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西安市200公裡地方?28日,深夜,一場牽動全市人民的蔬菜總動員正在緊張進行中……,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離西安市200公裡地方?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28日,深夜,一場牽動全市人民的蔬菜總動員正在緊張進行中……
——這注定是一個徹夜難眠的晚上。
就在幾個小時前,12月28日下午,西安買菜難登上了微博熱搜;西安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留言被“菜”刷屏。
市民呼聲裹夾輿情呼嘯而至,通過空蕩蕩的大街,從各個被封家庭中通過互聯網彙聚一起。
民生就是命令。很快,曲江率先宣布免費送菜上門,焦灼的夜晚,人們陸續等到了自己的區域免費送菜上門的消息——鄠邑、閻良、航天、蓮湖、碑林……特别是轄區内有120萬人口的雁塔。
太内卷了!有網友戲稱,封城前,各區人民搶菜,封城後,變成了各區人民政府搶菜。
但,真的很暖心。
這背後,是這座千年古城的擔當,為了廣大人民,拼了!
最後一公裡
啥都有,不犯愁;吃喝用,很足夠!——這是有關部門話語體系中的表達。事實量很足,西安電視台20日新聞說,菜籃子保障從疫情開始就納入重點工作中,目前全市蔬菜總産量累計達到365萬噸,蔬菜每天上市量是1.3萬噸左右,市場供應充足平穩。
12月22日下午5時許,封城的消息出來後,部分地方出現了搶菜現象。但很快風平浪靜。
因為道理非常簡單,每兩天讓一人出門買菜,供應是有保障的,而且封城僅是西安,物資不會出現缺少。
“物業會集中采購蔬菜,分箱售賣。”雁塔區長慶坊小區居民老徐說,居民不能進出小區,物業的周到服務挺不錯的。
蔬菜抵達餐桌的最後一公裡,靠的是每個家庭兩天一次出門來解決。
碑林區某小區菜價表。
白菜每斤5元,青椒7塊,蒜苗10元。“新鮮度一般,價格卻都漲了一倍以上。”在西安碑林區禦城龍脈南區小區内部廣場,居民李阿姨提着剛賣的蔬菜對記者說。
小區物業經理闵先生告訴記者,自小區封控管理後,由街辦聯系的第三方配送企業送貨進社區,保證居民日常食用的米面油、蔬菜的供應。居民自行網購的物品則在貨送達後,經物業統一消殺,由住戶自行取回。
盡管監管部門不斷打擊哄擡物價的市場行為,但很多區域蔬菜價格上漲是不争的事實。
部分封控小區開始在互聯網APP上搶菜。“根本不管價格,能買到就不錯了。”雁塔區一封控小區居民說,“很難搶到,剛開張,很快網店的菜一搶而空,要不就是沒有小哥接單。”
那幾天,西安疫情正在社區傳播。
21日0-24時,西安新增本土确診病例52例;22日0時-23日8時,新增84例;23日0-24時,新增49例;24日0-24時,新增75例;25日0-24時,新增155例;26日0-24時,新增150例……
随着确診病例的增加,社區傳播嚴重。防控升級了。買菜成了難題。
碑林區禦城龍脈南區小區廣場。
最後一百米
27日零時起,除參加核酸采樣外,全體市民均不出戶、不聚集。——随着防控升級,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稱,本輪篩查完成後,将根據檢測結果,視情況調整管控措施。
“取消了兩天一次出門買菜後,就得等待。”西安市民李麗說,大家等着看什麼時候能出門買菜。
27日0-24時,西安新增本土确診病例175例。全省累計報告本土确診病例達到831例。
菜很充足,但距離小區100米的地方,進不來。
雁塔區市民小汪的語氣頗顯無奈,他說,從28日開始,小汪就密切關注着業主群裡的動态,許多業主家已經沒有了菜肉儲備,隻能群裡業主之間相互“勻”一些,“恐慌?有一點兒。
她還向記者反應,由于兩日不讓居民外出,小區内一位在社區做志願者的群衆收集了十幾戶居民的訂菜需求,買了菜運到小區門口,卻被物業攔在了門外,引起了糾紛。她說,“西安市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菜品供應充足,卻送不到家裡,政府應當正面回答這些棘手問題,做出舉措讓我們安心。”
碑林區一小區超市物架。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目前還存在定的物資到了小區不讓進的情況,小區管理人員給出的理由是無法确保物資是安全的,物資檢測配送環節需要程序優化,避免菜到門口“最後100米”進不去的情況出現。
生活必需品供應不上更讓該小區的劉大爺老兩口無所适從,“我們不會用智能手機,家裡的菜也快吃完了,我們隻能每天在樓門口問人哪裡可以買到菜。”
在碑林區的一家便利店内,許多貨架已經空了。老闆翻開手機向記者展示,“看,所有送貨平台都‘灰’了,貨送不進來,再這樣下去我準備停業了。”
28号,防控再升級,2天一次的核酸檢測升級為部分區域每天一次。依然不能出小區。
于是,出現了大量市民找菜。關于菜的留言霸占了疫情新聞發布會直播,後來,評論功能被關了。
大型商場的物資供應相對穩定,離群衆最近的便利店、小賣部是城市運轉的“毛細血管”,當下存在供不上貨的現象。
有網友稱,就像正在播放的西安新聞,上上下下都說糧油肉菜蛋供應充分,儲備豐富,老百姓相信不會缺,畢竟中國就西安封了,全國有的是貨!!老百姓關心的是他們獲得的最後一百米到底做的到位不?
