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橋的組成

傳力途徑及力學特點

一、孔跨布置
斜拉橋孔跨布置主要可分為雙塔三跨式、獨塔雙跨式和多塔多跨式等三種形式。
在特殊情況下,斜拉橋也可以布置成獨塔單跨式或者混合式。
1、雙塔三跨式
最常用,對稱式和非對稱式
适用:跨越較大的河流、海口及海面
邊跨L1與中跨L2之比:
鋼斜拉橋: L1=(0.4~0.45)L2
其它:L1=(0.33~0.5)L2
一般:L1=0.4L2

中間輔助墩:緩和端錨索應力集中或減少邊跨主梁彎矩,增大橋梁總體剛度。
(2)獨塔雙跨式
适用:跨越中、小河流、谷地和城市道路或較大河流的主航道
邊跨l1 / 中跨l2=0.5~0.8,一般取0.66左右

(3)單跨式
1) 地錨式:獨塔單跨式

雙塔單跨式

(2) 無背索式:


(4)多塔多跨式(≥3塔)( ≥4跨)
改進措施:
a、做中間剛性塔
b、拉索加勁中間塔
c、增加主梁梁高
d、矮塔部分斜拉橋體系

2. 材料及組成

分兩大類:
(1)整體安裝的斜拉索:平行鋼絲索( φ5~7mm高強鍍鋅鋼絲);
(2)分散安裝的斜拉索:平行鋼鉸線索(等截面的鋼絞線)
防護:使用最廣泛的措施是用熱擠法在鋼絲束上包一層聚氯乙烯套管(簡稱PE套管)。
3.斜索布置

之間的差異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力學,橋面利用,施工養護及美學


索内的其他布置形式

4、主梁
(1)力學體系
主梁是以承受壓力和彎矩為主的偏心受壓構件,力學體系上可分為:連續體系、非連續體系。
(2)主梁的高跨比
等高度梁,h/l=1/100~1/200
(3)材料
鋼材、混凝土、結合梁、混合梁
(4)截面

主塔——主要承受軸力,同時受彎矩
(1)縱橋向布置:

(2)橫橋向布置

(3)高跨比
雙塔:H=(1/4~1/6)L2
單塔:H=(1/3~1/4)L2

(4)材料:除日本外,多采用混凝土材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