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白罵人的一首詩

李白罵人的一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1 15:21:16

風靡一時的豫劇《七品芝麻官》中,有這樣一句台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聽過。

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李白也曾有過類似的詩句,“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大意就是既然你們不通時務,還不如回家種田去。

這一句出自他的《嘲魯儒》

魯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

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

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李白罵人的一首詩(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1

什麼叫“罵人不帶髒字”,讀讀李白的詩就知道了。

他20多歲,初出茅廬的時候,被名士李邕輕看,就回敬了對方一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為了輕年少”

他在《雪讒詩贈友人》中雲“彼婦人之淫昏,不如鹑之奔奔”,傳聞被罵的對象就是曾經棄他而去的劉氏。

他在曆陽縣的時候,有個姓王的縣丞不肯飲酒,他也寫詩嘲諷對方“空負頭上巾,吾于爾何有”。

而這首《嘲魯儒》堪稱教科書式罵人,是他在山東被儒生嘲笑後寫下的詩作,不帶一個髒字,讀完直呼過瘾。

李白罵人的一首詩(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2

詩歌開頭兩句便極盡嘲諷之能,将所謂飽讀詩書的儒生貶低得一文不值。

魯地的書生張口閉口就是《五經》,其實說白了也不過是死讀書罷了。

當然李白會這麼說,自然是有根據的,接着兩句便道明原因。

他曾以經國濟世的策略來考查這些書生,他們卻一臉茫然,如墜雲霧之中。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我想這句話用在李白身上再合适不過了。

他自己曾言“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後世都說李白是天才,但其實他能寫出驚天動地的詩文,和他的博覽群書、孜孜不倦也是有關系的。

而他作為古代著名“驢友”,其見識絕不是那些死讀書之輩所能比的。

故而對于那些将《五經》背得滾瓜爛熟,但是卻不通時務的儒生,他是十分鄙視的。

李白罵人的一首詩(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3

接着他又以漫畫的手法,開始吐槽儒生的裝扮。

順着詩人的筆觸,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滑稽的場面:那些儒生腳着遠遊的文履,頭戴方形頭巾,慢吞吞地踱着步伐,還沒邁開腳步,寬大的衣袍便掀起一陣灰塵。

李白為何要花大量的筆墨來寫儒生的裝扮呢?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儒生給人的印象是正經莊嚴的,但是詩人描寫的場面卻是十分滑稽的,兩相對比,産生了一種令人發笑的喜劇效果。

二是儒生通讀經典卻不通時務,注重裝扮卻又不提高自己内在的涵養,本末倒置,本身就是一種諷刺。

李白罵人的一首詩(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4

接下來的四句,詩人開始引用典故,說明自己與對方道不同不相為謀。

“秦家丞相”說的是秦朝宰相李斯,當年秦始皇就是聽從了李斯的建議,焚燒詩書,處置儒生,而李白認為這些魯地的儒生們,就像先秦的儒生一樣,斷然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而他自己雖然也崇信儒學,但他卻是以漢朝的叔孫通為榜樣,因時而變。

這裡就涉及到了儒學的流派,當時的儒學分為“齊學”和“魯學”,魯學好古而齊學趨時,魯學重章句而齊學重世用。

漢代的叔孫通就是“齊學”代表,在劉邦廣招天下儒生共起朝儀時,有些迂腐儒生就一直反對,而叔孫通就站出來了指責那些人“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

後來叔孫通為漢朝典章禮儀的制定作出了貢獻,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司馬遷尊其為“漢家儒宗”

李白罵人的一首詩(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5

而李白一直都想要幹出一番大事業,所以他崇尚的自然是叔孫通一派的“齊學”,對于那些迂腐不同變通的“魯學”自然是嗤之以鼻。

最後的“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是他對那些儒生嘲諷,極其露骨辛辣,足見他對那些儒生是有多厭惡了。

這應該算是李白最狠的一首詩,不帶髒字,讀完直呼過瘾。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