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一宋韻,一瓷一诠說
「采土」
制瓷所用的瓷土都要取材提煉,依山采土,然後碓舂搗制,并将其中色澄質細者用溪水淘洗幹淨,做成磚狀的瓷土塊待用。
「練泥」
使用前需要反複翻撲或敲打踏練,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壓出來,使泥中的水分均勻,以改善胎泥的成形性能。
「拉坯」
将練好的胎泥置于轉盤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體,講究肥瘦均勻,口薄、沿肥,曲線始終。
「修坯」
對已幹燥(或半幹)的坯體,進行外形的修平、磨光、挖底、鑽眼等精修工作。
「曬坯」
把拉坯成形或其他方法成形的濕坯,放在坯架上進行“日曬風吹”,一定要使它幹透。
「裝飾」
常見的裝飾技法有劃花、刻花、剔花、镂雕,用工具在坯體上刻畫出花紋。
「素燒」
未施釉的陶瓷生坯的燒成過程,是優質瓷器的必經之路,施釉後再次入窯燒成。
「施釉」
素燒完成後進行多次施釉,待幹透後再多次輕薄噴釉,燒成效果也更加豐腴光亮。
「燒窯」
瓷坯制成後,裝匣入窯,溫度在1300℃左右。測看火候,掌握窯溫變化,決定停火時間。
#龍泉青瓷##青瓷诠說##茶具##瓷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