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生大事》裡有個橋段:
初中生小武,在爸媽眼裡是個乖巧聽話的“學霸”。
穿着襯衣領帶,眼鏡斯斯文文地戴着,一副憨厚老實的模樣。
媽媽對他百般寵溺。
奶奶去世,家中辦着白事,媽媽卻教他當作無事發生,在外屋心無旁骛地背書。
為了不耽誤他去北京考試,在媽媽的極力要求下,奶奶被匆匆火化、下葬,以最快的速度了結了後事。
結果到了北京,媽媽傻了眼。
這個她捧在心尖上的寶貝兒子,不争氣地拿了個倒數第一。
本以為在自己的控制、安排下養出來的乖兒子,最終竟讓自己失望。
這是這部溫情電影中一段關于強勢教育的小故事,頗為諷刺有趣。
但當電影結束,字幕上出現飾演小武的演員名字,卻叫人驚喜:
鐘宇升。
這個15歲的男孩,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藝名”:
鐘美美。
兩年前,他自導自演模仿老師的短視頻火出了圈,他成了坐擁數百萬粉絲的“頂流”。
媒體争相報道,人們将他看作又一個意外闖入成人世界的孩子,各種猜測他的前路會通向何處。
如今兩年過去,鐘美美以另一種方式回到了我們的視野。
他變了。
現實中的鐘宇升,走上的是一條與電影中的小武截然不同的道路。
01
兩年前,如果不是被逗得不行的小姨無意中把視頻發到網上。
13歲的鐘宇升,也許還隻是個喜歡模仿、表演的普通初中生。
在母親吳瓊的眼裡,兒子内向腼腆,隻有在表演的時候特别放得開。
他會在家裡模仿親戚朋友、各行各業,總是惟妙惟肖,逗得大家前仰後合。
即便有時家裡沒人,他也會把尚年幼的妹妹當成唯一觀衆,學着媽媽打掃衛生、喊他起床、生氣的樣子,惹得妹妹咯咯直笑。
從小到大,從學校拿回的獎狀,都會被他塗改成“表演獎”。
圖源:新京報·我們視頻
于年少的鐘宇升而言,表演是他無比認真的愛好。
母親注意到了這一點。
她發現,兒子平時會很留意生活細節,喜歡在完成學業之後,看模仿才藝類視頻,還會穿上她的衣服拍搞笑段子。
她還發現,每當這些時候,兒子都會很開朗,很快樂。
既然孩子能開心,吳瓊便從來沒反對過。
有時她還會在兒子的視頻裡“客串”出鏡。
在母親的支持下,鐘宇升的創作欲越來越強。
2020年疫情伊始,在家上網課的他突然有了靈感,拍起了模仿老師的視頻。
套上媽媽或姥姥的衣服,鑽進房間,豎起手機,思考個十幾分鐘,腦中的段子就成型了。
從數學老師上課整頓秩序,到班主任強行霸占美術音樂課。
從老師忍着發炎的嗓子來上課,到520抓包約會的小情侶。
鐘宇升模仿得氣質到位,一個眼神、一個停頓都全是戲。
視頻被發到網上後,鐘宇升突如其來的,火了。
火到B站上的彈幕,多得幾乎遮住了他整個人。
火到僅僅幾天之内,他的快手粉絲漲到了100多萬。
火到每天熱搜上都有他的名字,各大視頻平台都推薦着他的視頻。
編劇史航被他折服:“這孩子一腳把我踹回了少年時代。”
流量帶來了圍觀、贊譽。
有人說他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有人說他簡直無師自通了斯坦尼體系,有人直接拿他拉踩專業演員。
初中男孩鐘宇升,在13歲這年,被高高捧起。
02
對于自己的出名,鐘宇升是意外的。
在他所生活的東北鶴崗小城,他的名字,成了衆人讨論的話題。
去超市,會被認出;去散步,會被拉着拍照;大街上,總有人來跟他打招呼。
身邊很多同學還“牽線搭橋”,幫自己的朋友、同學請求添加他的微信。
