷京,在去年之冬。”可知這兩首詩作于廣德二年(764年)。廣德二年春,杜甫寄居阆州。杜甫感于今昔變化,借憶昔表示對現實的憂慮和哀歎。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憶昔二首注釋:
憶昔先皇巡朔(shuò)方,千乘萬騎入鹹(xián)陽。
當年肅宗即位靈武,收複關中。借陰山驕子回纥之兵收複兩京。
先皇巡朔方:指唐肅宗在靈武、鳳翔時期。
陰山驕子汗血馬,長驅東胡胡走藏。
借陰山驕子回纥之兵收複兩京,東胡安慶緒奔走河北死守邺城,史思明出兵相救安慶緒于邺城,既降又叛反複無常并複陷東京洛陽早是意料之中的事。
陰山驕子:指回纥。汗血馬:大宛國有汗血馬。“長驅”句:東胡,指安慶緒。肅宗借兵回纥,收複兩京,安慶緒奔河北,保邺郡,所以說胡走藏。
邺(yè)城反覆不足怪,關中小兒壞紀綱。張後不樂上為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四方。
肅宗整日誠惶誠恐多方讨好信任關中小人李輔國,寵懼後宮張良娣,緻使綱紀壞而國政亂,以緻今日代宗仍在勞心焦思肅清朝綱。
邺城反覆,指史思明既降又叛,救安慶緒于邺城,複陷東京洛陽一事。思明被迫投降,反覆無常,乃意料中事,故雲不足怪。關中小兒:指李輔國。上,指肅宗。至令:一作“至今”。今上:當今皇上,此指代宗。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肅不可當。
當年我自己官為拾遺時。在皇帝左右,又拾遺職掌供奉扈從,代宗以廣平王拜天下兵馬元帥,先後收複兩京勢不可擋。
叨,忝也,自謙之詞。“出兵”句:指代宗當時以廣平王拜天下兵馬元帥,先後收複兩京。
為留猛士守未央,緻使岐(qí)雍(yōng)防西羌(qiāng)。
代宗聽信宦官程元振讒害,奪郭子儀兵柄,使岐雍一帶兵力單薄,不能防敵于國門之外。
“為留”句:猛士,指郭子儀。寶應元年(762年)代宗聽信宦官程元振讒害,奪郭子儀兵柄,使居留長安。未央,漢宮名,在長安。岐雍,唐鳳翔關内地,邊兵入衛,岐雍一帶,兵力單薄,遂不能防敵于國門之外。
犬戎(róng)直來坐禦床,百官跣(xiǎn)足随天王。
緻使吐蕃入侵兩京淪陷,府庫闾舍,焚掠一空,百官狼狽就道,鞋子都來不及穿跟随代宗逃往陝州。
犬戎:古代族名,又叫猃狁,古代活躍于今陝、甘一帶,猃、岐之間。此處指吐蕃,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入侵,代宗逃到陝州,長安第二次淪陷,府庫闾舍,焚掠一空。跣足:打赤足。寫逃跑時的狼狽,鞋子都來不及穿。天王:指唐代宗。
願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
何時才能出現傅介子這樣勇猛的人物來湔雪國恥啊,隻要國家能滅寇中興,我個人做不做尚書郎倒沒關系。
傅介子,西漢時北地人,曾斬樓蘭王頭,懸之北阙。杜甫意在湔雪國恥,故願見能有這種人物。尚書郎:作者自謂。《木蘭行》:“欲與木蘭賞,不用尚書郎。”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yì)猶藏萬家室。
想當年開元盛世時,小城市就有萬家人口。
開元:唐玄宗年号(718—741年)。開元盛世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治世之一。小邑:小城。藏:居住。萬家室:言戶口繁多。
稻米流脂粟(sù)米白,公私倉廪(lǐn)俱豐實。
農業豐收,糧食儲備充足。儲藏米谷的倉庫也裝的滿滿的。
流脂,形容稻米顆粒飽滿滑潤。倉廪:儲藏米谷的倉庫。
九州道路無豺(chái)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社會秩序安定,天下太平沒有寇盜橫行,路無豺虎,旅途平安,随時可以出門遠行,自然不必選什麼好日子。
豺虎:比喻寇盜。路無豺虎:旅途平安,出門自然不必選什麼好日子,指随時可出行。
齊纨(wán)魯缟(gǎo)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當時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到處是貿易往來的商賈的車輛,絡繹不絕于道。男耕女桑,各安其業,各得其所。
齊纨魯缟:山東一帶生産的精美絲織品。車班班:商賈的車輛絡繹不絕。班班:形容繁密衆多,言商賈不絕于道。桑:作動詞用,指養蠶織布。不相失:各安其業,各得其所。
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
宮中天子奏響祭祀天地的樂曲,一派太平祥和。社會風氣良好,人們互相友善,關系融洽。
聖人:指天子。奏雲門:演奏《雲門》樂曲。雲門,祭祀天地的樂曲。膠漆,比喻友情極深,親密無問。
百馀(yú)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百馀年間,沒有發生過大的災禍。國家昌盛,政治清明。
百馀年間:指從唐王朝開國(618年)到開元末年(741年),有一百多年。未災變:沒有發生過大的災禍。“叔孫”句:西漢初年,高祖命叔孫通制定禮樂,蕭何制定律令。這是用漢初的盛世比喻開元時代的政治情況。
豈聞一絹(juàn)直萬錢,有田種谷今流血。
誰知安史亂後,田園荒蕪,物價昂貴,一絹布匹要賣萬貫錢。
一絹,一匹絹。直,同“值”。
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
洛陽的宮殿被焚燒殆盡,吐蕃也攻陷長安,盤踞了半月,代宗不久之後收複兩京。
宗廟:指皇家祖廟。狐兔:指吐蕃。顔之推《古意二首》:“狐兔穴宗廟。”杜詩本此。
傷心不忍問耆(qí)舊,複恐初從亂離說。
不敢跟年高望重的人絮叨舊事,怕他們又從安祿山陷兩京說起,惹得彼此傷起心來。
不忍問:是因為怕他們又從安祿山陷京說起,惹得彼此傷起心來。耆舊:年高望重的人。亂離:指天寶末年安史之亂。
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lù)秩(zhì)。
小臣我愚鈍無所能,承蒙當初朝廷授檢校工部員外郎官職給我。
小臣:杜甫自謂。魯鈍:粗率,遲鈍。記識:記得,記住。祿秩:俸祿。蒙祿秩:指召補京兆功曹,不赴。
周宣中興望我皇,灑淚江漢身衰疾。
希望當代皇上能像周宣王恢複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興那樣恢複江山社稷,我在江漢流經的巴蜀地區也會激動涕零的。
周宣:周宣王,厲王之子。我皇:指代宗。灑血:極言自己盼望中興之迫切。江漢:指長江和嘉陵江。也指長江、嘉陵江流經的巴蜀地區。因為嘉陵江上源為西漢水,故亦稱漢水。
杜甫的主要作品有:
絕句、絕句、贈花卿、房兵曹胡馬、望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石壕吏、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春望、别房太尉墓、哀江頭、春宿左省、武侯廟、佳人、飲中八仙歌、狂夫、前出塞九首·其六、贈衛八處士、登樓、月夜、登嶽陽樓、江南逢李龜年、蜀相、絕句·江碧鳥逾白、又呈吳郎、閣夜、羌村、登高、月夜憶舍弟等。
《憶昔二首》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