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乳牙又白又整齊,怎麼一換牙就變樣了?”
“新長出來的牙不好看,需要矯正嗎?”
孩子進入換牙期, 标志着進入新的成長階段,很多家長滿心期待的同時也憂心忡忡,常常會緊張地跑來問我,孩子牙齒沒換好,怎麼辦?
其實,乳牙和恒牙替換階段,出現“新人排列不整齊”的情況非常正常,不必緊張。
這也是我們口腔醫生經常提到的:替牙期暫時性錯合。
正常情況下,乳恒牙替換時,部分牙齒問題會随着換牙自行調整,慢慢變好的。
為了進一步消除寶爸寶媽們的擔心,我們簡單聊幾種較常見的換牙期暫時性牙齒問題(會自己長好的)。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各個恒牙到底是誰是誰。中切牙和側切牙就是我們俗稱的門牙,從門牙往後展開,牙齒名字如圖所示。
在替牙期,較為明顯的暫時性錯合有以下的情況:
門牙中間出縫(上颌中切牙間隙)
上門牙萌出時,兩顆門牙之間出現縫隙。這是由于門牙旁邊的側切牙小兄弟(牙胚)在牙槽骨裡擠壓了門牙牙根造成的。側切牙萌出會好轉。
側切牙歪(上颌側切牙遠中傾斜)
門牙旁邊的這位側切牙同學也一樣慘,在它長出來的時候,可能會向乳尖牙方向傾斜(牙冠向遠中傾斜)。這是由于側切牙旁邊的小姐妹——尖牙牙胚,壓迫了側切牙牙根造成的。尖牙萌出後會改善。
大家看到了麼?我們換牙時,不安分的牙齒總是一個壓一個,不過好在大家是兄弟姐妹,正常情況下磨合好了都會乖乖站好的(排整齊)。
門牙擁擠
我們門牙剛萌出的時候,可能出現輕度擁擠。四顆新長出的門牙比以前的乳牙大很多,所以會出現擁擠。但随着颌骨的生長提供間隙等原因,正常情況下是可以自行調整排齊的。
上切牙蓋住下切牙很多(深覆合)
上下切牙萌出早期,可能出現深覆合。這是因為門牙換成大的了,後牙還是小的,高度不夠,前牙就會咬得很深等原因。
後牙咬合不佳(後槽牙呈尖對尖遠中關系)
上下颌第一恒磨牙長出時,通常會牙尖對着牙尖,而不是牙尖對着牙窩。這個現象家長不一定能發現。正常情況下,它會随着孩子後續牙齒的替換調整為正常。
一般來說,上述的情況都屬于乳牙恒牙交替時的暫時性錯合,不需要治療。
當然引起這些問題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必須處理的問題。比如門牙牙縫過大的情況,有可能是因為有多生牙或者唇系帶附着過低,這些是需要處理的。
(左:多生牙;右:唇系帶附着過低 )
寶爸寶媽們重視孩子的牙齒是非常好的。
換牙階段是很多颌骨發育畸形診治的最佳時間,錯過了,治療效果不佳或者要等到18歲做手術。
同時,醫生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不良口腔習慣。及時幹預,避免畸形的發生發展。
建議孩子7-8歲時,帶去找專業正畸醫生看看,及時發現口腔颌面部生長發育的問題。
▼
版權及免責聲明
文章科普皆為@牙醫lina的原創文章
科普不能代替醫生診療,如家長判斷不了請及時就醫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