曲江新區居民收到政府免費配送的物資。
最後一米
28日晚上,一條條信息開始刷爆朋友圈——政府免費送菜啦!
全市行動!西安公安交警各大隊安排警力持續在轄區果蔬批發市場及主要路段保障蔬菜運輸渠道有序、安全、暢通,為全市蔬菜發放提速。
西安商務局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連線38家企業,配合政府做好社區配送業務。長安區通過線上購買,線下送達,全程無接觸将菜送到家門口。
當天晚上,曲江部分市民已經收到菜了。“特别貼心,有肉蛋菜,還有雞腿和挂面。”家住曲江龍邸小區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大家見到工作人員要溫柔些,在這個艱難的時刻,都不容易。
“打開門,發現門口有一箱菜。”為了避免接觸,蓮湖城管人員将菜直接送至門口,家住蓮湖區的李女士感動地說,“不見面,距離1米的距離,真的特别暖心!”
29日,大家都在等菜。全市免費送菜。工程量巨大。
平時幾百萬人通過複雜的關系建立起來的供需體系——現在用幾萬人的尋找菜源、收購、運輸、投遞到每個家庭——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後者要取代前者。何其難!也有人質疑,這根本實現不了。
記者梳理了一下各區的政策:未央區,向每戶居民免費提供一份生活物資;高新區每戶居民免費發放20斤蔬菜、品種不少于5種;航天基地按照居民戶數進行安排;閻良區每人每天10元标準,兩天一次免費配送蔬菜。蓮湖區先向封控區、管控區及城中村一戶一份免費發放,後續陸續免費發放給轄區群衆。
碑林區居民29日下午5點多,收到政府配送的免費蔬菜。
碑林區某小區居民張陽(化名)在網絡上看到了碑林區要全區配送免費蔬菜包的消息,一早就詢問小區物業,物業告知“等通知”,而什麼樣的方式通知,物業卻沒有給出明确答複。他又找到社區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回應,“我們沒有接到相關通知。”——這樣的案例非常多。
為了西安,全省在行動,周邊省市也在行動。陝西省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45周歲以下的幹部,統一安排下沉西安基層一線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很多人加入了送菜隊伍中。
29日上午,榆林市榆陽區捐助西安177.2噸蔬菜發車。
陝西,正在舉全省之力将菜送至西安市民每家門口最後一米處。
但在一米範圍内的風景,還有很多我們不能忽略的人。29日下午3點,穿着防護服小魯肚子咕咕直叫。但是看着社區排隊做核酸的居民從中心廣場排到了小區門口,小魯打起精神,忍耐着口渴和饑餓走向隊伍維持秩序。小魯是社區工作人員,從12月27日起,西安市長安區每天都要進行核酸檢測,小魯所在的社區有4000多人,一天時間要做完,壓力很大,群衆排隊久了還會有怨言。
“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基本處于不吃不喝不休息的狀态”。志願者小彭中途休息了會兒,他坐在小區的凳子上,“有時候,社區和外面都沒有吃飯的地方,一般會帶點兒面包、泡面和火腿,“實在餓了,就找個沒人的地方啃幾口,大家都一樣,都在為這座城市拚命”。
新城區居民29日下午接到政府配送的免費食品。
“最近基本就是泡面解決問題,工地也封閉了,人出不來進不去,隻能托人幫忙從外面買些泡面來給大家充饑了。”東三爻安置小區的建設工地的一位工人這樣對記者說。像東三爻安置小區工地這樣的建設中工地,在西安也為數不少,這類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存在問題,如何讓保障覆蓋被封控在西安的各類群體,他們的生活狀況也需要“1米距離“的關懷。
有市民說,最後1米的距離必須安全。環節上的人員需要閉環管控,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菜從線上出來,配送人員必須是一直單線負責這個區域,而且不能跟外部環境有交集。閉環交接給社區街道後,社區街道按照地址組織人員進行派送。隻要菜進了居民小區院子的門,就能進家裡了。
如今,西安在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蔬菜大作戰。不管怎麼樣,因為各個區經濟、防疫等不同,我們要充分理解菜品的不同,配送效率的不同;同時,我們對那些負重的工作人員态度好些,說聲謝謝!
曲江新區為居民配送蔬菜。
(圖/被采訪者提供 備注/文中被采訪者為化名)
來源:人民日報社陝西分社28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