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今天周六,也是小魚兒上親子課的日子,一回來家,小魚兒看見我就撇嘴哭泣,以往都是興高采烈地跟我分享她的作品:“媽媽我做的媽媽這是我做的”,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家長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今天周六,也是小魚兒上親子課的日子,一回來家,小魚兒看見我就撇嘴哭泣,以往都是興高采烈地跟我分享她的作品:“媽媽我做的!媽媽這是我做的!”
驚得我忙問:“寶寶怎麼回事呀?”小魚兒撇撇嘴,淚嘩地就出來了,扭頭看向門口的爸爸說:“爸爸兇!”孩子趴我腿上嘤嘤喃喃,很是委屈。
爸爸踏進家門一臉怒氣,指責小魚兒課上不聽他的話。我還未來得及細問,人便去上班了,我趕緊先安慰孩子。好在孩子小,一會就緩過來了。
晚上下班,爸爸又提及上課時的表現,說人家小朋友都跟在爸媽身邊學,小魚不聽還亂跑,老師問顔色答得很混亂,工作任務也沒完成,自我介紹在家練得很好,去了學校卻不願意上去說……
睡覺前,照例是看書時間,爸爸說你教她顔色吧。我嘗試着跟小魚溝通,發現她對顔色根本不感冒,更别提學了。她正翻看書本,我也不想就此打斷她的專注力。
終于機會來了,她提出想吃橘子,爸爸剝了放我手裡,那就從橘子的顔色學起,正好寶貝和我都穿了黑色上衣,又學一個黑色,吃完用紙巾擦手,順便學了白色。我想着這太簡單了,今天隻掌握這三種顔色不妥妥滴。
我信心滿滿,還利用身邊現有的這三種顔色的物品給她加深印象,結果一提還是答非所問,說實話我真的抓狂,爸爸一急又批評了,輕輕打了兩下,孩子委屈地大哭。見狀我肯定不能再說孩子了,這樣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安慰好孩子,又勸慰了爸爸。
恰好手裡還剩幾半橘子,我問“還想不想吃呀?”小魚說“還想吃”,“那要先回答媽媽的問題哦,答對了媽媽就獎勵一半橘子,好不好?”小魚很開心說好。
我把學習的三個顔色反複提問,說不上來就悄悄告訴她,她再重複一遍,她很高興能吃到獎勵的橘子,再答不上來我就給選項,讓她做選擇,最後我還把爸爸拉進來參與活動,回答對的獎勵橘子,雖然結局沒能熟練掌握,但是這種方法要比之前好多了,孩子也願意參與。
轉眼到了睡覺時間,看着熟睡中的小魚,我思緒萬千,我覺得我們是該好好反思了,一味地給孩子灌輸我們認為有益的東西,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她是否想要接受?
我們也總自覺或不自覺地以自我視角來審視其他。對一個孩童來說,以成人的尺度來衡量她多難以企及,在我們看似簡單的顔色,在她這裡可能就是一道坎,一個鴻溝,她需要時間去消化去跨越。所以,多點時間,多點陪伴,多點耐心,成長的路沒有捷徑,學會欣賞沿途的風景,亦是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