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如何使用思維導圖提高考試複習效率
很多同學都聽說過思維導圖,但是并不了解思維導圖能為學習帶來什麼,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什麼是思維導圖,同時也了解在複習中思維導圖的作用是什麼?
思維導圖被形容為大腦的使用說明書,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
中心圖像-用來捕捉主要内容
圖像分支-從這幅圖的中心向四周發散
關鍵詞或關鍵圖像-标記于重要位置,方便記憶
在表現形式上主要有三種,全圖、全文,圖文結合,建議各位同學都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主要原因是因為左右腦的記憶形式不同,圖文結合更易于思考整理和記憶。
既然叫思維導圖。那一定和思維方式有關系,我們首先了解三種思維方式:
第一種平行性思維,我們用6項思考帽來理解一下,在思考帽的概念裡面将思維分為6種不同顔色的帽子,每種顔色代表不同的内容:
白色代表信息,指充分收集數據和所需要了解的情況;
黃色代表價值,指需要集中發現價值、好處和利益;
紅色代表感覺,指讓團隊成員釋放情緒和了解互相感受;
綠色代表創造,專注于想出創新點子和解決方法;
黑色代表困難,專注于找到缺陷和問題所在;
藍色代表管理思維過程,用來安排思考順序,分配思考時間。
在平行性思維裡講究的是在同一時刻用同一種顔色帽子思考問題,充分思考後再換另一種帽子,這樣可以避免對抗的混亂思維,建立充分思考的集思廣益的平行思維模式。
在思維導圖中就可以将你的思維圍繞一個關鍵點或者主題,進行深入延展,在延展時根據需要進行分支的平行延申,每個分支之間相互獨立有彼此聯系,便于回顧,這樣就是是一個平行思維過程。
往往經過了平行思維後很多内容需要形成類似網狀的關聯,這時候就要用到結構化思維。
第二種結構化思維,金字塔原理就是結構化思維,是一個無序到有序的思考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建立總分總立體化的分析方式,先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然後繼續分析,從而實現從總體到局部的展現,這樣就不會糾結于細節。總分總結構清晰也方标用思維導圖來展現。
在我們制作思維導圖過程中,前期最常用的是第三種思維方式,發散性思維。
我們制作思維導圖,尤其是手繪思維導圖,鍛煉最多的就是這種思維。
發散性的思維導圖,它的原理就是根據大腦兩半球的分工不同,左半球負責的邏輯思維和右半球負責的形象思維結合起來,讓放射性思維更具象化一些,同時它也反映了大腦的自然結構。
通過左右腦的圖文配合,我們的思想就可以快速拓展開,從而得到一個互相之間相關的,有内在聯系的一個圖形。
這個圖形又能清晰地集中于中心主題,因為思維導圖的思維拓展特性,又能更好的展示發散思維。可以說思維導圖與發散性思維是天生的一對。
以上就是我們在制作思維導圖的時候需要用到的三種思維方式,其實無論是學習、工作我們都可以用思維導圖來擴展思路,提升效率。
既然思維導圖可以體現将思維具象化展示出來,那再複習中思維導圖的作用是什麼呢?
其實用好思維導圖可以更大的提升複習效率。
下面我在講講在同學複習的過程中如何使用思維導圖提高複習效率,我們以下圖為例
在複習過程中我們常常有幾個困惑,比如不知道複習什麼?不知道複習重點是什麼?不知道自己複習後掌握情況怎樣?
那麼這幾個問題都是可以通過自己手畫思維導圖來進行解決的。
我們先确定要複習的對象是數學的8年級上學期,那麼我們就以8年級上學期來作為主題。
将主題放在中間後,我們開始回憶這個學期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點,其實就是重點章節,按照平行的關系一一列出後,我們對照書本看有沒有遺漏項,如果有遺漏項就說明你對遺漏項掌握的可能會有問題,然後再現有的基礎上完善你的導圖,讓導圖變大,變得張牙舞爪起來,随着你逐步細節化的整理,你就知道重點是哪些?掌握情況也會根據你能否完整畫出細枝末節而檢驗出來了。
當你能做出第一個導圖後,你就會感覺發現了新世界。
今天就到這裡,明天會給大家帶來如何做一個有靈性的思維導圖内容
我是島島,快關注一波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