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
咦!
錢塘江上潮信來,
今日方知我是我。
這就是花和尚魯智深,在錢塘江邊聽到潮信來的時候,一下子頓悟,坐在椅子上圓寂時,留下的一首詩偈。
說起花和尚魯智深,恐怕隻能用嫉惡如仇來形容。
他這一生最見不得的,就是惡人逞兇,弱小被欺,于是在《水浒傳》裡,一出場隻用三拳,就把想要強娶金秀蓮的鎮關西,給打死了。
如果沒有那三拳,估計他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要出家!
雖然是被逼無奈,實際上出家當和尚這件事,在魯智深看來,大概與在小鐘經略相公手下,當提轄官沒什麼兩樣。所以,依舊是想喝酒就喝酒,想吃肉就吃肉,遇到路不平就鏟,遇到人不平就管,反正殺人放火的事一件沒少幹。
結果,一個最不像和尚的和尚,因為聽到錢塘江上潮信來,居然就悟了道修成了正果!
很多人覺得,這讓那些整日裡吃齋念佛、打坐誦經,守着那些清規戒律的出家僧人們,情何以堪?
實際上,像魯智深這樣,在佛家叫作“頓悟”。
什麼是頓悟?
這很像我們普通人想一件事,今天沒想明白,明天沒想明白,結果忽然有那麼一天,因為某件事某個物,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這就是佛家說的頓悟。
隻不過這個頓悟,有很大的忽然性。誰也說不定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因為什麼就一下子豁然開朗?
所以從古至今,僧人們悟道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其實魯智深這種,在錢塘江聽到大潮響而頓悟的方式,并沒有什麼奇怪獨特的。
殘唐五代年間,有這麼一位僧人,隻是看到了一樹桃花開,竟然也頓悟了。
開悟詩
三十年來尋劍客,
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
直至如今更不疑。
某一個春天,這位僧人猛然看到路邊的一棵桃樹上桃花盛開,不由得一下子頓悟,然後寫下了這首詩偈。
詩的大緻意思是說:
自己就像一名劍客一樣,一直想要尋找到一柄趁手名貴的寶劍。可換來的結果卻是:
幾回落葉又抽枝。
樹上的葉子長出來又落,落了又長出來……就這樣,30多年過去了,自己依舊是一無所獲。
可是自從那天看到一樹桃花開以後,直到現在心裡再不會疑雲叢生。
為什麼?因為僧人已經見花悟道了。
其實,桃花還不算什麼。宋朝時有一位叫如琳的僧人,敲着木魚就悟道了。
悟道偈
木魚原來無肚腸,
聲聲喚我出镬(huò)湯。
佛法原來無多子,
王婆頭上戴丁香。
镬湯,佛經所描述的十八層地獄的第五層,也叫蒸籠地獄。
這一層地獄,是專門為長舌婦準備的。一個人活着的時候,如果喜歡東家門出西家門進的搬弄是非,以訛傳訛,死後就會被扔進蒸籠裡蒸,蒸完後再被拔舌頭。
而王婆呢,看過《水浒傳》的人都知道,是有名的長舌婦。丁香花的葉片呈心形,被佛家視作是“心誠則靈”的體現。
于是,王婆和丁香花結合在一起,就是宋明年間一個有名的歇後語,叫作:
王婆頭上戴丁香,假裝善男信女。
所以,這首詩的大緻意思就是:
木魚就是佛法。木魚肚子空空,佛法無所不包容。
木魚一聲聲的響,佛法的主旨,就是搭救世人,脫離生死輪回的苦。可是遇到王婆這種,頭上戴了個丁香花就跑來冒充善男信女,那佛法也沒有辦法。
因為,心不誠。
所以,不管是僧人還是衆生,所謂修行,都隻不過是修心而已。這不,就有這麼一位僧人,因為路邊的一棵老松樹,也一下子開悟了。
靜林寺古松
古松古松生古道,
枝不生葉皮生草。
行人不見樹栽時,
樹見行人幾回老。
在靜林寺的一條古道邊,有一棵古松。
古松老到什麼程度呢?
松枝已經長不出新的葉子來了,反而有野草從樹皮裡鑽了出來。來來往往的行人,從古松邊經過,卻沒人見過古松剛栽時的樣子。然而古松呢,卻見多了行人的生生死死。
一個人的出生死亡,在古松的眼裡,或許就如一朵花的盛開凋謝,在世人的眼裡。
可是,古松也有衰老的一天。
所以人的一生,就應該像一朵花一樣,靜下心來,抛開一切無謂的羁絆,花開時努力地綻放,花謝時安然地離枝。任運自然,釋然在心。
這也就是時下一些人說的:人生就是修行。
隻不過,世界上芸芸衆生,每個人的修行方式都不一樣罷了。
僧人們每天打坐誦經,恪守着清規戒律,這确實是一種修行。可魯智深秉承率直的初心,拎着禅杖在人世間鏟除各種不平事,不也是一種修行嗎?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懷着一種活在當下的心态,每日裡奔波忙碌,難道就不是在修行,就不需要修心了?
佛家有一句偈語說: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裡無雲萬裡天。
江不分大小,隻要有水就有月;人不分高低,隻要有心就有佛。因為當撥開心頭的疑雲時,就像空中的烏雲消散後,每個人看到的,還不都是同樣的一個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