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自古以來就是一組我們熟知的常用數字:《水浒》梁山英雄排座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條好漢聚弟兄于梁山,結英雄于水泊,“忠義雙全,替天行道”;《紅樓夢》全書一共有一零八回,書中恰好描寫了一百零八钗。
一百零八這個數字,與佛教更是有着不解之緣。“一百零八”,簡稱“一百八”,又稱“百八”,是佛家常用的數之一。
比如三百多年前修建的西藏大昭寺内排列着一百零八個雕刻精美的雄獅石獸;青海塔爾寺内有一百零八根巨大的石柱;佛寺中佛像、僧尼所佩佛珠多是一百零八顆。此外,蘇州城外寒山寺在除夕之夜撞一百零八下鐘來迎接新的一年……
那麼,在佛教文化中,“一百零八”到底蘊含着什麼樣的文化内涵呢?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丹珍旺姆
一百零八種煩惱
佛家認為人的煩惱有一百零八種,謂之“百八煩惱”。《大智度論》卷七說:“十纏、九十八結為百八煩惱。”又一說,六根各有六種煩惱,乘以三世,為“百八煩惱”。
108顆佛珠:念佛計數的數珠,以一百零八顆一串者為“上品”。“和尚市語,以念珠為百八丸。”(《清異錄》)《木槵子經》謂:“若欲滅煩惱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也就是說,用一百零八顆念珠,破“百八煩惱”。
108下鐘聲:又如宋·陳善《扪虱新話》卷一載:韓愈問方外友大颠法師的年紀,大颠提起一串念珠道:“晝夜一百八。”語含機鋒,寺院昏曉時擊大鐘一百零八下。如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一九六雲:“一十三度溪花紅,一百八下西溪鐘。”打鐘“一百八”,也是為了破“百八煩惱”。
“前後三十六,中發三十六,共成一百零八聲。”
“緊十八、緩十八、六遍湊成一百八。”
可見我國各地寺廟自古以來,撞鐘的節奏、韻律雖各有區别,但鐘聲均為一百零八下 ,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定律。
另有一說,謂打鐘一百零八下,為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總和。如寒山寺除夕夜半打鐘一百零八下,似即與此一說有關。
中國古建與一百零八
中國的古代建築藝術也十分講究“一百零八”。甯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青銅峽水庫西岸有一百零八塔。塔群坐西面東,依山臨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題記的帛書和佛祯,是喇嘛式實心塔群。
佛塔依山勢自上而下,按奇數排列成十二行,總計一百零八座,形成總體平面呈三角形的龐大塔群,因塔數而得名。
佛教把人生煩惱歸結為一百零八種,為清除煩惱,規定貫珠一百零八顆,念佛誦經一百零八遍,敲鐘一百零八響。 而建築一百零八塔意為消除煩惱,也是這種思想的産物。
據說,來這裡遊覽的人們,隻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煩惱,帶來吉詳和好運。數一個塔即除一種煩惱,如果能一口氣數清所有的塔,則可将人生煩惱解除殆盡,故不少遊人至此都要數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