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烏龍茶有幾種

烏龍茶有幾種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01:59:15

烏龍茶有幾種?烏龍茶,亦稱青茶,創制于明清時期,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烏龍茶有幾種?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烏龍茶有幾種(烏龍茶究竟有幾種)1

烏龍茶有幾種

烏龍茶,亦稱青茶,創制于明清時期。

安溪茶農在綠茶制法的基礎上發展成烏龍茶制法,先傳入閩北、廣東,後傳入台灣,在日本也十分流行。烏龍茶的制茶師絕對是茶行業中最值得尊敬的“匠人”。不同品種、火候、工藝的組合,讓烏龍茶具有“香水”般奇妙又多樣的香調,征服了一批又一批老茶客。那麼,烏龍茶到底有多少品種呢?今天從産地、形态和發酵程度一起來了解下。

01、按産地劃分

➤ 閩南烏龍茶

紅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鐵觀音就是閩南烏龍的代表,除了鐵觀音,黃金桂、永春佛手、閩南水仙等也屬于閩南烏龍。“鐵觀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樹品種名,此茶外形條索緊結,有的形如秤勾,有的狀似蜻蜒頭,由于咖啡堿随着水份蒸發,在表面形成一層白霜,稱作“砂綠起霜”。沖泡後異香撲鼻,滿口生香,喉底回甘,稱得上七泡有餘香。

➤ 閩北烏龍茶

閩北烏龍最主要的還是武夷岩茶。武夷山的茶樹種類繁多,除去五大名叢、武夷肉桂、武夷水仙之外,其中也不乏精品,而選育出品種優良的單株被稱為武夷名叢,其它的就可以稱之為武夷奇種,也可以叫武夷菜茶。大紅袍則是武夷岩茶中品質最優、名氣最大者。 武夷岩茶外形肥壯勻整,緊結卷曲,色澤光潤,葉背起蛙皮狀小泡。顔色砂綠褐黃,葉底、葉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呈墨綠色。品飲此茶,香氣濃郁、滋葉濃醇、鮮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岩韻”。

➤ 廣東烏龍茶

廣東烏龍以單叢出名,最有名的還是鳳凰單叢,此外還有嶺頭單叢、石古坪烏龍和鳳凰水仙,至于其它的都被稱為鳳凰浪菜。鳳凰單叢産于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一帶,茶形壯實,葉色淺黃微綠,湯色黃豔襯綠,香氣高揚,多次沖泡,餘香不散,甘味尤存。其中香型繁多,以十大香型最為突出。

➤台灣烏龍茶

台灣烏龍茶是清代由福建傳入台灣的,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包種茶,最為出名的還是文山包種。另一個就是台灣烏龍茶,以白毫烏龍、凍頂烏龍聞名天下。當然還有金萱、翠玉、木柵鐵觀音等品種,至于其他的大部分可以稱為台灣高山烏龍茶。

02、按形态劃分

烏龍茶的外觀主要有條形、顆粒等形态,還有其他一些特别的造型。

➤ 條索形烏龍茶

常見的有文山包種、武夷岩茶、鳳凰單叢等。

➤ 顆粒形烏龍茶常見的有鐵觀音、凍頂烏龍等。

➤ 束形烏龍茶八角亭龍須茶是捆紮成束狀的茶。

➤ 團塊型烏龍茶漳平水仙是烏龍茶中的緊壓茶。

03、按發酵程度劃分

根據發酵程度的不同,烏龍茶通常可分為輕度發酵茶(約10%—25%)、中度發酵茶(約25%—50%)和重度發酵茶(約50%—70%)。

➤ 輕度發酵烏龍茶

輕度發酵烏龍茶以文山包種茶、清香型鐵觀音為代表。文山包種茶發酵程度在烏龍茶中為最輕,約8%—10%。焙火亦輕,比較起來更接近綠茶,在烏龍茶中别樹一幟。清香型鐵觀音屬于輕發酵烏龍茶,發酵程度15%—20%。“清湯綠水”就是清香型鐵觀音的代表特性。 比起福建傳統“綠葉紅鑲邊”的烏龍茶,“清香型”烏龍茶具有明顯的“三綠”特點:即幹茶綠、湯色綠、葉底綠。沖泡後香氣清香持久,茶湯明亮見底,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韻味強,嫩香回甘。

➤ 中度發酵烏龍茶

傳統工藝生産的“濃香型”烏龍茶發酵程度一般較重,屬于中度發酵,主要代表有傳統制法的鐵觀音、武夷岩茶、閩北水仙以及廣東鳳凰單叢等。 比如閩北烏龍,其外形粗壯緊結,色澤青褐油潤,俗稱“寶光”。湯色深橙黃或橙紅色,顯金圈,葉底肥厚,柔軟,花果香濃郁高長,滋味濃醇甘爽。一般其發酵程度可高達50%左右。

➤ 重度發酵烏龍茶

重度發酵的烏龍茶,非白毫烏龍茶莫屬。白毫烏龍也叫東方美人,是台灣獨有的名茶,是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發酵度為60%,有的甚至到80%。其外形枝葉連理,白毫顯露,湯色呈琥珀色,帶蜂蜜香或熟果香,滋味甘甜、醇厚。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