各路記者擠滿了他的家,采訪、代言、簽約、帶貨的邀請電話從早響到晚。
“從早上四五點,打到晚上十二點,能把手機打到沒電。”
圖源:剝洋蔥people
他也是享受的。
每個到訪的記者都希望他能現場模仿一段,鐘宇升便笑着,迎着攝像機随時即興表演起來。
采訪間隙,快樂地跟每個人聊着天,談起各種話題。
有人聯系他媽媽,提出一年一百萬的簽約費,吳瓊拒絕了。
當她把這事當成笑話轉述給兒子時,鐘宇升按耐不住動心,也曾嘗試着給對方回去電話,想問問簽約的具體事宜。
名和利瞬間湧在少年面前。
一條仿佛直接通往成人名利場的捷徑,鋪程在鐘宇升面前。
一向尊重孩子喜好的吳瓊變得警覺起來。
她開始避免向兒子讨論網上的贊譽,也不常把關于名氣的話題帶回家。
“光環太多,人就浮躁了。”
她照樣正常地帶着兒子該出去玩就出去玩,遇到有人認出他,就大大方方笑一個。
教兒子學會,對一切輿論,都淡然處之。
另一邊,面對找上門的各種廣告,她毫不猶豫全都拒絕;之後的更多采訪,她也都在推辭。
“不想讓孩子變商業,不希望他把錢看得太重,這隻是一個興趣愛好。”
在她看來,孩子尚年少,未來的可能性還有很多。
“我不會設想他長大以後一定要怎樣,不能早早讓孩子被限定在一個框架内。”
對曾因一百萬心動的鐘宇升,她也嚴厲教育:
“被金錢所迷惑,人會失去本性。”
在媽媽的言行影響下,鐘宇升漸漸明白:
自己的熱度,終有一天會過去。
鮮花和掌聲,隻是人生路上的一段風景。
得之我幸,失之,也不必落寞。
在該讀書的年紀,隻當做好自己的事。
往後,自會有更廣闊的天地。
于是,“網紅鐘美美”,像以往無數個一夜成名的孩子一樣。
如昙花般耀眼過一瞬。
接着,漸漸淡了蹤影。
03
但鐘宇升後來的故事,有了與以往都不同的後續。
在《人生大事》裡,他“很過瘾”地客串了一個角色。
但熒幕之外,他依舊是個普通的學生。
因為一直向往省級重點中學——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在初三那年,鐘宇升毅然從鶴崗轉學到哈爾濱楊楚珊中學沖刺備考。
可到了人才濟濟的省會,他才知道自己的成績有多中不溜。
化學和物理,剛開始拿到考題,甚至都看不懂選項。
他拼了命追趕。
買各種習題、試卷,每天要求自己做一套曆年模拟卷。
每天下午7點半放學回家,他要繼續伏案至深夜12點才睡覺。
自習、課間、午休,但凡是能抽出的時間,他都争分奪秒地向老師求問。
他變得越來越熟練。
理綜試卷,以前兩小時的考試時間,他隻能勉強答完一科。
到後來,一小時内,他能輕松完成全部的兩科試卷。
用三個月的時間,提高了100多分。
一個多月前剛結束的中考,鐘宇升考出了優秀的成績。
其中語文還考了全班第一。
成功地,被哈三中國際班錄取。
如今,15歲的鐘宇升對未來有了不同于曾經的規劃:
“以前一心隻想表演,考北京電影學院,當演員。
現在我才發現,其實我更喜歡文科,想研究文化。
我眼下打算開始學習雅思,預習高一、高二的課程。
以後想考新加坡國立大學或者南洋理工,選一個偏文科的專業,比如亞洲研究、東南亞研究、藝術設計什麼的。
如果有機會當然也想繼續演戲,但這隻是我的一個愛好。”
坐在心儀高中的操場邊,鐘宇升滿眼都是對未來的期盼。
兩年前,他稚嫩的雙眼裡藏着的是對成人世界、對那個小小名利場的好奇。
而如今,他的眼神裡更多的,是堅定。
是對自己腳踏實地走過來時路的自豪。
更是對自己今後将擁有的更多選擇而憧憬。
“網紅鐘美美”,終是走出了一條比網紅更寬的路。
