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之後,好多人都喜歡熬個魚湯來暖暖身體,尤其明天就到大寒時節了,天氣明顯會感覺非常嚴寒,而且大寒也是一年中降水量比較少的時節,這個時候天氣就非常的幹燥,尤其長期在室内待着,更容易使幹燥缺少水分。
那這個時候熬一鍋魚湯,全家食用,不僅補充營養,而且也是一種非常美味的菜品。但說到熬魚湯,好多網友表示自己熬的魚湯不僅湯色不白,而且腥味還比較重。即使是油煎過,但熬出來的還是清湯寡水的,看着都沒有食欲。魚肉本身腥味就比較重,有好人這個時候就習慣用各種調味料來掩蓋魚肉的腥味,那其實反而适得其反。所以熬魚湯,除了放料要對,掌握技巧也很重要。今天小廚和大家唠唠如何熬魚湯。
訣竅一:魚肉的處理有講究
一般情況下,魚肉買回來的時候,都是提前讓老闆把魚宰殺完之後的,我們直接清洗幹淨就可以直接開始烹饪了。但其實這個時候我們不僅需要洗淨血水,而且還需要把魚腥線和魚肚裡的黑膜都去掉,腥味才會大大減少。
先說魚腥線,它是魚類感覺水體流動的感覺器官。像水中的土腥味則由側線鱗排列的小孔直接附着在魚腥線裡。所以如果不去掉魚腥味,腥味就會很濃。買回來的去鱗洗淨之後,在魚頭和魚尾處用刀輕松劃上一道小口子,找到一個魚肉裡面一根白色線,邊往外拽邊用刀從魚尾往上拍,很輕松就拽出來了。兩側各一根,都要及時處理掉。
另外就是魚肚黑膜了。這層黑膜學名叫“内膜髒層”,存在于魚腹壁和内髒之間,起到潤滑和保護内髒的作用。但由于魚的這層膜是由其“性腺”組織分化而來,同時膜中脂肪含量較高,所以有一種奇怪的腥味。不管是熬魚湯,還是炖魚或是清蒸,都要把這層黑膜洗幹淨。
訣竅二:熬魚湯煎魚步驟不能少
熬魚湯的時候,有些朋友覺得麻煩,會直接省略掉煎魚的步驟,加水就開始炖。但其實熬魚湯前要過油煎炸這個步驟是一定不能少的,并且還是有一定的科學理論的。
魚湯變白的原因在于魚肉中的蛋白質溶解在了水中,形成類似牛奶的“乳濁液”。蛋白質本身是大分子物質,很難溶解在水中,而煎魚是利用植物油的高溫讓魚肉中的蛋白質變性,被分解成分子量較小的分子,這樣就更加易溶解在水中了。然後再加水熬煮,魚湯就會越發的濃白。
所以不管是哪種魚類,在熬魚湯之前,煎魚的這個步驟一定是不能少的。另外煎魚容易粘鍋的話,可以在抹面用生姜抹一下鍋底,能避免魚肉粘鍋。
訣竅三:熬魚湯用冷水開水區别大
有些人熬魚湯習慣用冷水,認為加熱的時間長一點,口感會更好;但有些朋友又喜歡用開水,那麼到底用冷水好?還是開水好?也要從科學方面解釋,才更有說服力。
用冷水:魚肉是需要先過油煎過的,這個時候魚肉本身是很燙的,如果直接倒入冷水,那表面的魚肉就會遇冷迅速收縮,魚肉裡面的營養成分不僅不容易散發之外,肉的肉質也會變得松散,而且炖出來的魚湯腥味也會比較重。
用開水:這個時候魚肉遇熱,其中的蛋白質就會凝固,魚肉不會輕易散開,營養成分也不會流失。煮魚湯本身就是一個蛋白質析出的過程,而蛋白質是很好的乳化劑,可以使油脂均勻地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白色的魚湯。所以熱水在這個時候就起到關鍵作用。
所以要想魚湯粘稠濃白,炖魚湯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加開水,并且越是滾開的熱水,越比較好。
訣竅四:炖魚湯記得加一味料
家常炖魚湯,其實并不需要用太多的香料,因為本身香料的香味就比較濃,再經過高溫炖煮,香味散發會直接掩蓋魚肉的鮮味。這個時候再喝魚湯味道就都是大料的香味了。按照上面步驟操作完,再加水炖煮的時候,隻需要放兩片生姜即可,炖出來的魚湯不僅鮮味濃,口感味道也會特别棒。
另外有些朋友認為魚湯營養不足,還會加入什麼黨參,當歸,黃芪等等這些中藥成分的補品一起炖。但其實完全沒必要,魚湯本身就有很好的營養成分,完全沒必要再額外添加所謂的補品提高營養價值。
訣竅五:火候掌握很重要
熬魚湯的時候,火候掌握對了,即使前面步驟沒有操作,也可以通過火候來使魚湯變得濃白。
熬魚湯,首先要開最大火炖煮,這個時候魚肉裡面蛋白質會很容易就能分解出來,魚湯就會輕松變白;大火炖煮個5-10分鐘,轉小火接着炖20分鐘左右。老話常說“千滾豆腐萬滾魚。”小火要保證魚湯也是一直翻滾的狀态才可以,這個時候炖出來的魚湯不僅味道鮮,顔色也會濃稠乳白,看着就非常有食欲。
這裡補充一點就是一開始加水,水量一定要加足,中間盡量不要添水,不然會影響魚湯的口感。如果迫不得已比較加水,那記住要加滾燙的開水,一定不要加冷水。
訣竅六:放鹽時機很關鍵
很多人炖魚湯的時候為了圖省事,加完水之後就直接放鹽調味,雖然省事了,但如果炖魚一開始就把鹽放進去,就會使魚肉蛋白質凝固,直接影響魚湯的濃稠度,并且湯也不容易變白。
所以炖魚湯,一定要在魚湯出鍋前放鹽,這樣才能保證魚肉裡面的蛋白質完全解析到湯裡,魚湯不能營養豐富,湯色也會變得奶白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