04
在鐘宇升的出名、成長裡,有一個人起到了很大影響:
母親吳瓊。
發現沒有,鐘宇升的兩次人生轉折,其實都倚賴于母親智慧的引導。
當鐘宇升展露出對表演的巨大興趣和天賦時,她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打壓,勒令他放棄愛好,專心學習。
而是溫柔地支持、鼓勵,甚至幫助。
這給了孩子嘗試一切新事物的勇氣。
而當鐘宇升一度陷于名利,在恭維、贊譽以及更多輿論中迷茫、動搖時,她沒有用成人的勢利、貪婪去衡量孩子的未來。
而是清醒地守護他的身心健康,又給予他正确的指引。
這給了孩子繼續踏實走好前路的理智。
很多人說,鐘宇升是個活得很通透的孩子。
其實真正有遠見的,何嘗不是他的母親。
一次适度松手,一次及時拉緊。
這才讓那個年少的孩子,既可以自如地發掘自己的天賦,追尋着自己的熱愛。
又能夠樹立起正确的價值觀,不忘形,不扭曲,穩紮穩打地把人生這條路一步步走好。
但我們很多父母,往往都做反了。
在孩子想飛的時候,我們剪斷了他們的翅膀。
如同紀錄片《零零後》裡那個母親。
兒子錫坤喜歡魔術,探索能力很強,在幼兒園就常和小朋友們一起做實驗。
可媽媽便覺得這種探索精神毫無用處,更“當不了飯吃”。
強塞着讓他進入語言班,對此根本不感興趣的錫坤,成了班上最差的孩子。
本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他,變得日日沮喪、自卑。
也如同《少年說》裡那個父親。
女兒塗思睿,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寫小說,4年多寫了30多萬字。
文科成績相當優秀。
可就因為理科成績不理想,父親一把撕毀了她56本心血之作。
理由很簡單:愛好影響上大學。
而當孩子的某些特質真的能換來利益,有些父母又見利濫用。
如同那個孩子長得可愛,就安排她做童模、走秀拍照的父母。
一言不合,動手逼迫。
以及那個把女兒打造成“天才少女”的父親。
14歲,自稱一天寫詩2000首,出書、辦演講,營銷成功學以牟利。
在該讓孩子飛翔的時候,我們用繩子把他們勒緊。
而該加以引導的時候,我們又急急地将他們推向成人社會。
說白了,我們的教育,有時太過功利。
一切以實用為目的,既不關心孩子到底喜歡什麼,也不在乎孩子到底想過怎樣的人生。
隻是用父母的“權利”,去幹涉孩子的未來,打着“都是為你好”的旗号,讓孩子走父母認為對的路。
可别忘了,教育的本質不是畫框子,而是種樹。
讓種子自己破土、抽芽、生長,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營養,再在合适的時候,修剪、指引。
小樹苗,才會成長為參天大樹。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明白孫雲曉在《成功智力》中寫下的那句話:
“離開了做人的教育,一味給孩子灌輸功利的成才觀,會扭曲孩子的的人格乃至人生。”
對孩子真正的愛,不是替他走多少路,做多少決定,而是給他足夠的尊重。
他的人生,才能被自己點亮。
參考資料:
剝洋蔥people:被圍觀的“鐘美美”
我們視頻:“鐘美美”稱未來想把演戲當副業
封面底稿:對話“鐘美美”母親:對比走紅,更關心孩子這個周末怎麼過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